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砚铭考精练.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3454022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砚铭考精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整理版)砚铭考精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版)砚铭考精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砚铭考精练.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砚铭考精练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局部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那么,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

2、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开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

3、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到达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囚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

4、精辟,因此砚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欣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选自2004年12月24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表达是什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项是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那么,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

5、力行,因此文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B.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且多有年款和图章。B.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C.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那么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D.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对象。【参考答案】【分析】D项所说内容是砚铭的共性,不是明清独有。【分析】A项前后缺少因果关系。【分析】B项“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用散文写成,其他砚铭用什么形式写成没有点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