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铅笔》反思.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51917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活动《铅笔》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大班活动铅笔反思 幼儿在园活动中常常会使用铅笔,假如不留意平安,就会消失戳伤,划伤等事故。下面是我给大家共享的大班活动铅笔反思,供大家参考,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1 活动目标: 1.能够平安的使用铅笔。 2.培育幼儿的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3.知道躲避和提示同伴担心全使用铅笔的行为。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平安的使用铅笔。 难点:养成平安意识。 活动预备: 物质预备:画纸、铅笔、小筐子、幼儿用书。 学问预备:提前对幼儿进行相关学问的渗透。 活动方式:集体、个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老师带来一件玩具,小伴侣猜猜看是什么

2、呢?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它帮忙。”(铅笔) (二)绽开: 1.带领幼儿争论、沟通如何平安使用铅笔。 老师出示铅笔,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铅笔时应当留意什么? 小结:铅笔细又长,可以关心我们写字、画画,使用铅笔时应当留意平安,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使用橡皮时,先把铅笔放下,再拿橡皮擦,不用铅笔时,要把铅笔放入笔筒或者铅笔盒中。 2.引导幼儿讲一件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舞幼儿发觉同伴的担心全行为时(如咬铅笔,拿着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要有效的躲避并准时提示或者告知老师。 4.集体阅读幼儿用书89页(平安使用小铅笔):请幼儿观

3、看图画并回答图画中的小伴侣用铅笔做什么,请在错误的做法旁边打上“X”。 (三)结束: 请小伴侣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如何正确使用铅笔,并留意订正使用铅笔时的不良行为。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2 设计意图: 铅笔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生疏,大班上学期就已经学习用铅笔正确书写数字了,可是小伴侣在用铅笔的过程中时常消失拿铅笔打闹、用细细的笔头处处乱戳,甚至戳着小伴侣的手等等担心全现象,为此,我设计了这节铅笔是我的好伴侣这节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熟悉到乱用铅笔的危害,学会正确使用铅笔,爱惜铅笔等。 活动目标: 1、会平安、正确的使用铅笔 2、做铅笔的好伴侣,爱惜铅笔。 活动预备: 1、铅笔人手一支,转笔刀一个 2、

4、握笔歌 3、自编儿歌铅笔是我的好伴侣你 4、幼儿拿铅笔打闹受伤、乱戳铅笔造成的危害等方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爱好。 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虽然嘴尖会说话,越说越矮无下场。(谜底:铅笔 ) 二、自由尝试用笔,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铅笔 1、自由争论沟通:小伴侣在用笔书写的过程中都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咬铅笔头、争抢铅笔、拿铅笔乱戳打闹等等) 2、出示用铅笔打闹铅笔打闹受伤、乱戳铅笔造成的危害等方面的图片,让幼儿真正熟悉到这些不良习惯带给我们的危害,肯定要改掉这些坏习惯。 3、争论如何正确握笔,并学习握笔歌 小小笔,手中拿,老大老二紧握笔,老三笔下稳稳垫,无名指头藏中间

5、,小拇指头坐桌上,笔儿紧靠老虎口,写起字来稳又好。 总结:铅笔要轻拿轻放,不写字时0.就又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能拿着处处行走,更不能打闹,笔头断了不能用要准时削,笔芯很脏不能放入口中等等。 三、学习自编儿歌铅笔是我的好伴侣 小小铅笔本事大,能写字来能画画,我来做他的好伴侣,爱护他来不打架,不乱扔,不乱戳,做个护笔的好娃娃。 活动延长: 在日常生活中,准时关注、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铅笔,养成良好地用笔习惯。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3 【活动设计】 大班幼儿在园活动中常常会使用铅笔,假如不留意平安,就会消失戳伤,划伤等事故。此次活动,旨在关心幼儿平安使用铅笔,并学会躲避,提示同伴担心全使用铅笔的行为,避开

6、损害事故的发生。 【活动目标】 1、能够平安的使用铅笔。 2、知道躲避提示同伴担心全使用铅笔的行为。 【活动预备】 1、画纸人手一张。 2、已经削好的铅笔人手一支。 3、平安光盘。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猜谜语,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师:“老师带来一件文具,小伴侣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个认真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谜底:铅笔。)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争论,沟通如何平安使用铅笔。 老师出示铅笔:“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铅笔时应当留意什么?” 小结:铅笔细又长,可以关心我们写字,画画。使用铅笔时应留意平安。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不用铅笔时

7、要把铅笔放入笔筒。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舞幼儿发觉同伴的担心全行为。 师:“假如你发觉有小伴侣把铅笔含在嘴里,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你应当怎么做?(提示他或告知老师)” 3、请幼儿观看图片并回答图片中小伴侣在干什么。 师:“图片中的小伴侣做的对吗?假如不对,哪里做错了?该怎么改正呢?” 三、结束部分: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把握如何平安的使用铅笔。 以平安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在画纸上自由绘画,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平安使用铅笔。 四、活动延长: 老师和家长应留意观看,订正幼儿在使用铅笔时的不良行为。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4 “十几减 9 ”是学

