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师徒结对记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33910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师徒结对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师徒结对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师徒结对记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师徒结对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师徒结对记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勾庄中心幼儿园“帮教结对”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指导内容目标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指导时间2009年9月15日指托班社会活动我的小脸一、活动目标(一)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们在脸上 的位置。(二)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三)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二、活动准备男孩头像一幅、幼儿人手一面镜子三、活动过程(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称、数 量及位置1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 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 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

2、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 了些什么?2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3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二)发给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 的用途。(四)竞赛游戏: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朱老师在这个活动中,有些地方是很不错的:首先教师教态较好,很亲 切,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投入到互动中,并且自己能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 动中。其次从这个活动来看,第一环节利用利用男孩照片头像提问,考考幼 儿:“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这一的导入形式较好,能 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活动中还有一些

3、地方是不够的,有以下几点建议:1目标需要更改。目标包含的内容太多,对于托班宝宝来说太难了,可以 适当更改“(一)大胆地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 解它们在脸上的位置。(二)能大胆地说出脸上五官的名称。”2 这个活动可以分层两个或者三个课时来完成,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来安排活动的开展,做到循序渐进。相信通过一些小的处理,朱老师的这个活动会 更加适合托班的宝宝。勾庄中心幼儿园“帮教结对”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指导内容以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掌握印画方法指导时间2009年9月25日指导情况托班美术活动疏菜印画一、活动目标(一)弓1导幼儿选择不同形状、不同的疏菜选择蘸取各种颜色的颜料 进行印画

4、。(二)让幼儿体验蔬菜作画的新鲜感及乐趣。二、活动准备颜料、蔬菜、美术材料册三、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疏采,知道疏采可以食用,出示一幅疏 菜印画作品,让幼儿了解蔬菜还可以印画。(二)教师示范操作蔬菜印画,讲解重难点。(三)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印画。(四)整理,小结。分析蔬采印画活动充分显示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 中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大胆地绘画的特点,活动在幼儿已认识各种蔬 菜为前提进行的。由于是托班的年龄特点,朱老师采用了幼儿先集 体观察老师进行变魔术的方法一一幼儿能合作的绘画形式进行大胆 地尝试。让幼儿体会到活动中的快乐。但是托班的孩子操作能力存 在差异,有的孩子会按着

5、自己的想法去印画,全然不顾引出来的画 效果如果,这时我们的教师就需要关注个体了,而不能把网撒下 去,就不管拉网和收成了。如何帮助托班幼儿掌握印画的方法也是值得朱老师思考的。我 建议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进行学习有关印画的技能 ,儿歌对于幼 儿来说,能进行很好的理解,易懂易学。幼儿也能通过相互的学习, 去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性发展。勾庄中心幼儿园“帮教结对”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指导内容如何有效调节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指导时间2009年10月9日指导情况托班综合活动小脚踩踩踩一、活动目标?(一)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二)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

6、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三)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二、活动准备?(一)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二)颜料、泡沫板、抹布。?三、活动过程?(一)引出问题,启发思考?1 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弓1发幼儿以活动的兴趣。?2 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3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车等)。?4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脚? ?(二)感知表达活动?1. 让幼儿赤脚走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上,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 实感受。?2. 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

7、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和感受。?(三)光脚作画:印地毯。?分析活动的预设:根据托班幼儿现状他们好动,爱用脚踢石子,不会慢慢的走 路,常常跑来跑去。那么如何在各种活动中保护自己的小脚免受伤害? “我的 小脚”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小脚进行观察、感受脚的作用,穿鞋要合脚及了解保 护小脚的简单方法。重难点的把握:通过穿大小鞋活动是更高一层次的经验提升,让孩子在动 作技能的练习和感知体验中得出结论,穿鞋要合脚。在这个过程中,即要重视 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 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幼儿自立的尝试。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 互相交流,幼儿除了自己的亲身体验知道

8、穿过大或过小的鞋对小脚生长都不 禾1,只有穿合适的鞋小脚才会漂亮。在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情景化、游戏化、生活化中有效调节多种感官参与 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保护小脚的相关经验。勾庄中心幼儿园“帮教结对”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指导内容抓住切入点,进行有效反思指导时间2009年10月28日指导情况托班科学活动小兔和大萝卜一、活动目标(一)初步了解萝卜有各种各样的,并有兴趣找一找“一样的萝卜”。(二)尝试用塑料小刀切萝卜条,乐意用萝卜喂兔子。二、活动准备实物罗卜(白罗卜、红罗卜、胡罗卜)若干;选择二个较大的罗卜代表贴上眼 睛、嘴巴;三个小篮子;塑料小刀每人一把;小碗每人一个。三、活动流程(一)直

9、接导入,感知萝卜的特征出示三个萝卜代表,并逐一用萝卜的口吻介绍:“我是长长的胡萝卜,哪个 小宝贝喜欢我?” “我是圆圆的白萝卜,谁愿意和我做好朋友?”“我们长得不一样!” (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萝卜特点)(二)我和萝卜玩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萝卜,用语言表达:“我要萝卜”“我要白萝 卜!” “我喜欢胡萝卜!”请幼儿和萝卜玩会儿,摸一摸、闻一闻,让萝卜滚一 滚。(三)萝卜归类。请幼儿将手中的萝卜放在有相同萝卜的篮子里。(四)切萝卜。1教师将萝卜切成长条,示范将萝卜条切成小段的正确方法,告诉幼儿切时 要注意安全,不能切到小手。2.幼儿取材料,尝试切萝卜,切完放入小碗。(五)我来喂小兔。大豕 起带着

