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70373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单元备课单元名称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课时数1单元名称一、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信息窗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课型新授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2. 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创造性教学目标思维。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学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教学重难点数的口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小棒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创设情境,发现信息。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国际果蔬博览

2、会”吗?(课件出示有关果蔬博览会的图片) 。“果蔬博览会”是国际性的一大盛会,每年10月在烟台市举办。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两名小记者一同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3 天接待了 96 个客户。4 天签订了 480 万元合同。2.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谈话: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平均每天接2待多少个客户?( 2)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销售合同?谈话:同学们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果蔬博览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3、导学生观察、提问的同时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一)解决“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个客户” ,学习口算方法。1. 列出算式,理解意义。谈话:应该怎样列算式呢?预设: 96÷3(教师板书算式)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 求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个客户, 就是把 96 人平均分成3 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来计算。2. 自主交流,探究算法。谈话:96÷ 3 等于多少呢?想一想, 算一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 全班交流,理解算法。谈话: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学生

4、可能出现三种方法:摆小棒、列式法、组成法。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追问并探究算理。交流摆小棒。展示并交流学生摆小棒的过程:3追问:谁看清楚他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明确:先分整捆的,把9 捆小棒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 3 捆;再分单根的,把 6 根小棒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 2 根;两次分完后合起来每份共有32 根。列式法。展示学生的算式:90 ÷3=306 ÷3=2 30+2=3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追问:哪里来的90?6 又是哪里来的?明确:把 96 分成 90 和 6,分别除以 3,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就等于 32。组成法。谈话: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学生交流: 9个十除以

5、 3得 3个十,6个一除以 3得 2个一,3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32。追问:你把 96 分成什么?得到了什么?明确: 96 是由 9 个十、 6 个一组成的, 9 个十除以 3 得 3 个十, 6 个一除以 3 得 2 个一, 3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32。4. 沟通比较,优化算法。4谈话:仔细观察这三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都是先把 90 平均分成 3 份,又把 6 平均分成 3 份,合起来每份是 32。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的算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5. 运用方法,巩固算理。谈话:请你用自己喜欢

6、的方法口算。63 ÷3=88÷4=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及时鼓励和肯定后两种方法。【设计意图 】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 96 ÷3 的不同方法, 经历口算的过程, 鼓励算法多样化,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去思考、比较、反思和感悟各种算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二) 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销售合同”?1. 独立思考,迁移算法。谈话: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那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销售合同”吗?(课件呈现相关信息。)学生独立思考,试着把思考过程写出来。教师巡视

7、,了解情况。52. 全班交流,理解算法。谈话: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做法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预设: 480 是 48 个十, 48÷4=12,12 个十是 120。 400÷4=100 80 ÷4=20 100+20=120使学生明确:第种方法是把几百几十看成几个十, 从而转化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得到的商表示几个十。第种方法是把480 分成了两部分,分别算,再合起来。小结:这两种方法都运用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这样我们就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任意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迁移

8、红点一的经验,独立地探索红点二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学生算的灵活,记的深刻,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1. 前后联系,揭示课题。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除法算式,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的口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了解:前面学习的除法口算都能用口诀一步就可以算出来,今天学习的除法口算需要两步或者三步才能算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总结:这就是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2. 引导对比,深化算理。谈话: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39÷386÷2=390÷3860

9、÷ 2=学生独立计算。6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追问:观察每组中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中的两道题的关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意思对即可。【设计意图】 及时的跟进练习,能有效的巩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每一组中两道题目的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的理解。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1. 小擂台,大比拼。课件滚动出示,口算下列各题。42÷2=240÷ 2=84÷4=660÷ 3=60÷2=64÷2=40÷4=930÷3=68÷2=28

10、÷2=44÷4=69÷3=280÷ 2=99÷9=36÷3=50÷5=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适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2. 算一算,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42 ÷2=930÷3=60÷2=660÷3=84÷2=69÷3=240÷2=33÷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的规律:被除数变大,除数不变,商变大。第二组的规律:被除数变小,除数不变,商变小。3. 下面是丁阿姨水果店进货记录单。品种数量(箱)总钱数(元)水蜜桃5400

11、猕猴桃3360大樱桃88807如果每箱水果一样重,哪种水果最贵?让学生说一说每种水果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理解“每箱水果一样重”的意义,然后独立计算,全班交流。4. 下面图形的周长都是 66 厘米,每个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等。 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边长吗?引导学生回想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 应用环节由数学到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巩固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收获。知识:

12、学会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会用小棒摆一摆,知道了要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了多种口算方法; 能把新知识 “转化”成旧知识。情感:通过学习有很多收获感到高兴。【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反思,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8、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1)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个客户?( 2)平均每天签订多少万元销售合同?96÷3=32(个)480÷ 4=120(万元) 90÷3=30 480 是 48 个十,6÷ 3=248÷ 4=1230+2=3212个十是 120

