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84521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中,机电专业的人才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电技术作为我国工程和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步不可缺少的助推力量,它的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要理论讲解扎实深厚,而且实践技术也不能缺席,让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践,达到对技术的熟练掌握,对理论全面的、深入的理解。这样,机电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以后工作岗位上维护机电管理, 保证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转,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但遗憾的是, 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机电一体化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中打转,这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对技术的操作

2、相当陌生,让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实践中却不知如何下手。 这样的教学模式, 不但对机电类专业教学是严重的阻碍, 而且在我国社会化的不断发展中,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影响。可以说,也是机电类专业教学的失败。针对机电类专业教学的这些问题, 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但要在教学中解决问题, 而且还要研究出相对的对策,才能彻底刷新机电专业教学的面貌和成绩,实现机电专业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本文中,笔者就对当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也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大家交流, 希望对大家的教学以及机电专业的教学发展有所帮助。一、当前机电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

3、进步,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尤其是机电等这类专业性强, 技术性强的专业。但是由受传统教学影响, 当前机电专业课堂上的教学受到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成真正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 更难以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1. 课程设置繁杂, 教学目标模糊。 可能是由于一些院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性人才培养的了解不太全面, 对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人的需求不太了解, 虽然开设了机电一体化课程, 可是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不太明确, 忽略了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总是涉及太多,又过于浮浅,教学不深入,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比较模糊,严重影响了教学深入和发展。2. 教学模式单一, 忽略了学生能动

4、性。 机电一体化虽然与语数英这样传统的基础文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它们在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却陷入同样的单一模式。 课堂上教师对于理论的东西一讲到底,满堂灌输,课堂成了代课教师的一言堂,忽略学生的能动性,与学生交流、讨论较少。另外,机电一体化教学有时候会需要大量的实物图片, 来给学生更清楚讲解原理, 但是教师在过分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 忽略了机电学科实践性, 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长此以往,既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使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效性。3.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影响教学效率。 有一部分院校由于重成绩,轻实践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经验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加之教学硬件比较落后或者缺乏,

5、使教学一直停留在理论上, 严重与实践脱节。如此一来,虽然理论课时间相对充足,可是实践课就完全成了空谈, 不能满足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学生只会理论,不会实操。这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学同样不能完成机电一体教学任务, 也不能满足社会与此类人才的要求。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方式既然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了问题, 那么只要我们转变观念, 结合机电一体化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需要,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要,认识研究, 针对问题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 就一定能摆脱教学的困境,走出机电一体化教学低谷,提升教学的实效性。1. 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导向标,有了目标教师就能安排

6、既定的计划,根据课堂时间的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地有效教学。 学生也能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下, 跟着教师的节奏,努力完成本堂课程学习内容。充分理解理论,掌握实践技术,完成高效学习。比如,“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其次是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最后是熟悉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形成条件。 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 所有的课程设计,内容都会围着这个目标进行,不但教学方向明确,而且效率也会随之提高。2. 灵活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机电类专业的本身的特点和学科性, 机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中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大,理

7、论性强,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这就给学生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使学生感觉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起来相对枯燥、乏味,缺少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走出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要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教学, 让学生爱上机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化理论与实践联系。 众所周知,机电一体化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加上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要在课程设置上

8、应根据内容适当地减少一些理论知识课时, 延长实践操作的课时。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加强以理论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实践操用的技术和能力, 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为了机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学校应该加大建设实训基地投入,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同时,也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 了解他们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训计划,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三、结束语总之,机电一体化是一项专业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教师如果想要实现教学实效性,既要在教学中善于?l 现问题,根据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要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机电一体化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与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完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目标,实现优质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