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认识负数说课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59629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认识负数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上)认识负数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上)认识负数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上)认识负数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认识负数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负数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负数,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 内容。让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应用,拓宽数学视野。同时还 能扩展对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自然数、整数的意义。因此新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调 整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教材选用了“气温”和“海拔”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 负数,掌握负数的读、写法。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认为学生对“海拔”的认识比较陌生而 且有难度,所以,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水果批发市场的物品记录单引入教材,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探究负数的知识。同时将“海

2、拔”高度等知识在练习应用中呈现出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说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三维目 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 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 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节课的

3、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对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进行比较。四、说教法和学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负数意义。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体验成功。(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板块来进行: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一一引出负数; 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一一认识负数;3回

4、归生活,拓展应用 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一一拓展负数。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 设计意图。一、巧设情境、感知引入一一引出负数;。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向后退2步、转来了 2名同学一一转课前我设计一个热身游戏,名字叫截然相反 反的话。比如:上一一下、哭一一笑、向前走2步走两个同学、存了 300元取出 300元、运进2吨运出2吨等等。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给予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2吨,运出香梨2吨。从“运进2吨”、“运出2吨”,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 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者应在

5、课堂上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问题。课的开始,利用课件,创设水果批发市场的情境:运进苹果 管理员小王的物品进出单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比比谁记录得既简洁又准确, 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的用符号, “X”、相反方向的箭头;有的用“笑脸”,“哭脸”;还有的用文字说明 等,当然也有学生用正数、负数尝试着区分。虽然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本质上都与正、 负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适时地引出负数的数学史话,向学生展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家们对负数探索与研究。在欣赏数学史话的同时, 我引导学生适时反思: 在这么多方法中,你最欣赏第几种?通 过反思与追问,寻求统

6、一、简洁、通用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学生 由被动化主动,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并逐步符号化,学生认识逐渐清晰。然后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并描述性的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读法与写法。二、体验内化、探求新知一一认识负数;温度计是学生认识正、 负数的有效载体。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 预报,介绍温度计的基本知识, 提出两个问题:你认为温度计中哪个刻度最重要?温度计中 的这两个5表示的温度一样吗?通过问题激起学生用正负数来表示的欲望。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操作练习可以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

7、教学时,我首先拨动温度计,让学生知道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接着,又设计了一个反向练习,让学生拨出上海 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 5C。如此,改变教材直接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 方法,让学生拨一拨,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小小的“拨”,唤起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 0C的位置,也就是在温度计中 0刻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 感悟到:温度中,0C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 度则用负数表示。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兴趣盎然,既将正数、负数、零有机地整合到了 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中, 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

8、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教学难点。紧接着设计一个基本练习,写出三个地方的温度,这样既能巩 固所学知识,又能初步感知正数、负数的大小比较。三、回归生活,拓展运用一一应用负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运用数学的语言 来表达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1.电梯中的正负数:比如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按哪个键?2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于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 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

9、意力。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3.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习,提出存折上还 有多少钱这一问题,渗透正负数的运算,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数学。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一一拓展负数。课堂的总结和延伸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负数,并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各位领导、老师: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 才能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 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 我让学生感受数学、 经历数学、 体验数学,学生在知识性目标方面应该能够很好地落实,同时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数初步地形成知识系统,对负数的知识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情感性目标落实到位。以上就是我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