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3450036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整理版)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整理版)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版)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高一语文专题练习 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 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结合例子,了解诗歌鉴赏之首联的作用 2、鉴赏诗歌,体会首联的作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例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首联作用:叙事,交代出使边塞之事,为下文写景作铺垫,与尾联形成照应。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首句的作用:总领全篇,直抒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第一句的作用:点明停船的时间、地点,为

2、下文抒情和写景作铺垫的 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首联的内容是写景,作用写秋季凄凉之景,渲染悲凉的气氛,衬托李煜在被囚禁后愁苦、孤独、寂寞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首联主要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二、作业:金陵怀古 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3、【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上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首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江上早秋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注】此诗为袁凯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40岁,人到中

4、年;而1351年,韩山童等发动河工起义,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攻克高邮等地,1355年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1356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金陵。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分析诗歌作业,查漏补缺,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一、金陵怀古 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2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请简析颈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4分【参考答案】13分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

5、。1分“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照应。1分24分用“萧萧“惨惨叠音词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之景,也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萧萧“惨惨“惊“压,每处赏析1分二、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上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1上片第一句总

6、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片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春光图。 三、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首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四、 江上早秋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注】此诗为袁凯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40岁,人到中年;而1351年,韩山童等发动河工起义,1353年,张士诚率盐丁起兵,攻克高邮等地,1355年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1356年朱元璋的军队攻下金陵。1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诗有何作用?分2指出“宋玉悲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尾联在写法上的特点。分答案:1江边铺满东倒西歪的菰蒲,长着上下参差的菱花和菱叶,2分点明江上早秋季节,为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2分2身世飘零之假设。光阴蹉跎之叹。穷途落魄,功业无成之伤感。战祸连年,社会动乱之忧患。答出任意三条得三分2借景抒情或者用典。1分分析2分 :1描绘景物。江边铺满东倒西歪的菰蒲,长着上下参差的菱花菱叶;2点题。点明“江上早秋季节;3渲染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