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29803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巨龙:上善若水探源南水北调中线的随笔我小时候在南方长大,家乡有一条河流,走向大致和漓江平行,广西工业不发达,也就没有太多污染,河里的水,渴了就直接喝,似乎也从来没听说过饮用生水就生病的。现在这条河下游修了大坝和电站,水流已经变得很缓慢,水质也不如以前清澈, 江面却宽了很多, 水也变深了,原来奔流的河水,如今安安静静地没有了流淌的气息,真有点“跑男”变“宅男”的感觉。 因为在南方水乡长大,我从小就没有意识过,这个世界还会缺水。天上下雨地上流,江河湖海全是水,怎么会没有水用呢?一直到大学毕业后,开始在北京工作,我才切身意识到,对于北方来说,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及至后来去过西北黄土高原,这种感受就更

2、强烈了,一种念头常常涌在脑子里,这么缺水,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是怎么活下来的?在北方用水,水碱是避不开的麻烦。烧开水的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积上一层厚厚的白垢,用水很难洗干净,得用醋兑水泡一下,水垢才容易脱落。洗干净没几天,水碱又会重新聚集起来。90 年代末有一阵子,北京周围地区遭遇了挺严重的干旱。我记得有几年, 连冬天的雪都下得很少。 当时总在想,相比南方,北京实在不是一个宜居的地府,春天有沙尘暴,夏天又热,秋天很舒服可是时间太短,冬天不光冷,空气里还都是煤烟的呛味,雾霾天还越来越多。总而言之,缺水的北京,真的很不爽。其实何止在北京不爽。我那些年东奔西走,出差过北方的所有城市,象郑州、太原、天

3、津、石家庄这些地方,情况可比北京还糟糕。1999 年,因为业务在天津出差的时候,曾经住过档次还不算低的宾馆,自来水不仅发黄,还有一股很怪异的味道,严重怀疑是再生水。后来看电视,说当时供应天津的水库,都已经接近水库的死库容。算起来在北京工作的那些年,我喝水尽量只喝桶装水和矿泉水。国产饮用水产业,也是二十来年时间,迅速做大作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南水北调资源合理再分配,那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设想。实际上,在建国以后很长时间里,都在大修水利工程,我去过的很多农村,看到过很多水利工程, 都能够看到195X ,196X ,或者 197X 的日期标志,但是 198X ,199X 的标志,很少看到过。直到20

4、08 年以后, 国家财政比较宽裕以后,基层农村的水利工程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复。算起来,我们改革开放30 多年,农村水利其实一直在吃毛主席时代的老本。总书记说过,不能用后三十年,来否认前面三十年。没有这些农村水利工程,保障全国的粮食安全,我们有什么底气发展经济搞城市化?总有人想用各种抹黑的手段,否认毛主席的一生成就。在我看来,毛主席不仅是革命家,也是伟大的建设家。这些至今造福华夏土地的水利工程,还在默默地运转着,承担着这个国家最基础的造血功能。南水北调工程太浩大,早已超出那个时代中国的国力。南水北调中线真正建成,丹江清水通北京,都已经到了2014 年年底。距离毛主席逝世已经快40 年。以中国人

5、现在睥睨地球的工程能力,尚且要建设十多年,可见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规模之宏大,技术含量之高,施工之复杂, 整个地球都无出其右者。 自从南水北调中线开工,一直到建成通水惠及北方数省市,围绕这个工程的争议,在网络上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现在各种网络上反对的文章还在流传。主要反对的观点如下:(1)建设成本太高南水北调中线的建设成本最后超过2000 亿,工期也延后了年。增加的很多成本,用在了拆迁和治污上。因为主要是明渠,沿线光桥梁就建设了将近2000 座。4其实成本只要用在工程上,就不是问题,毕竟这些钱还是中国人自己赚走,或者用在了拆迁补偿。现在每年光瓶装水的销量,就高达几百亿。 这样一个惠及上亿人口的

