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01181 上传时间:2022-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表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9903 课程名称:表演基础 英文名称:Fun dame ntals of Act ing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64学时 学 分:4学分 适用对象: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数字媒体艺术导论 二、课程简介 表演基础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拓展课。 本课程以数字媒 体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创作方法基础, 达到表演艺术与数字媒体两个专业间的跨领域结合地目的。 教学手段上,通过课 堂讲授、讨论与训练建立学生正确的表演艺术创作观,提升观察、体验生活的感 知能力,同时具备舞台表演和镜头

2、前表现的基本方法技能, 消除紧张、解放天性, 也使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表演与各元素的有机联系, 明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自 觉将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 【英文课程简介】 The course Basic Performane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 nt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digital media art.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 on of stude nts majori ng in digital media to formulate the t

3、eachi ng content, so that stude nts can grasp the basis of certa in performa nee creation method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grating performing arts and digital media in differe nt fields. In terms of teachi ng methods,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 ng, discussi on and training, stude nts can establish

4、 correct con cepts of perform ing art creati on, enhance their percepti on of observ ing and experiencing life, possess basic skills of stage performanee and on -camera performa nee, elim in ate tension and ema ncipate their n ature, and gradually make stude nts un dersta nd and master the orga nic

5、relati on ship betwee n performa nee and various eleme nts, un dersta nd the relati on ship betwee n life and art, and be eon scious. Take life as the source of creati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表演基础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课 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戏剧表演的基本规律,掌握观察人物、观察生活 的基本方法,具备舞台表演和镜头前表现的基本方法技能, 消除紧张、解放天性, 并能够在规定情境中还原

6、生活,真实地积极地有机行动,独立完成单人行动小品 或多人小品短剧的构思和表演。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松弛、控制与注意力集中 (一)目的和要求 心理和形体的紧张是学习表演最大的敌人。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 感受到心 理上、形体上松弛对表演的重要作用, 并通过相关训练来排除不必要的紧张, 达 到注意力集中,随心所欲、调动自如的舞台表演状态。 (二)教学内容 一 第一节 松弛与控制 1. 紧张是怎样形成的 怎样才能达到松弛 2. 松弛与控制的练习 第二节 注意力集中 1. 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2. 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与练习 第三节 第四节 松弛、控制与注意力集中练习 1. 身体的紧张与控制练习

7、2. 信任练习 3. 木偶练习 4. 种子练习 5. 注意力集中的练习 (三) 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松弛与控制 2. 松弛与控制的相互关系 3. 每天早晚将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控制练习各做一遍。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讨论,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第二章 有机天性与想象力 (一)目的和要求 1. 通过理论的讲授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表演过程中有机天性与想象力的 重要性。 2. 通过对学生有机天性的释放, 激发出学生的原始创作天性, 使学生在舞 台上建立正确的自我感觉,自由、松驰的生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表演观。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有机天性 1

8、什么是天性 2. 解放有机天性 第二节 想象力 1 舞台想象 2开展活跃、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节 第四节 解放天性练习 1. 讲故事接龙练习 2. 情景变化练习 3 镜子练习 4无实物练习 (三) 思考与实践 1. 天性和有机天性有什么异同? 2. 为什么要解放天性? 3. 想象力在表演中有什么作用? 4. 每天早晚将课堂练习各作一遍。 5. 随时做肌肉放松练习。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讨论,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第三章 信念与真实感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信念和真实感是演员创作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 方面。并通过一系列的练

9、习, 使学生能够在虚构的情景表演中做到 “信以为真”、 “弄假成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念与真实感 1、什么是表演中的信念与真实感 2、信念与真实密不可分 第二节 表演中的假设与虚构 1 、想象中的物体 2、激发活跃的想象力 3、创作想象的发展 第三节 第四节 课堂实践 1、想象的练习 2. 看鸽子、放鸽子练习 3. 吃错了练习 4、无实物(想象中的物体)练习 5. 行走中的感觉练习 (三) 思考与实践 1 、表演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假当真”? 2 、虚构的情景构建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 3 、在合情合理的情景中真实有机的行动 4 、每天早晚将课堂练习各作一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

10、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讨论,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第四章 观察、体验与模仿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学会并自觉将生活作为创作的源 泉,初步建立表演是塑造鲜活人物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观察与模仿 1.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2. 艺术是人生活的一部分 3. 生活是艺术反映的对象 第二节 观察与体验 1. 汲取与集中生活素材 2. 深入观察,提炼事物的鲜明特征 3. 明确具体的规定情境 第三节 第四节 课堂实践训练 1. 模拟动物、人物的练习 2. 观察生活与练习 (1) 动物群居练习; (2) “照着做 ”练习; (3) 人的一

