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5046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名师优秀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高一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总结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 , 结构特征:质

2、量、体积、距离 , 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三、地球是一个存在生命的行星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 ?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4HHe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 促进水、大气的运

3、动 生产生活:产生了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 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 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太阳对地球的最大影响是太阳辐射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区别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项目 定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自西地球按一定的轨道

4、绕太阳所向东的转动 做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 一恒星日 一恒星年 (23时56分4秒) (365日6时9分10秒)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极点为零外,角速360?年 ?1?天 度处处相等,约15?时 ?近日点角速度较快,远日点角速度较慢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变慢。 约为30km?s 特殊值: ?近日点线速度较快,远日点赤道:1670km?h 线速度较慢 30?N:1447km?h 60?N:837km?h 意义 1(东、西半球发生昼夜交替;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2.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 2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物体偏向(地转偏向力); 3.四季更替; 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4.五带的划分。 5.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 黄赤交角的产生: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 3、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二、地球自转与时

6、差 , 晨昏线(圈):晨昏线平分地球,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 , 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 , 区时: 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连的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国际日界线:基本沿东经180度。由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由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期变更: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把全球日期分为今天和昨天。当0时区和中时区重合时,今天的日期和昨天的日期相等。 时区=经度/15,十分位四舍五入 ,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 , 自转的地理意

7、义:昼夜交替、地方时 三、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形式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23?26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地轴 两面: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三角度: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 地轴与黄道平面斜交,角度为66?34 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 ?三不变:地轴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大小不变;地球运动方向不变。 ?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太阳直射点)。 , 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晨昏线 太阳光线 , 太阳

8、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向两边递减。 0,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南纬用负值代入。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 北回归线 春分 秋分 赤道 秋分 南回归线 冬至 , 春分/秋分: , 侧视图: 地轴 北极 晨昏线 太阳光线 赤道 , 日期:春分3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 地轴和晨昏线重合 , 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边递减 , 夏

9、至: , 侧视图: 地轴 晨昏线 北极 北回归线 赤道 太阳光线 , 日期:6月22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极夜。赤道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 , 冬至: 地轴 晨昏线 北极 太阳光线 赤道 南回归线 , 日期:12月22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南

10、半球夜短昼长,南极圈极昼。赤道昼夜等长。 ,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 , 夏半年与冬半年: 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 冬半年夜长大于昼长 , 四季划分: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太阳辐射最多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最少 春秋季:冬夏的过渡季节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一年中太阳直射范围:北纬23?26至南纬23?26之间。 二分二至日形成:(对北半球而言) 日期 直射点纬度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夏至 6月22日前后 23?26N 秋分 9月23日前后 23?26S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11、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

12、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 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

13、,北极圈内为白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黑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4.垂径定理:垂直于

14、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特征: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特性: 145.286.3加与减(三)2 P81-83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3)相离: 直线

15、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莫霍界面 二次函数配方成则抛物线的, 古登堡界面 ,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一年级有学生 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

16、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集合性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其中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圆心定圆的位置,半径定圆的大小,圆心和半径确定的圆叫做定圆。, 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 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 (6)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循环运动 ,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