10、切完的罗卜丁去饲养角喂兔子。分析朱老师的反思:孩子们很喜欢切的工作,我们把萝卜切成长条后他们操作起 来也较容易,但对有的孩子还是有难度的,宋安琪开始切不下来,但她不想放 弃,就一遍一遍的试,一不小心刀子到手上去了,还笑着说:“我手没破,我能 切下来!”最后她也切出了很多萝卜丁,虽然很吃力但很开心。把握孩子们的兴 趣点才能让活动更具活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尝试的机会才能让孩子在不断进取 中得到成长。建议:我觉得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个环节:纵向切开萝卜后,请小朋友看了里 面的花纹,孩子们就会产生了 “吃”的念头,那就可以请每个小朋友品尝了一小 块萝卜,大多数小朋友吃完可能会说出不同的味道,说明孩子们的味

11、觉很灵敏。 这个活动中,朱老师的反思还是比较浅显的,没有深入剖析,如讲到“兴趣点”“尝试的机会”,可以例举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还有不够的地方,这样的反思才不 会显得那么“空洞”。勾庄中心幼儿园“帮教结对”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指导内容讲解、示范不能少,个别、集体都重要指导时间2009 年 11 月 6日托班美工活动妈妈的项链一、活动目标(一)学习将长条形蜡光纸粘贴在绳子上的技能。(二)在粘贴时,能将各种颜色间隔开来。正确使用浆糊。(三)将做好的项链送给妈妈,培养爱妈妈的情感。二、活动准备各色蜡光纸彩条、绳子、浆糊、抹布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妈妈平时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宝宝,真辛苦,那我们送什么礼物给妈

12、妈呢?(二)出示范样,引导观察这是我给妈妈准备的礼物,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三)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先拿一张彩条,抹上浆糊,将彩条折起来粘在绳子上。再换一种不同颜色 的彩条粘在绳子上,一个挨一个地粘,一直将绳子粘满。(四)提出制作要求:轻轻地蘸胶水,不要抹得太多,全部粘好后,将手 在抹布上擦干净。(五)操作,教师指导。(六)相互欣赏自己制作好的项链。?活动一开始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情感以及完成作业的“兴趣”。妈妈过生日了,妈妈非常辛苦,也非常喜欢我,我做了一串美丽的项链(出示项链范例)。准备送给妈妈还要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你们的妈妈也很辛苦,而且也很爱你们,你

13、们想不想做一串项链送给她?经过一阵思考后,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和技能,并能用剪直线的方法将吸管剪成同样长 短的小段。还练习串吸管的技能,发展手脚协调以及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最后,教师总结“小朋友想一想送给妈妈项链时,准备跟妈妈说一句什么 话? ”引起思考。?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讲解是很重要的。朱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能按照操作顺序讲解,但是没有及时地示范,我认为是不够的。如果教师在最后环节 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就能加深幼儿的印象,操作起来就更方便了。因为项链需要一个一个纸环粘贴套起来,托班宝宝对以粘贴就已经很难把握了,所以教师 的示范尤为重要,在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集体合作制作一串项链,等到幼

14、儿基本掌握了,再让孩子独立完成。这样的安排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勾庄中心幼儿园“帮教结对”指导记录指导教师指导内容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指导时间2009年11月23日指导 情 况小班艺术活动快乐恰恰恰一、活动目标:(一)愿意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中“恰恰恰”的节奏。(二)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享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二、活动准备:节奏图谱一张、音乐快乐恰恰恰。三、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入场,感受乐曲的旋律1今天我们要去小熊家去做客,他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我们出 发吧!2.出示图片,介绍小熊一家。3播放音乐,听听他们一家在唱什么?我们也来高兴地唱一唱!(二)用动作表现“恰恰恰”的音乐节奏1.

15、播放课件,看看他们在干什么?2. 教师哼着音乐旋律,分段引导幼儿尝试表现洗菜、切菜、炒菜的动 作。3 .播放课件,幼儿完整表现洗菜、切菜、炒菜的动作。4.分享炒好的菜:随音乐节奏做闻一闻、尝一尝的动作。(三)随“恰恰恰”的音乐节奏快乐舞蹈1大家都吃饱了吗?让我来摸摸肚子!我们跳跳舞吧,随音乐快乐恰恰恰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2.跟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分析提问的设计技巧,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 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幼儿,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 学水平。一、提冋内容的启发性与幼儿的回应。提冋内容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 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为幼儿提

16、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幼儿独立 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二、提冋内容的趣味性与幼儿的回应。提冋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 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三、提问内容的针对性与幼儿的回应。结合教学活动的内容,针对教学的 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把活动的“筋骨”抽出来,将有 助于幼儿主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提问内容难易度与幼儿的回应在选择幼儿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 的目的;提冋内容太难,幼儿无从下手。?在这个活动中,朱老师的提问与回应方面把握地还是不够的。例如:幼 儿错将洗菜说成了洗手时,教师直接否定了孩子的回答。这样是不合理的。 教师可以回应孩子:“是呀,洗菜之前可要把小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卫生 呢。”相信只要朱老师多尝试和学习,提问与回应的技巧会越牢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