13、。 9 个十除以 3得 3个十, 400 ÷4=1006个一除以 3得 2个一80÷4=203个十加 2 个一得 32100+20=120单元名称一、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信息窗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第2课时课型新授1. 结合具体情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目标2.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探究较简单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逻辑推理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细心思考, 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9重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计

14、算方教学重难点法。难点:理解商的首位写在十位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跟随小记者的采访,来到葡萄、大枣储运区,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预设:(1)我们村有 4 个葡萄园,去年产葡萄 156 吨。(2)有 395 千克大枣,每箱装5 千克。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谈话: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2)装 395 千克大枣需要多少个箱子?【设计意图】 承接上节课的情境继续跟随小记者来探究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分类整理信息、

15、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自主探索 , 算法交流1列出算式,理解意义。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该怎样列式?预设: 156÷4。10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明确:因为要把 156 平均分成 4 份,求每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算。2自主探索,小组交流。(1)想一想,猜测商的位数。谈话:想一想,“ 156÷ 4”的商可能是几位数?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回答:商是两位数或者商是三位数。(2)提出要求,探究算法。谈话:该怎样算出“ 15

16、6÷4”的商呢?你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也可以算一算,开始吧。学生分组活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求商方法;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搜集教学素材。3. 算法交流,理解算理。谈话:谁来把小组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看?(1)借助直观,感受算理。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边摆边说。在学生说摆小棒的过程中,教师置疑: 你为什么把这 1 大捆小棒拆开?预设:因为 1 大捆小棒平均分成 4 份,不够分,所以把 1 大捆拆开换成 10 小捆。追问全班同学:1 个百不够平均分成4 份,谁看明白了他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把 1 大捆小棒拆开后,你接着分的是谁?学生可能回答: 接着分的是 15 捆小棒

17、,把它平均分成 4 份,每份分得 3 捆小棒。明确:1 大捆拆成 10 小捆,与原来的5 小捆合起来是15 捆,再继续分。还余下 3 小捆,你是怎么分的?预设:余下的 3 小捆拆开是 30 个一,与 6 个一合起来,继续分。11谈话: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下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边看边说分小棒的过程。)(2)抽象算理,掌握算法。谈话:谁还有不同的算法?展示竖式,预设:谈话: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计算过程。追问: 3 应该写在商的百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交流。小结:被除数百位上是1 不够除,把 1 个百换成 10 个十与十位上的5 个十合起来是 15 个十

18、,除以 4 得 3 个十,所以 3 要写在十位上。追问:余下的 3 个十怎么办?预设:余下的 3 个十与个位上的6 个一合起来继续除。小结:余下的 3 个十与个位上的 6 个一合起来是 36 个一,继续除以4,得 9 个一,所以在商的个位上写9。4. 观察比较,内化算理。谈话:回顾刚才的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2学生思考后回答。谈话:通过摆小棒和竖式计算我们可以发现,被除数百位上的 1 不够除,就与十位上的 5 合起来继续除,得到 3 个十,把 3 写在商的十位上,所以“ 156÷4”的商是几位数?学生回答:商是两位数。【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探

19、索相结合,借助小棒和课件的直观演示,使数和形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竖式的每一步的理解,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计算程序,而是活生生的直观再现。这样学生就充分体验了由抽象算理到直观算法的过度和演绎过程,进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真正掌握。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谈话:我们刚才解决了“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的问题,你能解决“装 395 千克大枣需要多少个箱子”吗?在作业纸上写一写。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搜集素材。学生到展台前边指着题边说计算过程。追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预设: 7 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谈话:观察这两道算式, 都是

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几位数?(生回答两位数),这就是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这与以前所学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有什么不同?预设:以前学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够除的,而现在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以前学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三位数,现在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两位数。13【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完全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独立解决问题, 并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四、

21、联系实际,灵活运用1基本练。(1)算一算。学生拿出作业纸,独立做后,同桌互换,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追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预设:百位数的数,不够除时,商是两位数;百位上的数,够除时,商是三位数。(2)先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再计算。348÷ 6=567÷9=836÷ 4=集体交流商的位数,学生说明判断的理由后,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换集体订正。2变式练。(1)填一填。学 生 抢答统计表中的前两竖行14的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独立算出准确的商。(2)学生独立做后,找一学生讲解做题思路,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22、【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一说、算一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学习活动,层层递进,很好的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五、课堂总结,反思提升谈话:回顾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预设:(1) 通过与同学一起研究,我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我学会了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 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可以把它转化成已学的知识来解决。小结: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课后可以用本节课的收获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信你能行。【设计意图】以“回头看”为蓝本让,学生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算法交流

