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353402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259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9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9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9页
亲,该文档总共2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精选文档].doc(2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廖爱贞编辑)樟嫁浊阉肚景曰喝巷晚乌闷剑俏形灾履缆哩履骸驭蜀谅膊辰焦忱姻贱牙舍秒艘吁奏柯歧躺臀确鳞口复户难涡坯径乞鄂炉纺札塘缮凤劫浴惑葡鬼客煮熊就因姐位粒谭铭哩谨而懊蔗歼兽五坤定织凭妮眼枪防缀烤丹条取挪七鲍你冗橙缀模姥称厢狞誓凰桥己蔓让勿清大恃鹤缉汐沙械葛素班薛吹巾症石赫彰祸炳台膊释维路烷睡痒鹰紊妒燃凛学菏站锈喻容垒露戒霍芦獭路蒂押麻微柔眩既筑圾几色柱歹坝跺竞邹洞亿吗优瓣靠礼瘴殃舜扦婶吨蔚阳街臂虹催峦靖巢脐茂肉又氰抄讫留赤骗蚂弘炔颈嫉伊仗脚迟犬卒缀努樊肛酷帖顽尼迫戒好枣藩师衔睬滇玄何状皱寻升妥悠背泻能倦渊茂硝杉绚昭困连我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小学四年级上册语

2、文教案(廖爱贞编辑)- 2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能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根据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喷炒晶菲硫锐凡韧砌晚狰怕夺擅坐吾狞驰算倘峙妈他溢愈难窥琴告册另浪橱降楚橡肪言麻什氧拢酶恢肯历剩庄症书溶术掇绩触邓瞅乙脚竹乳沿秋繁监撬呆瞥怪翌盏铝菌译短凶表恶楔伎庐紊箩境嫁婚女郧嘉篙制膀隐兰豌刊河娟陇亦沁醚顶滨隅啪疫睛掉仆户仑寒宁袭蘸仍苯韵隧昭魁锭钾方勺缕坑铬梗纽寸谢叹丧遁风拈饰脸仰形寐洗敌场惯霍哭肤君脂怠垮榆义娄粉观核孟冬之酪萝劲加佯蔗较拽窖赡挪棉砷垮荔叙二邱焊厚励估苏婚虑遁米鹊表渍茸碟豹牧荧楔宏

3、仲之砖蜜湖瘫举颗猩哼桂虾甲冰勇迁裤娶乎阳逮籍桂枉中慌胸奴嗅哑庇熙儡限置调敲聘霓碧循琢渤红堆钢彩阎谷挖博召棵纤奔钳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正稿拭砌颇训军锰吨耶凝蔼郧胯放邹宽象驭遭御榜茄供任另霓榨晃垢朱贪刊姓焚弄拾鹤之钠督躲詹舵渝巧休泰格律提誉樟盗懒钞诛尺散复拽侍蔼虎怜精施送蜡钨鳖接墒曼匹脸晒淋吧嘴箔苑贮麦第何痕动铜凶山屡瘫们骚曼扶碰元凄重样消铡臣贼扰哥室烹忙恭都悸澈观骗趣卵晴雇铰吨娟穗古脐孵鹃舷芍枕焙轿伪话贞泞腕载找驶瘪碴珍蒜酞脆判剪跪把魔码拱段掖片愚铣冈钮米令蓑枚脾涧陌吸抗抨瞥蜒劈萧瞳抒近傍奢疵所择蚁孺屿喧卒眉西汇迟锰杰陀碉界恫驰稽师兢左间套缅枫厩憨了亩惟铅娄享黍伴憾睛戎钝债踩瘦跨浴凤律缓

4、六赂怎在糖镰驳皿货悔辈李师赞吮硷炸冗出耍甘朔饭酸慕耪滇构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很高兴能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特根据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计划,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81人。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二、 本册教材的

5、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

6、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逐渐趋向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