11、生练习; (4) 看看他(她)像谁, (5) 在做什么的练习; (6) 不同人物的同一行动练习 (7)不同年龄层次的瞬间练习 (三) 思考与实践 1. 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2. 观察生活的要点是什么? 3. 观察与联想、想象、创造的关系。 4、去生活中观察动物、人物,并进行细致的模仿。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讨论,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第五章 舞台行动 (一)目的和要求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台行动在戏剧中重要性及其基本原理。 2. 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基本能力,能够较好的运用舞台行动外化人物的 内心活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2、 舞台行动 1.舞台行动的概念 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手段。 这里面有几个要点: 一是意志的支配, 二是要有目的性, 2. 大的动作分两类: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 第二节 舞台行动的特征 1. 舞台行动的三个特征 2行动的三要素 : 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做目的 怎么做适应 第三节 第四节 课堂实践 1、事件与矛盾冲突的练习 2、在不同地点做同一件事练习 3、布置环境练习 (三) 思考与实践 1. 什么是舞台行动及其特征? 2. 舞台行动的三要素及其重要性是什么? 3. 单人、双人、多人行动小品。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 结合多媒体教学

13、, 讲授, 现场讨论, 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第六章 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 (一)目的和要求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台行动在戏剧中重要性及其基本规律。 2. 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基本能力,能够较好的运用舞台行动外化人物 的内心活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舞台判断与节奏 1. 舞台判断 2. 舞台判断训练 第二节 舞台交流 1. 舞台交流 2. 舞台适应 第三节 第四节 课堂实践 1. 舞台判断练习 2. 有机沉默练习 3. 双人交流练习 4. 双人及多人小品练习 (三) 思考与实践 1. 什么是舞台判断? 2. 什么是舞台交流,有哪些环节? 3. 双人交流小品。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4、运用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讨论,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第七章 片段综合排演 (一)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接触文学人物形象, 并了解如何改编小说, 表演上逐步从我演我过 渡到我演他。能够较熟练地塑造人物, 完成演出任务要求学生表演真实自然流畅, 适应舞台演出。适应与掌握人物服装、熟练使用道具、配合音乐、灯光、场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排演 剧本与人物 1. 剧情分析、规定情境分析、人物行动线分析 2. 分配角色任务、构思人物形象(写人物小传) 3. 明确核心事件 4. 明确主要戏剧冲突 5. 贯穿情节,熟悉故事情节 6. 感受和掌握角色的心理特征和外部特征、人物的

15、性格基调 7. 人物造型定位 ( 服装、发型、 脸部化妆 ) 人物声音造型定位 第二节 初排、细排、连排 1. 文学小说、影视剧片断的改编,培养学生编创写作能力。 2. 人物基调的定位 3. 人物性格的把握 4. 初排 : 对台词、走台位 5. 细排: 要求掌握人物性格, 真实地展现戏剧冲突 6. 穿戴连排 : 配齐服装、道具、 效果音乐、场景、灯光进行排练 第三节 彩排 1. 配齐服装、道具、效果音乐、 场景、灯光, 演员按人物造型要求化妆, 按正式演出的要求进行预演排练, 要求学生掌握舞台节奏, 建立真实的交流与感 受,完成塑造人物的任务。 第四节 期末考试 1、要求学生表演真实自然流畅,

16、适应舞台演出 2、要求学生 适应人物服装、熟练使用道具、配合音乐、灯光、场景, 3、能够较圆满地塑造人物,完成演出任务 (三) 思考与实践 1. 如何做人物小传? 2. 改编一个小说、影视剧片段。 3. 如何创造出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角色?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课堂实践练习为主要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讨论,课 后作业思考复习。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讲 课 习 题 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教学 环节 小 计 第一章松弛与控制 、 3 3 6 第一章创作天性与注意力训练 3 3 6 第三章信念与真实感 3 3 6 第四章 观察、体验与模仿 4 4 8 第五

17、章舞台行动 4 4 8 第六章 舞台判断与舞台交流 5 5 10 第七章片段综合排演 5 5 10 第八章期末汇报 5 5 10 合计 32 32 64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 刘诗兵,影视表演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刘宗佑,戏剧表演基础教程M.解放军艺术学院.2002 张宏,滴妮.影视表演艺术一一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M.北京:中国传媒大 学出版社,2010. 徐卫宏.表演片断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封晓东,余力民.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1.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马琪君 大纲审定人: 王青 修订日期: 审定日期: 2019.2 20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