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34739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X工程超高层设备吊装施工方案中国交建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编制人: 审核人:审批人:目录1编制依据31.1施工组织设计31.2施工图纸31.3主要标准、规范、规程31.4主要法规32工程概况32.1工程简介32.3工程概况和特点42.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43施工部署53.1技术准备53.2场地准备53.3施工进度计划53.4 材料与设备计划53.5劳动力计划53.7施工安排64主要施工方法64.1技术参数(仅为参考)64.2工艺流程74.3施工方法75质量标准及各项质量控制措施105.1质量验收标准105.2 季节性施工措施105.4成品保护

2、措施115.5质量保证措施126其他主要管理措施126.1进度保证及管理措施126.2安全注意事项及保证措施136.3职业健康保证措施136.4消防保卫管理措施146.5绿色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146.6分包管理措施156.7成本节约措施; 151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设计序号合同(协议)名称编号签订/编制日期1施工组织设计oo-oo-ci-oo2018.011.2施工图纸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出图日期1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一)、(二)、(三)结施O-2至结施O-42O18.O1基础详图通用图结施O-52O18.O12建筑施工图总平面图总施-ooi2O18.O1地下二层平面组合图建施-1O12O

3、18.O11.3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O231-2OO9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27O-2O1O2行业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O11建筑施工咼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O-2O1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O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OO51.4主要法规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O18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 理的通知建办质2O1739号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序 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XXX2建设地点XXX

4、3建设单位XXX4设计单位XXX5监理单位XXX6施工总承包单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位7建筑功能89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10111213141516建筑层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1层2层3-23层(标准层)1层3-23层(标准层)地下部分1718结构形式基础类型结构类型1920建筑咼度绝对标咼室内外咼差檐口高度建筑总高注:此表可根据方案内容自行调整,能明确表示出危大工程的信息。2.3工程概况和特点2.3.1工程概况本项目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大型设备主要包括空调机组、空调机柜及风柜、 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变频给水设备、转输泵、水箱、变压器(高低压 施工单

5、位)、电梯主机及轿厢等。2.3.2工程特点1、确保施工全过程各项吊运工作的安全是垂直运输的重点;2、设备分布楼层多,每层都有需要吊运的材料或设备,,垂直运输量大、周期长。3、设备超高层吊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及通信联络难度大、要求高。4、垂直运输机械使用频繁,参建分包方多、协调难度大。5、专业交叉施工多,协调难度大;2.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2.4.1施工要求1、必须具备设备图、设备平立面布置图、相关技术要求、安装标准规范等必要 材料;2、与设备安装有关的设备基础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3、设备已制作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具备起吊条件。4、吊装索具已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好并有合格证明

6、5、起重机大的机械和安全装置,经检查符合安全操作要求;6、气象条件符合吊装要求,即风力在5级以下,天气良好。2.4.2技术保证条件组织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认真进行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 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发现差错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补齐或更 正,并作出记录。3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1、设备吊装方案编制完毕,并已批准。2、图纸会审已完成,吊装方案已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及安全交底。3、针对吊装方案已组织论证,满足施工条件。4、施工人员已到位,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且经过技术交底及培训合格。5、安全预案已准备,安全措施已到位。3.2场地准备1、施工场地平整,道路已修好;2

7、框架及设备基础周围的土方,已按要求回填并夯实平整;3.3施工进度计划附表:横道图;3.4材料与设备计划表3.3序 号物资、机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情况进场时间数量进场时间数量1液压叉车2施工电梯3平板运输车453.5劳动力计划序号部位分工人数总人数1设备层管理人员222屋顶施工人员6-833.7施工安排3.7.1地下室设备吊装工艺及措施:对于外形尺寸小及重量轻的材料设备如配电 箱、阀门、水泵等,运输车辆进场后,可由车道直接运至各层。卸载后,经报验 合格后,采用平板车人工搬运,运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3.7.2塔楼设备:各楼层考虑到现场垂直运输情况,像空调机组分节进场采用施 工电梯运输至各楼层后

8、利用液压叉车进行水平运输至安装位置。3.7.3屋顶设备诸如冷塔、水泵、风机等设备可利用施工电梯,运直屋顶。再利 用地坦克或液压叉车等进行水平运输至安装位置。4主要施工方法4.1技术参数(仅为参考)序 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外形尺寸(mm)重量(kg)1离心式制冷机19XRA6FA66648JQ7,制冷量:2000RT台1L5715*W3127*H3508350002离心式制冷机19XR7P71E43MDB5A,制冷量:1000RT台2L5045*W2426*H2902190003冷水泵KQW400/560-250/6-VI,流量:I330m3/h台2L1935*W1140*H169552

