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448973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第1课时教 学 设 计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2.15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1 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2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具准备挂图教学内容与活动个人加工、备注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1、想: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看书中的图:(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2、*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1 长城和运河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2、尝试预习(1)出示预习的步骤(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1 / 14第一步: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第二步: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小结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质疑。总结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五、总结全文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

3、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主备人: 卞 丽 备课日期: 2.15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2 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2、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给预习的方法,强调自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活动个人加工、备注第二课时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认真完成作业”一条。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

4、?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四、观察第五页图。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1)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你做过哪几类作业?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2、观察第五页下图。(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主备人:卞 丽 备课日期: 2.15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3 课 题1长城和运河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

5、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书写生字词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活动个人加工、备注一.导入激趣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3. 生齐读课题)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 引出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运用"解词六

6、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 奇异的景象.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

7、词. (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2 学生自学后讨论.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 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5 自己的话说一说.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7 诗篇." "不朽"有哪8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

8、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9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10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1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12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

9、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14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15 指名读, 生评议.16 齐读.五.布置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主备人:卞丽 备课日期: 2.15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4 课 题1长城和运河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能默写生字词 2.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活动个人加工、备注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10、第一部分.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二.精读第二部分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 句话读懂了什么?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

11、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3.指导朗读.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5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6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7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8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9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10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11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三.总结全文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

1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3.师总结.四.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2.课后作业.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主备人:卞 丽 备课日期:2.15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5 课题2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活动个人加工、备注一.激情导入1.欣赏课件画面.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

13、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3.指导读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三.感知全文内容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3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生字1.巩固生字.(1) 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浩瀚海域岛屿辽阔繁衍心旷神怡星罗棋布海龟(2) 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作

14、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主备人:卞 丽 备课日期:2.15 使用日期: 总课时数: 6 课题2.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活动个人加工、备注一. 检查复习1. 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2. 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二.精读感悟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 "晶莹的珍

15、珠"指什么"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2) 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3)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师小结.(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u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u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 "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师小结.4.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u 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 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qu

16、ot;宝u 库"里你发现了什么?u 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 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u 不竭"的意思.u 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u 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u 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u 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5.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a 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b 那金色的沙滩, 黝黑的礁石, 雪白的浪花, 翠绿的海水任c 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d 吗?

17、试着画下来.e 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f 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结合g 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 "蓝玉", "五彩缤纷", "心旷神h 怡", "碧波浩淼", "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I 词句.j 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k 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三.仿段练习1. 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2. 富饶和美丽.3. 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4. 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四.布置作业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根据课文写几句歌唱南沙群岛的歌词,老师为你们谱曲.让我们一同讴歌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3.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