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耳鼻喉教研室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THE FIRST HOSPITAL THE FIRST HOSPITAL O OF F QINQINHUHUANGDAOANGDAO 李李 秋秋 焕焕 工作部门:耳 科 现任职称:主治医师 时 间:2020-05-27 什么是耳石症?什么是耳石症?是耳屎吗?是耳屎吗?是耳朵里面长石头了吗?是耳朵里面长石头了吗?石头怎么能引起头晕呢?石头怎么能引起头晕呢?耳石症应该怎么查?耳石症应该怎么查?怎么治?怎么治?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
2、奉 献献内容简介content introduction 耳石症认识发展背景、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耳石症认识发展背景、定义、流行病学、病因BackgroundDefinitionEpidemiology Etiology耳石器、半规管、椭圆囊相关解剖耳石器、半规管、椭圆囊相关解剖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Otolith apparatus Semiciecular canal Utricle Related anatomy耳石症临床分类及临床表现耳石症临床分类及临床表现 Clinical Classificationfeatures耳石症诊断耳石症诊断-体位试验(人工手法、机器转椅)体位试验(人工手法
3、机器转椅)Diagnosis-D-H、Roll test(artificial、swivel chair)耳石症鉴别诊断耳石症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耳石症治疗耳石症治疗-耳石复位(人工手法、机器转椅)耳石复位(人工手法、机器转椅)Treatment-Canalith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认识发展背景:认识发展背景:19211921年由年由BaranyBarany最早描述了耳石碎屑在半规管内淋巴液中流动产生位置最早描述了耳石碎屑在半规管内淋巴液中流动产生位置性眩晕这个疾病概念。性眩晕这个
4、疾病概念。19521952年年DixDix和和HallpikeHallpike提出耳石症医学术语。提出耳石症医学术语。19691969年年SchuknechtSchuknecht正式提出了嵴帽结石学说。正式提出了嵴帽结石学说。19791979年年HallHall提出了半规管管石症学说。提出了半规管管石症学说。19921992年年EpleyEpley创建了耳石复位治疗方法。创建了耳石复位治疗方法。定义: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指俗称耳石症,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头部运动
5、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诱发的短暂眩晕的短暂眩晕,是,是一种一种具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具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 (国外:占周围性眩晕的(国外: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17%-20%)(国内:占眩晕门诊的(国内:占眩晕门诊的40%-50%40%-50%)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平均:5050岁(岁(9 9岁岁-89-89岁),女性多见。岁),女性多见。耳石症认识发展背景、定义、病因、流行病学耳石症认识发展背景、定义、病因、流行病学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原发性:原发性:约占约占50%-70%50%-70%
6、老年人居多,考虑与,老年人居多,考虑与迷路老化,椭圆囊斑变性有关迷路老化,椭圆囊斑变性有关继发性:继发性:约占约占30%-50%30%-50%1 1、局部供血不足:、局部供血不足: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局部血液循环差,供血不足;2 2、外力:、外力:头部外伤、运动、手术震动刺激;3 3、乳突炎、病毒性迷路炎、乳突炎、病毒性迷路炎 炎症刺激:炎症刺激:耳石脱落。4 4、突发性聋或梅尼埃病发作期等、突发性聋或梅尼埃病发作期等 膜迷路积水导致半规管扩张、囊斑扭曲、缺血而至损伤,使耳石脱落。5 5、偏头痛、偏头痛 BPPV患者中,26%为偏头痛所致。可能为迷路血管痉挛缺血致使耳石脱落。此种多见于
7、儿童。6 6、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如:维生素D缺乏症、型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等均是好发因素。手机族耳石症:手机族耳石症:现在年轻人昼夜不停卧床玩手机,影响到内耳供血,这容易导致耳石松动脱落,引发耳石症。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病因耳石症病因外中内耳解剖关系外中内耳解剖关系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部解剖耳部解剖内耳又称迷路l内耳又称迷路,分为内耳又称迷路,分为半规管、半规管、前庭与耳蜗前庭与耳蜗l半规管、半规管、前庭前庭合称为合称为“前庭迷路前庭迷路”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内耳解剖(右耳)内耳解剖(右耳)l每个半