9、504冷水泵KQW300-400A-110/4(N)-VI,流量:670m3/h台2L1560*W674*H113423255冷却泵KQW400/540-200/6-VI 流量:1570m3/h台2L1935*W1140*H169543806冷却泵KQW350-315-132/4(Z)-VI,流量:970m3/h台2L1620*W720*H111725807冷却塔RTK-1000L/4A,冷却水量:1000m3/h台4L12000XW5160XH44301240008定压补水装置流量:8m3/h套1L1200XW1000XH250030009全自动水处理 系统处理水量:10000m3/h,50

10、0L套1L1500XW800XH800100010离心式空压机C40019MX2,排气量:52m3/min台22829L x 1801W x 2804H955011无油螺杆空压机SM132_380V,排气量:20m3/min台12692L x 1588W x 1841H355512微热再生干燥 器处理气量:60 m3/min台2L2513*W1600*H279913储气罐容积:10 m3只21800, H4300192114冷却塔冷却水量:150m3/h台1L2580XW3800XH3690367015冷却水泵150/370-30/4(Z)-VI,流量:130m3/h台2L970*W530*H

11、86763516全自动水处理 系统处理水量:200m3/h,200L套1L1400XW600XH600100017真空燃气热水锅炉供热量:2.8MW台1L5875*W2130*H2550830018热水循环泵流量:260m3/h台2L1000*W100019定压补水装置流量:2m3/h套1基础 L2000*W15004.2工艺流程吊机机械设备检查及试运转吊机道路及停机位置地基检查吊机进场并停 放一施工技术准备施工技术交底 3001吊机定位吊装人员到位 运装车定位试吊检查正常吊装架设 工序衔接按吊装逐步校正 按标准质量自检自验4.3施工方法4.3.1垂直运输的总体部署1、土0以上主楼各层材料设备

12、的垂直和水平运输(1) 主楼设备及材料吊运措施序号运输对象运输方法和措施1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处理 机、板式热父换器、各种风 机、各种水泵、各种冷却水 泵冷冻水泵、各种阀门、箱 柜等。可分别按照吊笼的允许载重量和尺寸大小选用 施工电梯或塔吊吊至相应的楼层,再用手动液 压叉车或坦克轮组合车、拖排、滚杠、手拉葫 芦等配合室内的水平倒运工作。2管道井内的各种大小口径 的管道。装入吊笼后用塔吊吊至相应的楼层后,用手动 液压叉车倒运到管道井处用电动卷扬机或手拉 葫芦在管道井口进行吊装与焊接。3设备层的风管、水管、部件、 配件等。装入吊笼后用塔吊吊至相应的楼层后,用手动 液压叉车倒运到各自安装部位进行安装

13、4大口径的风管或弯头可采用半成品运至部位后再拼装。(2) 大口径管道的吊运 楼层管井立管及水平管借助吊笼,利用塔吊先将各楼层所需的管道吊放在设备层 楼面上,运输至各楼层的管道安装时使用2-5t手拉葫芦(根据管道的规格、重量 选择)进行管道吊装、焊接。2、0以下各层材料设备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用塔吊和设备吊装平台吊至预留好的吊装口以后,用四个坦克轮和滚杠等进行水 平运输。4.3.2垂直运输的分类及运输方式说明材料的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人平和垂直运输、大重型及中、小型设备的垂直和 水平运输。1、机电垂直运输在项目施工中起主导作用,垂直运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按区域分,可分为:地上部分垂直运输

14、和地下部分垂直运输。(2) 按照形式可分为:塔吊垂直运输、施工电梯垂直运输、卷扬机垂直运输及人工 倒运。物资与垂直运输关系密切。首先,要对物资进场进行分类。确定现场所需设 备材料种类尺寸对垂直运输的影响。主要考虑大型设备的重量及外型尺寸的影 响。如空调机组、板式换热器、制冷机组、锅炉、除氧器等大型设备。在超高层 建筑中这些较大型设备是比较集中的分布在主主楼的设备/避难层的楼层中:本 标段内设备集中布置的楼层主要有:例如L10、L24等楼层,当这些设备层的设备 和大宗材料的吊运要尽可能的搭设卸料平台并利用塔吊进行吊装。根据卸料平台 的尺寸及平合进口尺寸进行分类。尽量保持设备的完整性。若在无法保证

