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2213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孢粉和正构烷烃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干旱区的垂向水运移对湖泊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环境演变的研究却主要聚焦于区域降水的作用, 对地下水补给型湖泊的环境演变研究比较缺乏。地处中国西北的干旱区的巴丹吉林沙漠降水较少, 在沙漠腹地的丘间洼地发育众多的几乎没有地表径流的湖泊, 是地下水补给型湖泊环境演变的理想场所。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地下水补给型湖泊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有助于加深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机制和区域尺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的理解。本论文选取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两个沉积剖面并通过对其进行粒度、总有机碳、孢粉和正构烷烃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 通过主要代用指标之间

2、的对比, 探讨了干旱区粒度、总有机碳、孢粉和正构烷烃等环境代用指标反映环境的灵敏度和适用范围 , 并重建了全新世以来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千年、百年尺度的环境演变过程。根据巴丹吉林沙漠沉积记录 , 该区域沙漠湖盆环境变化可以分为 6 个阶段。11 ka 之前为干旱的风成砂环境;11-10.2ka 以沼泽景观为主 , 乔木和灌木孢粉含量都较低 , 而禾本科 (Gramineae) 孢粉含量最高 , 旱生植物孢粉较少 , 沉积物粒径较细 , 蒿藜比较大 , 代表相对湿度的孢粉PCA1值较大 , 表明这一阶段环境转湿 ;10.2-7.2 ka以典型草原景观为主 , 禾本科植物孢粉含量减少, 蒿属(Art

3、emisia)和藜科 (Chenopodiaceae) 成为主导。沉积相从沼泽相转变成为湖相, 环境更加湿润 ;7.2-5.6ka 以典型草原为主 ,蒿属和藜科依然是主导孢粉, 蒿藜比较大 , 旱生孢粉含量达到最低 , 代表干湿的第一主成分得分最小 , 表明这一时期环境整体更加湿润, 达到全新世以来最为湿润的时期 ;5.6-3.6 ka蒿属和藜科孢粉含量降低, 麻黄属 (Ephedra) 孢粉含量增加 ,从典型草原景观转变成荒漠草原景观, 孢粉浓度较低 , 蒿属减少 , 旱生植物孢粉增加 , 代表干湿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增大 , 陆生植物增加 , 水生植物减少 , 表明这一时期环境转干 ;3.6-

4、0.8 ka 风水两相沉积 , 这一时期风成砂大量入湖 , 沉积物粒径较粗 , 湖泊进一步萎缩 , 松属 (Pinus) 和麻黄属花粉含量较高 , 蒿属、藜科孢粉相对减少 , 湖泊周围是荒漠草原景观 , 旱生植物孢粉较多 , 蒿藜比较低 , 挺水植物减少 , 环境更加干旱。在变化趋势上 , 粒径逐渐变细 , 旱生植物孢粉有减少趋势 , 表明环境整体有转湿的倾向。综上 ,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型湖泊在全新世表现为早中全新世环境逐渐转湿 , 中全新世最湿 , 晚全新世变干的环境模式。通过对 AR剖面主要指标中持续时间较短 ( 非千年尺度 ) 的峰值进行分析 , 发现了 10 次快速环境变化事件

5、, 包括10.3 ka、7.4 ka、6.3 ka、4.2 ka、和 0.4ka 的湿润事件以及9.4 ka、 8.2 ka、5.4 ka 、 2.8 ka 和 1.4 ka的干旱事件。并且这些事件中除6.3 ka和 5.4 ka以外 , 在时间上都和北大西洋冷事件一致 , 是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响应。这些事件可以作为干旱区区域环境重建的对比模式和年代模式的重要参考。通过对两个剖面近千年来的代用指标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 在约公元 900 年至 1380 年巴丹吉林沙漠整体暖干 , 公元 1380-1920 年沙漠整体冷湿 , 与西北地区的环境演变趋势基本一致 , 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驱动。在小冰期内部存在三次明显的冷湿事件 , 分别为 1450-1510 年、1610-1680 年和 1750-1850 年事件 , 这三次冷湿事件基本受减弱的太阳活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