8、规管一段膨大形成壶腹,另一端为单脚。l上、后半规管单脚融合为1个总脚,外半规管独立1个单脚,单脚与椭圆囊相通,壶腹端与椭圆囊不通。l椭圆囊壁增厚,形成位觉斑,耳胶质膜上的碳酸钙结晶,也叫“耳石”,耳石为前庭平衡感受器。l半规管壶腹内为壶腹嵴,分为嵴帽和毛细胞,为半规管平衡感受器。正常情况下:半规管内充满淋巴液,耳石只存在于椭圆囊内及球囊内,半规管内无耳石。l l l l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l 外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外半规管(水平半规管)l 后半规管后半规管l 上半规管上半规管半规管呈不完全环形,故称半规管半规管呈不完全环形,故称半规管l l l l两个耳石器两个耳石器两个耳
9、石器两个耳石器l 椭圆囊椭圆囊l球囊球囊l二者相通二者相通前庭迷路前庭迷路-司平衡觉司平衡觉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当头位变化时引起耳石颗粒带动淋巴液流向壶腹或背离壶腹,引发壶腹嵴顶毛细胞偏斜,导致前庭感受器产生兴奋或抑制性变化,从而引出特殊眼震,导致耳石症发生。管石症学说嵴帽结石学说 两种学说:两种学说:19691969年年SchuknechtSchuknecht正式提出了正式提出了嵴帽结石学说嵴帽结石学说。1979 1979年年HallHall提出了提出了管石症学说管石症学说。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发病机制耳石症发病机制Flourens定律:半规管-头
10、动-眼动的平面关系Ewa Id 定律:内淋巴流动效应定律-眼震方向与强度V0R 效应拓展:眼震与头动-同方向注:规定眼震快相侧别即为眼震方向眼震:指眼球的节律性的摆动或跳动,由慢相(缓慢偏移 病理性)和快相(快速拉回 修正)组成,眼震快相侧即为眼震方向。刺激(右耳)同侧眼外肌眼震表现兴奋抑制病理慢相快相修正外半规管内直肌外直肌水平左向水平右向上半规管上直肌下直肌上跳下跳后半规管上斜肌下斜肌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水平半规管向壶腹为兴奋,上后半规管离壶腹为兴奋。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半规管与眼球运动半规管与眼球运动后半规管后半规管BPPVBPPV:60-90%嵴顶耳石症:少见
11、 管石症:常见水平半规管水平半规管BPPVBPPV:10-30%嵴顶耳石症:最高27%管石症上半规管上半规管BPPVBPPV:3-10%嵴顶耳石症:少见 管石症:常见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临床分类耳石症临床分类l典型发作典型发作l头位变动时突然发作强烈旋转性头晕,一般旋转感持续在30秒内,可见典型眼震。l重复诱发头位时眩晕可再度出现。l一般无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前庭双温试验功能正常)。l偶有耳鸣(多为高调耳鸣)。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临床表现耳石症临床表现l伴随症状伴随症状轻微头痛、平衡差、行走不稳感头晕、恶心、倾斜感、出汗漂浮
12、感、视物模糊感反射性血压升高l恢复期症状恢复期症状头重脚轻、漂浮感、不稳感、头活动时不适,整个病程可达数天。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临床表现耳石症临床表现l 后半规管后半规管BPPVBPPV的眼震特点的眼震特点l 受试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上扭转型眼震,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受试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上扭转型眼震,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l 右后逆时针右后逆时针,左后顺时针左后顺时针;l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1min1min;l 水平半规管水平半规管BPPVBPPV的眼震特点的眼震特点 l 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地向地水平眼
13、震水平眼震,患侧明显,患侧明显l 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背地背地水平眼震,健侧明显水平眼震,健侧明显l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1min1min;l 上半规管上半规管BPPVBPPV的眼震特点的眼震特点l 右上后顺时针,左上顺时针。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右上后顺时针,左上顺时针。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1min1min。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眼震特点(潜伏期、方向、持续时间)耳石症眼震特点(潜伏期、方向、持续时间)l病史病史-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常为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后出现较为强烈的眩晕、恶心症状,持续数十秒到