15、设备完整吊运的情况下,便要对其设备进行分拆吊运。如,空调 机组可拆分为风机段和盘管段和混风段,板式换热器进行现场组装。但要尽量避 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以减少漏水几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卸 料平台及入口的尺寸和载重,保持设备的完整性。设备进场时间必须严格按照卸料平台的搭设时间及使用周期进行制定,或根 据预留吊装孔的封闭时间进行制定。否则影响结构或幕墙的施工安排,从而影响 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如外立面倾斜体钢结构主体的建筑在钢结构施工一定高度 时,必须在外立面斜侧进行施工并进行受力时,上面钢结构才能继续安装。故地面 上机电垂直运输受制约的因素较多。所以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设备、材料的生产

16、周 期、运输周期、现场吊装时间、结构施工计划、幕墙施工计划等多方面因素进行 考虑,以保证设备、材料能够顺利地进行吊装。以往垂直运输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主要由于设备材料不能及时到场所造成, 尤其是甲方供应设备要特别引起重视。2、物资进场之前要充分考虑的因素(1) 如设备提前到场,考虑现场是否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停放、二次运输的费用及冬 季采暖保护费用,(如需要防潮防冻的设备)。(2) 设备材料一般情况下分批进场,严格核对进场设备的型号及编号,以免造成误 吊。(3) 确保设备的质量,以缩短报验时间,减少由于设备报验不合格而造成的延误。(4) 核对设备尺寸(包括外包装)是否小于吊笼或平台进口尺寸(留有足够

17、空间)。 核对设备重量是否小于吊笼或卸料平台的承重量。(5) 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哪些需要施工电梯运输、哪些需要塔吊运输、哪些需 要卷扬机运输、哪些需要人工倒运。分批分次严格划分,物资分类时,设备与电梯 的位置是否有路线将材料和设备倒运到位。大于施工电梯尺寸的设备必须使用塔 吊和吊笼进行吊运。施工电梯前室的空间大小、设备、材料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进 行材料转向。电梯的所到楼层、载重,以保证不能使用电梯运输的设备材料不被 遗漏,影响整个机电垂直运输工作。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并制定详细的物资进 场计划是保证垂直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6) 垂直运输所有物资按照段进行划分。搭设卸料平台主要是为了

18、方便大型设备 及大宗材料的吊运工作。为了减少塔吊的占用时间,严格标识每段设备材料的数 量、估算吊运时间、吊运次数、吊运批次及设备材料进场时间。风机段和盘管段,板式换热器进行现场组装。但要尽量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以减少漏水几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卸料平台及入口的尺寸 和载重,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如机房在地下室的大多数情况下的垂直运输。可考 虑结构本身的特点:例如坡道或大型管井进行垂直运输。一旦在无坡道或管井尺寸无法满足设备垂直运输的情形下,要求是考虑预留 吊装孔或结构后施工等方法进行垂直运输。4.3.3大宗材料和中、小型设备的垂直运输本工程管线等大众材料我公司将采用塔吊和现有的吊

19、笼进行吊运,为提高塔 吊的使用效率、减少塔机的起吊次数,在实施过程中,将进行集中吊运;对小型配 件、管件、阀门和W6M长的管材、重量W6吨的设备等均可利用总包现有的吊笼 来集中吊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吊运效率,还减少了塔机的起吊次数。5质量标准及各项质量控制措施5.1质量验收标准5.1. 1吊车符合方案选择要求,吊车各项性能良好,吊车站位、配重、伸腿、吊 臂满足吊装作业顺利进行的要求。5.1.2钢丝绳、卸扣、平衡梁规格型号符合起吊要求。5.1.3设备正确就位。5.2季节性施工措施5.3.1雨期施工1、防雨材料准备:雨季施工前,根据工程情况准备一定数量的防雨、排水材料 和机具(如塑料布、苫布、砂袋

