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13887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金世听【内容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如何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一直是当前课堂教学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新课标理念诠释下,好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协调统一。课堂中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喜欢数学的课堂,喜欢动手、动脑、思考、质疑,才能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方式渗透是一门学问,它和其他学问一样,着重研究如何将思想嫁接给其他方面,它很广阔,无处不在,我们生活着、学习着的周围处处都能感受到各种思想的渗透。教师作为學生学习的引导者,可以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素

2、养,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学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呈现在课堂上、学习上乃至生活上。一、初中数学课堂渗透的原那么初中数学课堂渗透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考虑学生的学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分层次逐步渗透“学思想。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准备,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就相应地提高对课堂上为什么“学,如何“学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1.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快,接受外界的信息的能力强,思想上也比较叛逆。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喜欢上学数学,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上有一定的开展,这是

3、指引学生动手敲开数学知识大门的第一步。2.以重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焦点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光学不练,上课都以接受知识为主,自己思考、自主探索较少的话,记忆容易遗忘。任何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要有一个焦点,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应是关注的焦点。3.以关注学生差异性为分叉点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那么,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根底较差的同学,要多鼓励、关心,使他们能感受到课堂的那种温馨的气氛,让他们也能参与课堂的活动。对于根底一般的学生,要让他们弄清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在此前提上要让学生参与课

4、堂的大局部活动。对于根底较好的同学,要多给时机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答复一些难的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一些上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时机。4.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终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的最终目的。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比较明显,这样同时会淡化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构建的同时,需要把学生“学的思想渗透于课堂中,只有学生会学了,教师才能讲得轻松、有效,课堂也会更活泼,同时教学效率也会提高。二、初中数学课堂渗透的方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环节分为“创设情境激发问题自主探究引发思考拓展练习,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渗透“学的方式也不一样。1.创设情境渗透方式情境的创

5、设一般可以分为复习知识创设和生活实践创设。在复习知识创设中,教师会给出上一节的知识点,让学生回忆,然后引出新的知识这个时候可以设计学生2-4人为一组来讨论。2.激发问题渗透方式问题作为课堂中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激发问题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探索。初中生好胜心和表现欲都很强烈,在课堂上跃跃欲试,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去思考、去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践性、过程性。3.自主探究渗透方式根据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渗透“学思想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渗透,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的习惯要表扬,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教师都要用

6、自己明锐的眼光去发现,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4.引发思考渗透方式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评价,首先学生是否能理解题意,能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否对问题有多层次的思考,教师需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尤其是对其情感态度的评价,因势利导,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反响和指导。其次教师要发挥自己的魅力,使学生乐于接受,向往课堂的教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一份子。5.拓展练习渗透方式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写题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达一定的科学性。题目在精不在多,一堂课应该保证学生有15-25分钟的练习时间,教师可以把时机让给学生,试着少讲,学生多练,练的同时要给以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并且会延伸至其他的问题,同时归纳数学解题方法和规律。【参考文献】【1】王建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夏进.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探究C.教育论文,2021.【3】徐利国.学习行动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动力C.教育论文,2021.【4】刘东猛.“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C.教育论文,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