6、千秋大工程,这些钱真的不是大问题。 (2)用水成本太高,还不如海水淡化这就纯属胡搅蛮缠,海水淡化成本不低,而且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海水淡化以后,水质也远不如河流淡水。何况,怎么将淡化以后的海水,输送到内陆这么多城市?至于成本,南水千里到北京,也不到5 元的良心价。想想北京城房价这十几年的上涨幅度,水价多个1 元 2 元的,那简直不算钱。 (3)工程设计不合理,输水远达不到设计目标南水北调中线建成以后,每年要往北方调水90 多亿吨。我计算了一下, 每秒钟要从渠首流出差不多300 吨水(一年 86400 秒 /天 * 365 天3150 万秒)。这个流量,一个25*20*2 ( 25 米长, 20

7、 米宽, 2 米深)的游泳池,只需3 秒钟就差不多灌满。最后这个问题,看来只有自己亲身去看看,才会有体会了。 9 月的一个上午, 我终于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饮水当思源,来到这里的时候,仍然有不少小激动。关于南水北调的文章之前一直想写,但是没有到过现场,总觉得有不踏实的感觉。虽然我去年在北京,已经喝了一年多的汉江水,自来水也有了那种熟悉的清冽甘甜味道,恼人的水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自来水费似乎也没有上涨多少。之前也问了很多沿线的网友,郑州的、石家庄、平顶山的,都说如今自来水比以前好了很多。站在丹江口水库边上,看着水波浩瀚有点雾气飘渺的湖面;再走近渠首,看奔涌的水从闸门喷涌而出,一江清水一路

8、向北。大国豪情的感觉,油然而生。之前在网络上看到的,种种关于南水北调的质疑否定,明知道其中诸多造谣不实之词,站在渠首,种种疑窦,尽皆消除。丹江口水库的水很干净,顺着水面看下去,甚至可以看到水底的石头。沿着水库的环境治理和隔离,也做得很充分,引水渠完全封闭管理,游人不能靠近,沿着引水渠,还建立了绿色植被的隔离带。除此之外,还能够看得见水渠一路有人巡逻。很多我们看上去日常的生活,背后都有无数人在为之努力和付出。中午在水库边上的农家餐厅,吃到了水库里出产的野生鱼,由于整个水库和上游,都不再允许网箱养殖,而水库的水域面积很大,有相当丰富的鱼类资源。鱼的味道很鲜美,而且特别干净。为了保证水质,水库的上下

9、游关停了很多污染性的企业,经济上损失也很大,也失去了未来的很多发展机会。而早些年修建的水库,周围就有几个贫困县。北方上亿的人口,目前都已经喝上了这里输出的清水,又有多少人,会关注这里为之付出的发展牺牲?当年总书记新年致辞,就曾经专门提到过南水北调的移民乡亲。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我来不及一一去探访,问了一些当地的朋友,都说还好。在县级城镇走向空心化的今天,这个还好,其实我心里也打了点问号。只是时间仓促,来不及去往移民村登门造访。但愿他们早日过上好日子吧。微信号:chn007cn历史上,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虽然因为工程过大劳民伤财,终致隋朝早早亡国。而身后的大运河,却泽被了华夏千秋百代。如今的南水北调,历史意义同样重大,不仅为干渴的北方,送去甘冽的清水,他还是大国的纽带,将千百万人的生活,与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有了这些水资源,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一系列配套的发展计划,也就应运而生。沿线的各大城市,也开始了新的发展计划。可以这么说,有了这条引水渠,才有了环渤海经济圈的第二次腾飞。坐在返回市里的车上,我闭上眼睛,一组组水利场景,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大运河一直到今天眼见为实的南水北调,脑子里一直回味着这四个字:上善若水。想来,我们前辈的治水精神,一直就流淌在我们的基因里,从来没有褪色过。这何尝不是我们民族延绵千年的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