20、抽水泵等),以备急用。2、现场地面:现场布置的环形道路在雨施前全部硬化,材料堆放区采取防浸水 措施,防止材料浸泡。3、排水沟:排水沟深度不小于200mm,宽度不小于300mm,并根据坑边地势情况 部分进行砌筑,保证排水通畅。排水沟上覆盖钢筋箅子,箅子采用直径20以上 废钢筋制成。经常对现场排水沟进行清理修补,对被破坏的排水沟必须及时修复。4、生活区地面全部硬化,排水沟与施工现场排水沟做法相同,保证生活区在雨 季不积水,排水通畅。5.3.2暑期施工1、要动员职工,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 充分发挥现有降温设备的效能,添置必要的设施,并及时做好检查维修工作。2、关

21、心职工的生产、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入暑前,抓紧 做好高温、高空作业工人的身体检查,对不适合高温、高空作业的适当调换工作。3、根据施工特点和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天气炎热时施工。 露天作业集中的地方,应搭设休息凉棚。4、焊接等特殊高温作业地点,施工人员应带足饮用水,必要时采用茶水、冰水 等降温,并注意休息。5、根据实际情况每班组配备一定数量大容量的水壶和水杯,满足需要。6、施工人员配备足够劳保和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7、施工人员如感不适,应及时休息并检查。5.3.3冬季施工1、收集气象资料,预先收集当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及时掌握天气预 报的气

22、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2、对冬季施工的计量系统、机械、设备、管线等进行全面检修,更换老化元器 件,备用一定量的易损零配件;结合机械设备的换季保养,及时更换润滑油;对 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确保防冻液符合当地防冻要求,未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 采取停机后排放冷却水或进入暖棚车间等防冻措施。3、提前选择并储存适应冬季施工的原材料,如钢材、管道、阀门、防腐保温材 料、桥架、电缆等。4、在冬季施工阶段来临前,应作好各项准备防寒防冻工作,保证冬季施工阶段 的安全和质量,保证工程按计划实施。5.4成品保护措施5.4.1对设备本体的保护措施机组吊装一定要使用机身上供吊装用的专用吊耳

23、避免吊装绳索触碰机体。小型设备将考虑带包装运输。吊装设备时,固定钢丝绳与设备接触面应采用软质材料填充,确保设备不受钢丝绳挤压而造成设备损坏,特别是配电盘、仪表盘、连接阀门、管口等。设备运输过程中,应考虑对设备边角、易损件特殊保护,配件应单独存放。就位后机组用苫布整体封盖,以防外表灰尘及零部件的损坏。5.4.2对建筑结构的保护措施机组拖运时要注意对其他专业的成品保护,应对结构中的周边柱子、墙面使用钢 板条包裹。不可在吊装作业中使结构负荷超载,损害结构力学性能。5.4.3对地下通道路面及结构楼面的保护措施严禁直接在地面上进行拖动作业,损坏结构地面;所有需要作水平运输的设备、材 料、构配件、半成品

24、等路经的结构楼面、地下车道的路面均须结合具体情况,要 对受到承压的地面分别选用如九夹板、木脚手板、钢板、型钢等进行铺垫保护。5.5质量保证措施5.5. 1吊装前,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成员均要进行吊装作业的培训,熟悉、 了解吊装的技术要求,掌握施工工艺及检查细则,强化质量意识为提高吊装质量。 5.5.2要按相关要求编制吊装方案,要明确各设备的吊装方法、吊装的工艺要求 和吊装的控制程序。吊装方案要按公司质量程序文件要求进行编制、报审和批准。5.5.3坚持正规、严格、严谨的管理是提高吊装质量的基本保证,所有吊装设备 必须按规范方案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吊装前检查,保证吊装的质量符合规范要 求。6其他

25、主要管理措施6.1进度保证及管理措施6.1.1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保障该工程的实施;6.1.2组成由项目经理牵头的工程领导小组,抽调生产、技术、安装骨干力量组 成专业队伍,分工负责,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6.1.3必要时,增添设备,并采用倒班制生产,人停机不停,确保工期;6.1.4加强材料半成品化与原材料供货厂协作,实现规格化,部件化供货,并严把 质量关,减少生产工厂的生产压力,确保生产进度;6.1.5提前进行动员与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保障教育,提高技术能力与生 产效率,使生产能力在阶段内有大步提高;6.1.6安装队伍实行模拟训练,熟悉产品的安装流程及现场,实现流水化作业;6.1.7加强