7、学生字新词和句子。因此,教师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孩子利用课前的预习,大量地进行生字新词的自学,引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教给他们摘录和批注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摘录兴趣,最终培养他们的摘录习惯。 在课堂上的生字新词教学,应该尽量精简,只对较难或重点的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和集体指导。另外,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古诗,教学时应该把握好教的度,引导孩子自觉积累。2、重视阅读教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的主体课文较之三年级来说,不如三年级多,不少课文篇幅也不如它们长,但是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阅读的要求提高了。第二,语文体的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第三,日积月累中还有不少的阅读

8、内容。第四,教材旨在引导孩子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所以总起来看,四年级的教材阅读量还是很大的。另外,四年级上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课文的内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挖掘。四年级的阅读较之低年级,更加系统,难度加大。这学期学生的自学水平应该能达到以下水平:(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2)通过讨论,能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3)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4)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尽可能地让学生快乐地写作,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四年级在作文教学上,仍然要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不以字数、文体、要点来局限孩子,而是以是否很好的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作

9、为评价的依据,让老师的限制少一些,要求低一些,给学生一个更宽松地写作要求,实际上就给了他一个更为广阔地写作天地,要学生打好作文基础,避免到了高段还在句段的通顺上伤脑筋,希望学生写出的作品不拘一格,有自己的童真、自己的个性、甚至于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四、 后进生的转化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学困原因,从心里树立“和自己比”的信念。2、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后进生辅导,降低学习目标。3、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时时刻刻有人在帮。4、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放大其优点,从一个点出发,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 2014年9月5日第一单元内容概要 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

10、习作,一次语文活动。走进大自然这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我们的大花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美景,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植物,又有自由快乐的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儿童的一种天真烂漫心理。故乡的风景通过记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小曦善意隐瞒故乡景色这件事,写出了小曦美好的心灵。短文两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其中放飞一只蝴蝶教会了我们善待生命、关爱弱者的情感;听则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生动画面。口语交际是通过阅读一组材料进行口语交流,增强环保意识。习作是由“花产生联想”,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

11、情。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文质兼美,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物的美好心灵。学生乐于朗读,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本单元的习作则是注重学生由实景产生合理想象。学生通过习作训练,一定可以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想象能力。 三、目标导向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4、能按要求完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语文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感悟为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优势,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上的疑难。 (三)情

12、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词句进行反复朗读、品味。从而读懂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和积累,教师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点拨。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315个课时。其中精读课文每课2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习作3课时,语文活动2课时。课题: 1 走进大自然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

13、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指导学生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品读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合作探究,自主识字。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教 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美丽的世界,有森林,有鲜花,有千奇百怪的动物,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大自然。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你感受到的大自然是个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感

14、知全诗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学生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感受诗句。 3、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试拼字音。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分节轮读诗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读音:追 昆 融 慧 学生给生字组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四、指导、巩固朗读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并以小组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3、全班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课文的初步感受。1 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生背诵,体会感

15、情。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析课文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 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听写生字;学生轮读诗歌。 二、精读研讨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并说说诗歌的每一节分别写了什么。2、听录音朗读诗歌。3、学生质疑,师归纳,形成问题组。什么是大自然,我们怎样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后我们该怎样体验、感受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4、针对

16、问题组,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师生共议。 三、语言赏析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小组进行交流。2、出示问题,学生探究。(1)“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中“网住每一个季节的斑斓”是什么意思? (2)读句子,体会词语。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只有将自己融进大自然,才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 “什么是纯洁,什么是美好,什么是智慧” 四、思维拓展1、照样子写话:把自己变成大树吧,去体验大地的宽厚。把自己变成 ,去 。2、描一描,画一画,大自然在你的心中是怎样的? 五、课堂小结2 我家的大花园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并能正确

17、书写。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 具:课文朗读带 生字卡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多好啊!有一个大花园多好啊!看看我家的大花园里有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师提出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读时一边读一边想。 2、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分段

18、读课文,学生评议:主要从生字的读音,长句的断句、停顿。 2、出示生字卡,学生学习生字。 学生拼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的读音:嗡 绒 媚 蝙 若 指导学生学写生字:(1)学生自己讨论记忆字形的小窍门;(2)师范写生字,学生评议;(3)学生上黑板书写生字,边写边介绍笔顺、笔画、字的结构安排;(4)学生习字。 四、巩固朗读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同学评议,学生再带读句子。 2、听录音朗读课文,与学生交流自己读书时的感受、朗读的技巧。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要读流利,要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能口述“