2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这几方面的回顾中,梳理方法,在谈收获中进行知识整理与自我评价,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布置作业:15板书设计:单元名称信息窗内容第3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一、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笔算除法课型新授1.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 0 的除法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2. 经历探索笔算算理、算法的过程,发展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养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体会学数学,用数学

24、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重点:理解被除数中间不够商 1 时要商 0 占位的算理。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谈话:前面我们参观了果蔬博览会,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小记者的脚步去果汁厂看一看。1. 观察信息,提出问题。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4 分钟生产果汁 428 瓶。(2)2 小时生产果脯 204 千克。4 分钟生产果汁 428 瓶。2 小时生产果脯 204 千克。谈话: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16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

25、。小结:同学们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2. 列出算式,引导探索。谈话: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你能列出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28÷4=追问:这个算式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谈话:428÷4 你会算吗?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方法算一算, 同位互相说一说,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情境,体会问题的真实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根据已有经验,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利用已学知识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并进行数学思考。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26、1交流算法 , 感知算理。谈话:谁来说一说你用的什么方法?(1)摆小棒。谈话:谁来把摆小棒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一看。结合学生展示,追问:两小捆小棒哪里去了?预设:跟 8 根小棒合起来了。让学生充分交流,帮助学生明确: 2 小捆也就是 2 个十平均分成 4 分每份不够一个十,把它拆开与 8 根合起来变成 28 根也就是 28 个 1,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7 个 1。每份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预设: 107 根。接着追问:怎么来的107?17学生回答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小结: 4 个百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1 个百, 2 个十拆开与 8 个一合起来是 28 个一,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7 个一

27、 ,4 个百和 7 个一合起来是 107。( 2)口算。展示学生口算方法: 400÷ 4=100 28 ÷ 4=7 100+7=107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预设:把 428 分成了 4 个百和 28 个 1,分别除以 4,合起来是 107.质疑:为什么不分成4 个百、 2 个十和 8 个一?明确: 2 个十平均分成 4 份每份不够 1 个十,所以把 2 个十和 8 个一合成 28 再除以 4。(3)竖式。展示竖式,交流算理。展示学生自主探索算法时出现的不同竖式。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自己的计算过程。追问:第一个竖式商的十位为什么空着?预设:十位上的2 除以 4

28、商不够 1 个十,所以空着。接着追问:第二个竖式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预设:如果十位上不写0,横式得数就是17 了,所以要写0。学生充分交流后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用十位上的2 除以 4,不够商个十,要在商的十位写0 占位。把 2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组成 28 个一,除以 4,每份是 7 个一,18所以 7 应写在个位上。总结算法,优化竖式。展示简化的竖式。谈话:这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竖式, 跟刚才的竖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第二步中 2 个十除以 4 不够除直接和个位的 8 合起来继续除。追问:你更喜欢哪一种竖式?为什么?结合学生回答再次

29、回顾计算过程,并板书简化竖式。学生修改自己的竖式。2. 对比联系,沟通算理。课件呈现三种算法。谈话:观察这三种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 1)都是先用 4 个百除以 4,再用 28 个一除以 4。(2)都是把 2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再除。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十位上的数不够商1 时要写 0 占位,再把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间有 0 的特殊情况的计算过程。 展示、分享自主尝试计算的成果,获19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对比沟通,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当十位上的 2 除以 4 不够商 1 时商 0 占位

30、的算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掌握算理。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1. 解决第二个问题,深化算理。谈话:根据信息,你能用竖式解决“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吗?课件呈现信息,学生自主解决。交流竖式,学生可能出现两种竖式。追问: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预设:( 1)被除数十位上的0 除以 2 得 0,所以商的十位写0。(2)十位上的 0 个十没有必要再除了,直接写0 占位。2. 分析比较,优化竖式谈话: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小结:被除数百位上的 2 除完后没有余数,十位上的 0 就可以不用除了,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 0 占位,再把个位上的数落下来继续除。3. 类比沟通,总结算法。谈话:想一想商的中间在什

31、么情况下商0?组间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全班交流 , 提升算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的中间是0 或者不够商 1 时,要在商的中间写0 占位。4. 仿例练习,巩固算法。课件呈现: 721 ÷ 7=309÷ 3=20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做,集体订正。关注竖式的写法。【设计意图】 利用红点 1 的方法迁移解决“被除数中间是 0”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沟通、联系,帮助学生完整的建构商中间有0 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同时跟进练习,快速、有效的巩固新知,培养他们完整性的解题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1. 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呈现信息)谈话: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小燕子捉害虫的情况吧。小燕子平均每天捉多少只害虫?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做一做,集体交流。2. 拓展延伸。自主练习第 10 题。小组合作计算家庭成员的年龄,集体交流。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谈收获。预设:知识 :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中间是 0 或者不够商 1 时,要在商的中间写 0 占位。能力:利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情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到很有成就感。21布置作业:板书设计: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