26、工厂内部及与甲方的沟通与联络,及时汇总沟通情况。生产环节实行 日报周汇总,加强调控,确保进度。6.2安全注意事项及保证措施6.2.1参加吊装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方案,并按方案要求进行施工。6.2.2设备吊装准备工作完成,吊装人员上岗后,须由吊装指挥下达吊装命令后 方可正式吊装。6.2.3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在整个吊装过程中,要切实遵守现 场秩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6.2.4吊装过程中,指挥信号应统一准确,各操作岗位协调动作。6.2.5吊装时,应服从吊装指挥命令,做到传递信号迅速明确。6.2.6施工前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清除障碍物,同时应在吊装作业区域设置警

27、 戒线,吊装作业时,严禁无关车辆或行人通行。6.2.7施工人员应做好“三宝”利用,高处作业,应做好“四口五临边”防护工 作。6.2.8吊车支腿下应垫有枕木,防止支腿下陷。6.2.9所有绳索的捆绑,吊具的连接,一定要认真仔细,并经有关责任人员检 查确认后,进行试吊,试吊合格后,方可正式起吊。6.2.10所有自制工具,吊具应严格按图纸制作并经检验合格后使用。6.2.11吊车性能应良好,吊车司机应熟练操作。6.2.12设备吊装时吊钩偏角不应超过3。6.2.13吊装作业应设溜绳,吊装作业中吊车旋转范围不得站人。6.2.14吊车摘钩若使用吊栏时,吊栏使用前须经检查合格,并加挂保险绳。6.3职业健康保证措

28、施6.3.1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必须审核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 定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对于未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劳动 防护用品,按路用劳动防护用品许可证制度进行质量管理;6.3.2施工人员必须分工按规定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并配戴上岗。进入施工现场 的其他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闲杂人员不得出入施工现场;6.3.3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劳动保护方面的检查,对漏配、缺配 劳动保护用品的施工人员,责令补发劳动保护用品;对不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 品上岗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对累教不改的人员,将采取罚款、停 岗等措施予以惩罚。6.4消防保卫管理措施6.4

29、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6.4.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 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6.4.3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火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 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派专人监护。6.4.4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作到防患于未然。6.4.5严格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 料库房,应单独保管。6.4.6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 施。6.4.7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

30、道,以备应急之用。6.4.8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6.4.9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防中毒要求。6.4.10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6.4.11成立施工现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施工现场指定治安责任 人。民工宿舍区应挂有防火、治安、卫生责任人标牌和住宿制度。6.5绿色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6.5.1节约用地、合理安排材料进场。6.5.2施工产生的废弃物统一安排集中处理,现场应有垃圾房,集中堆放生活垃 圾。6.5.3施工现场地下室及生活区均安装节能型灯具,安装电流限制器控制

31、宿舍用 电量,施工区域照明镝灯采用延时继电器进行定时开关,公共区域节能灯采用声 控节能装置。6.5.4积极运用“四新”技术序号措施内容大力推广和使用绿色建材以及环保节 能装置,优先选用绿色、节能、环保类新产品。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交底,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各类环保节能装置、材 料等正常发挥功能。6.5.5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和执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充分发挥 公司的总承包管理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环境状态,敦 促全体职工做好环保工作,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同时建立相 应的管理体系。6.6分包管理措施1、对分包商的所有

32、施工图均统一审核,对发现的设计缺陷、质量问题及矛盾部位 应由设计单位重新修改,避免因设计引起的质量问题。2、对分包商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面验证包括对其品牌、产地、规划、技 术参数的全面对照,拒收与设计或合同中规定要求不符的材料、物资。3、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对各分包商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各分包商均 有总承包派的专业质量员,对分包商的过程质量开展面对面的监督与认可,凡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予以签证并促其整改,对一些成品与半成品的加工制 作,总承包亦将抽派人员赶赴加工现场进行检查验证。4、分包商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统管理,对分包商已完成并形成系统功能 的产品,经验收后,即组织人力、物

33、力和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产品保护,直至形成 最终产品,并指派专人看护直至交付业主使用为止。6.7成本节约措施;1、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 减少库存,材料堆放整齐,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2、材料存储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对松散材料要轻拿轻放,防止材料的损耗。3、管道等预留、预埋与结构施工同步。4、对钢材等重型材料要搭棚,防止被雨水淋湿侵蚀。5、材料进仓要及时盘点材料总数,对材料进行合理装卸,妥善保管、科学堆放、 防止丢失、损坏、变质等不合理的损耗。6、油漆、涂料等按计划用量随用随开启,不用及时封闭,避免有害物质的滞留。7、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