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62303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 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 于其他阶段。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 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

2、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 要作用。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女口,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 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 350-400克,3岁时已 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 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维能 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

3、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 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 在一阶段初步形成。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 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 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1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知觉

4、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的。2. 感觉能力的发展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3. 知觉能力的发展婴儿半岁左右能够坐起来的时候, 可以较好地完成眼手协调的活动。 在视觉 的调节下,手在视野范围内完成操纵、摆弄物品的活动,这是利用知觉能力综合 认识物品的特性。一直到3周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的时期。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一)发展的定义(二)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大小的变化比列的变化旧特征

5、的消失新特征的获得(三)发展的任务1、学习走路;2、学习固体食物;3、学习说话;4、学习控制排泄机能;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7、学习判断是非;8、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9、形成 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一)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1、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2、婴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二)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1、婴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2、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三)消化系统一一人体食物加工厂1、口腔; 2、食管; 3、胃;4、肠;5、胰腺; 6、肝脾;(四)泌尿系统一一人体废物处理场1、肾脏; 2、输尿管;3、

6、膀胱;4、尿道;(五)内分泌系统一一人体化学信使(六)运动系统一一人体动力装置婴儿神经系统的特点1、脑发育迅速;2、大脑功能发育不全;3、神经髓鞘化;4、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5、小脑发育晚;6、植物神经发育不全;皮肤的特点:17眼睛的发育特点:1、眼睛发育不良;2、眼睛调节能力强;3、眼睛容易近视;21耳的发育特点: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的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第一节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 器官。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一、骨骼

7、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有营养骨的作用,骨 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有重要作用。 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骨髓填充在 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里。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腔 里骨髓变成黄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 血功能。骨的成份: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盐使骨坚硬变脆。 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 骨硬度加大。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 例如颅骨;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 例如,下颌关

8、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等。(观察教材8页的图,了解关节的结构)骨骼肌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有的肌肉组织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如肠道的平滑肌)。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1)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 骨膜较厚。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 全是红骨髓 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尚未完成(儿童几种主要骨的发育特征)颅骨(颅骨的骨化最晚在婴儿12-18月已完成,幼儿园里很少遇到。)腕骨没钙化好:腕骨共8块,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 10岁 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根据腕骨的发育情况可以测试骨龄)。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 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

9、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脊椎骨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但从侧面看脊 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 性弯曲”上述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 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脊柱未完成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 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骨盆还没长结实: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的骨头,使 骨盆变形。足弓的作用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

10、的冲击力 关节的特点 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容易引起脱臼。(2)肌肉的特点:一是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二是大小肌肉群发育不 同速。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保育要点是根据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来的,所以可以有针对性的记忆。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儿应注意做到十 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2 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营养(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 制造出维生素D)。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全面发展动作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勿猛力 牵拉婴幼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3 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4 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新生儿的本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