14、1分钟。l体位试验(人工手法、机器转椅)体位试验(人工手法、机器转椅)lDix-Hallpike 后半规管、上半规管耳石症检查方法。lRoll Test 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常用检查方法。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诊断耳石症诊断A A:受试者正坐于检查床:受试者正坐于检查床 B B:头向右侧转:头向右侧转45 C45 C:由坐位快速仰卧,使头悬于检查:由坐位快速仰卧,使头悬于检查床下(与水平面成床下(与水平面成3030夹角),观察有无眼震、眼震方向及潜伏期,同时询问患者夹角),观察有无眼震、眼震方向及潜伏期,同时询问患者有无眩晕感,有无眩晕感,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15、 谨谨 奉奉 献献Dix-Hallpike 后、上半规管耳石检查(佩戴弗氏镜)A:被检者仰卧,分别向两侧转头90,向地性眼震提示为“管结石型”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强的一侧为受累耳。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Roll Test 水平管耳石检查(佩戴弗氏镜)人工手法体位检查局限性红外视频目镜(弗式镜)的分辨率较低,微弱眼震不易识别。诱发检查的加速度和角度由检查者控制,但受到患者配合的影响。有损伤颈椎与腰椎的可能,动作过快造成颈部不适可能产生纠纷。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机器眩晕转椅检查到目前为止,国际及国内的大量研究发现,“耳石症”的发病率确实较
16、高,因此,现在又出现了新的现象,头一动就“晕”,就考虑是“耳石症”,因此,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出现诊断泛化的现象。中枢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简称“CPPV”,该类疾病不如“耳石症”发病率高,但其发作性、临床表现以及变位试验,与“耳石症”很相似,也有人称之为假性“耳石症”。往往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脑梗塞或脑供血不足。慢性前庭综合征 一般在人体不动和静态休息时表现不明显,但在运动,特别在头动时仍然出现,患者表现为行走不稳,需要扶持,平时不敢头动,头一动就晕。前庭康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前庭性偏头痛 在学术领域有的专家把它比喻为“变色龙”,患者每次发病症状不一,有的时候它的临床表现像“
17、耳石症”常见症状为不耐受头动,也就是头动时可诱发或加剧头晕症状,患者发病时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有怕光、畏声现象。总之,每位眩晕患者都有他的特异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的病史问诊及体格检查非常重要。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鉴别诊断l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操作简便,可徒手或借助仪器完成,效果良好。lBPPV 虽属自愈类疾病,但病程长短不一,部分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重者可长期丧失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复位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早日康复。l辅以药物治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治疗-复位为主Reclined
18、 head hanging 45 degree turnRotate 45 degrees contralateralKeep head turn and to sittingTurn forward chin down 20 degreesHead and body rotated to 135 degrees from supine耳石只能从半规管总脚处返回椭圆囊不能从壶腹嵴直接返回。耳石只能从半规管总脚处返回椭圆囊不能从壶腹嵴直接返回。EpleyEpley右后半规管右后半规管石症复位法石症复位法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治疗-手法复位EpleyEpley右侧水
19、平半规管管石症复位法右侧水平半规管管石症复位法耳石只能从半规管总脚处返回椭圆囊不能从壶腹嵴直接返回。耳石只能从半规管总脚处返回椭圆囊不能从壶腹嵴直接返回。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耳石症治疗-手法复位全自动转椅 红外视频目镜抓图更准确,眼震测量更精确。诱发检查加速度角度更精确。复位方案的多样化,衍生出多种针对普通BPPV和难治性BPPV的复位方法。特别是对手法复位束手无策的难治性BPPV具有很大优势。不损伤颈椎与腰椎。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左水平管石复位耳石症机器复位优势耳石症检查、复位注意事项耳石症检查、复位注意事项l告知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剧烈眩晕;l复位治疗时,如剧烈呕吐,可终止治疗;l检查前尽量减少前庭抑制剂的应用如:异丙嗪、眩晕停;l年老者,最好由家属陪伴。l严重颈椎、腰椎疾患,脊柱畸形;l无眼球l未经控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l其他不能配合者l治疗后休息30分钟,以免立即运动引发的短暂眩晕发作;l治疗后避免剧烈运动;l保证充足睡眠、多休息;清淡饮食、忌烟酒;l隔日后可重复治疗;l适当口服改善循环药物;l如多次复位仍不好,应进一步检查,包括MRI检查,除外颅内病变。复位前准备手法复位禁忌症复位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 仁仁 爱爱 博博 学学 严严 谨谨 奉奉 献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