8、校一班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由于同学生活背景和思索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定是多种的,老师应敬重同学的想法,鼓舞同学独立思索,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我实行了让同学独立思索,小组合作,全班沟通的方式,使同学知道“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而我作为老师则重在关注同学主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这节课中,我留意了引导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我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与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吗?”“他的想法谁听清了,能给大家复述一遍

9、吗?”“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5呢?” “你真行,你发觉了自己的方法。”“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这样,同学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育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同学的思维不断深化,在沟通中知已知彼,才智的火花在不断地出现,碰撞。大多数同学能理解同伴的不同算法,同学的沟通有了实效。 但在巩固练习时,各题结束时没有进行适当的总结,本课学问没有得到升华。课堂教学是一门圆满的艺术,经常教后才知不足,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必需要使我们的教学经受“实践-反思-再实践”这一过程。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5 十几减9、减8的退位减法的

10、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假如突破了对这一学问点的理解,那么,后续的十几减7、6、5等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细心设计以上教学过程。 胜利之处: (一)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需留意从同学的生活实际和感爱好的事情动身,为同学供应观看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教材供应的主题图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买铅笔的情景。主题图中已经出示了数学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我认为本课的主题图给出的数学问题太直接,同学没有思维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把主题图进行了改进。将袋鼠提出的数学问题用白纸盖

11、住。这样,让同学自己去观看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通过老师奇妙地设疑,让同学把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加减法,依据相应的信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猎取信息的力量和提出问题的力量。 (二)大胆放手,让同学成为数学学习的仆人。 整节课以同学自己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沟通汇报结果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同学,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师生间形成了融洽、开心、合作的氛围,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提倡算法多样化,促进同学共性进展。 同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同学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经常会消失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同学具有不

12、同共性的体现。本节课在教学 15-9=?时,放手让同学试算,同学中消失了多种计算方法后,老师并没有一味的求多求全,也没有引导同学过早地去“择优”或是限制同学用哪一种方法,而是敬重同学的独立思索,让同学在实践与沟通中,自己去体会、理解、选择,这样既敬重了每个同学的差异,又满意了不同同学的不同需要,给了同学更大的探究和感悟的时间与空间。体现了以同学为主的教学原则,培育了创新思维。 不足之处: (一)从教材供应的例题和练习分析,本课应是学习十几减9、减8的退位减法。但是,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内容颇多,难以完成任务。我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应当是相通。只要把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同

13、学就会自然地迁移到全部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来。因此,我认为应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一下调整,即以“十几减9”为切入点,在合作沟通中学会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也就是删去“十几减8”的教学内容。即(让同学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完成课本“试一试”的习题。 168= 138= 158= 118= 选择你喜爱的算法说说“16-8”你是怎样算的?其它几题呢?)为后面的练习赢得肯定时间。 (二)由于是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堂课,同学思维体验的时间过短,体验的次数还少,计算时不娴熟。因此,假如删去“十几减8”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多让几个同学说一说15-9的运算方法;之后,补充出示: 12-9= 16

14、-9= 18-9= 同学完成之后,同样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说一说是这样算的。这样,体验的次数多了,计算也就娴熟了。接下来,感受胜利的体验就更有信念了! (三)在摘苹果的嬉戏中,应将教材稍作处理: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苹果上写着算式。老师预备几张卡片,让同学抽签,抽到几的卡片,就去摘相应的苹果,摘对了,苹果就送给他。看谁摘到的苹果最多!为了防止有的同学把苹果摘漏,老师应多预备几张卡片,如有遗漏,再让其他同学去抽签摘相应的苹果。这样,同学的乐观性调动起来了,何愁没有学习的动力呢?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6 本节课的数学我是按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沟通汇报结果这样的环节来进行的。教学中尽可能

15、地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觉同学对模拟表演这一环节很感性趣,当我说要与他们合作演小白兔买铅笔这一情境时,他们都争着来扮演小白兔,到我前面买铅笔,当真正来到我前面时,他又很仔细地从我手里整整捆的里面取出一根与5和在一起,然后拿走9根。当时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都认真地观看他是怎样拿走铅笔的,正由于这一环节同学们观看的认真,在后面教学讨论十几-9的计算方法时,同学们很轻松地学会了用破十法来进行计算,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又一次让我感受到,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中应着重设计一些同学们熟识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

16、数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相互渗透,只有这样同学对数学才不感到生疏,还能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去。 大班活动铅笔反思7 设计意图 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爱好,激发幼儿探究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嬉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测量是熟悉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小碗等)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即仅局限于简洁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

17、对各种物体量的熟悉;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熟悉;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以及对测量活动的爱好。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好玩的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奇怪,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有步骤去探究,去发觉,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学问阅历,而且还获得了学习学问的方法和力量的提高。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二、活动预备: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8、引出主题 导入语:我们立刻要搬新的幼儿园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伴侣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究竟有多长。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 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凳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 (1)集体测量,并争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侧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老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精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

19、的长度。老师又为小伴侣预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预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把每种工具侧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知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叙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留意要首尾相接,把测到的数字记录在后面的格子里。假如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种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3)幼儿进行测量 (4)争论沟通测量结果 师:谁来共享你的测量结果? 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觉其中的什么隐秘?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长:猜想验证。 师:想想看,现在老师用筷子和胶棒测量钢琴,谁测的次数多?谁测的次数少?说说你的理由?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