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24689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浅析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畏惧心理 摘 要 针对中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论述了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增强其自信心的心理练习的方法。 关键词 中学生 跨栏跑 体育教学 畏惧心理 跨栏跑障碍跑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根本教材,也是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的主要工程。跨栏跑是在快速跑过程中,依次跨越规定数量、规定高度的栏架和跑过规定的栏间距离的短跑工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碰到的并不是技术难题,而是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即学生跨栏时产生畏惧心理。我们发现相当一局部学生没有接

2、触过跨栏跑,对该工程既陌生又感到新鲜,所以起初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但在练习中渐渐的因怕碰撞、怕摔跤、怕受伤等恐惧心理的影响,表现出学习兴趣降低,信心缺乏,甚至有厌学的情绪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首先分析害怕心理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索一套能有效克服学生恐惧心理,培养意志品质的心理练习方法,最后到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青少年心理开展的不够完善 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和耐力性较差,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并且兴奋和抑制转换过程较快。由于这一心理特征,加上跨栏跑技术复杂,不容易掌握,学生在跨栏跑练习中容易造成心理紧张,这时兴

3、奋和抑制迅速转换,表现出犹豫不决,导致跨栏步动作技术变形,动作僵硬化,上下肢出现配合不协调。 二生理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变化 根据上一分析,由于学生在跨栏跑练习中容易造成心理紧张,而心理紧张会导致生理功能降低。生理上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和血压升高,身体上表现出感知模糊、反响迟钝、思维活动减慢、注意力分散。 三性格特征的影响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拟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它的稳定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贯穿于全部行为过程中的那些特征,偶尔表现出来一时冲动的某些特点,那么不包括在内。说它具有核心意义,指的是它在气质、能力、兴趣、动机等个性组成的成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起着主导

4、作用。 四伤害事故的影响 由于跨栏跑技术复杂,如果掌握不好,会不可防止地产生一些伤害事故,例如摔跤、碰伤、韧带拉伤等。这些伤害事故的产生加剧了学生的紧张害怕心理,以至造成更多的伤害事故,如此恶性循环,使整个跨栏跑教学处于被动状态 五 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影响 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是通过听、看、练来形成的。教师那么利用讲解、示范、直观教具等手段来传达信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动作示范能力差,过栏跳起高,下栏身体东倒西歪,好似要摔倒的样子,那么学生看了就会引起恐惧心理。 六场地器材等其他影响因素 栏架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过栏练习,容易造成跳栏动作,产生错误的动力定型。场地的不平整

5、,或在水泥地上练习,同样也加剧学生的畏惧心理。 二、克服畏惧心理,提出针对性的心理练习方法 一形成正确学习动机,完善动作技术概念 在跨栏课的初始阶段,我们应该运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加深学生对跨栏跑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对跨栏跑由陌生到熟悉。 二加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易兴奋,可塑性强,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直接影响动作技术的形成。在跨栏跑练习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放松法和呼吸法来调节学生的畏惧心理,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练习,因势利导,稳定学生的情绪,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之形成最正确的学习状态。 三心理练习与增强体质加强身体素质紧密结合 跨栏跑运动强度大,易受伤,又劳累,且对

6、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四心理练习和技术练习紧密结合 技术是发挥学生机体能力最合理、最有效完成动作的方法;而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那么是掌握和提高技术的精神力量。 1.强化“栏感,克服畏惧心理。“栏感就是对栏的所有特点与属性的精细感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准确感受人与栏之间的关系,逐渐消除害怕心理,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从简单的过程动作感知到复杂的空间、时间感觉。2.克服栏间跑的畏惧心理。在练习时,应让学生建立栏间三步实际距离的正确概念,让学生测定自己平跑的正常步距和过栏起落点的距离,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3.把握关键要点来克服畏惧心理。跨栏跑技术复杂,教学难度大,容易受伤

7、,且跑、跨结合,对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要求较高。4. 心理与战术紧密结合。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为正确分配力量,充分发挥本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的最合理、最有效的对策与行动。5. 及时反响,实施心理训练。反响是控制论的根本概念之一。成果反响具有提示和鼓励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此法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纠正错误,改良动作。6.提高教师素质,改良场地和器材。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而教学水平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跨栏跑的整体教学和学生的心理方面。同样,运动场地和器材也会直接影响到跨栏跑教学,在教学的初期用模仿的简易栏架替代正式栏架,可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 此外,在跨栏跑教学中,还可采用鼓励法,技术评价等其他方法来克服某些消极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学习欲望。总之,教师必须根据每位学生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背景,有效提高跨栏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颖生.艺术体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体育学科, 1998,(5). 【2】体育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3】朱来潮. 现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