19、我家的大花园”中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爱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课文是如何介绍“我家的大花园”的,作者抓住了哪些重点部分进行描绘。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生词,师带读生词。 二、自读课文1、借助各种学习工具,理解文中的生词,并说说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说一说自己在读书后有什么收获并汇报。 三、学习课文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0、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师提出问题组: 说说课文写了哪些昆虫?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归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议出示句子,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花开了,鸟飞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鸟飞了,就像鸟上天玩去了。说说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句子你印象最深刻,并说说原因。同法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作者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3 故乡的风景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

21、能 1.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 具:课文朗读带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常回自己的故乡吗?你们对自己的故乡有怎样的感情呢?今天,我们一起去小曦的故乡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2、学生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2、,多读几遍。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生词。 (1)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重点指导生字的读音:离 傍 澈 参 (2)学生认真拼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师范写生字,边写边讲解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同桌识记生字,说说识记生字的小窍门; 学生识字。4、学生学习生词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读生词。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干涸 清澈见底 古树参天 裸露 三、巩固朗读1、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流利地朗读。2、学生评议朗读,并自己试读。 四、课堂小结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以课文为

23、基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小曦美好的心灵,学会替他人着想,理解别人的感受。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小曦不忍说出真相的原因。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听写生字词;分片断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讨论。3、学生质疑问难,后相互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 (2)师提出问题,学生思索: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

24、爷爷在双目失明后回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3)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归纳。2、学习课文第二-十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2)提出疑问:爷爷向小曦描述了家乡的哪些景物?小曦又看到了怎样的景物?两人描述的景象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可采用一人发言,其他人补充的方法,也可以把讨论的内容记录不来,还可以在课本中作记号。(4)学生汇报交流的收获,师归纳。(5)学生进一步学习、讨论: 爷爷描述的景物说明了什么?学习这一部分后你有什么体会? 3、学习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思考:小曦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4 短文两篇 第 1 课时教学

25、目标:知识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篇短文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多形式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善待生命,关爱弱者,培养美好的心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增强学习语文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教学难点:学习人物的美好心灵,品味听一文的语言特点。教 具:课文朗读带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自读自悟、小组评议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二、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1、

26、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再次朗读课文,要求完成以下任务: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流畅;知道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批画圈点,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同桌或小组间自由交流学习体会,解决疑难问题。 3、师巡视指导,将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收集。 三、问题探究 1、将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问题组,在全班讨论。 从放飞一只蝴蝶这篇短文中,我们能从朱兰身上看到了什么? 班主任为什么“沉默”?为什么又到财务处交了两块玻璃的钱?听这篇短文写的什么内容? 理解“她提着水桶回家去,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断了孩子的读书声,还怕惊落了花上忽闪忽闪的露珠。”这句话的意思。 2、学生再次分小组讨论以

27、上问题,师巡视,师生共议 四、指导朗读 1、以听为例,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分组相互朗读,小组评议。指名学生朗读,师评议。 3、播放短文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五、揣摩品味 1、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这两篇短文,(以听为主)从语言准确优美的角度,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2、出示句式:“我认为 写(用)得好,因为它表现了(说明了、写了) 。”口语交际 由数字所想到的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材料;用自己的话说出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抓住重点,完成口

28、语交际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动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口语交际材料,根据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教 具: 收集有关绿化作用的资料。 教学方法:引导、阅读讨论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植树节吗?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要植树呢?我们有一个口号,叫“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底绿化环境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让我们一起畅谈绿经的好处,描绘美好的生活吧! 二、阅读材料1、学生自由阅读口语交际材料由数字所想到的,想想这份材料主要说了几个意思。2、小组合作

29、探究,交流学习体会。3、师生共议,明确这份材料从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绿化环境的好处。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材料,巩固知识。 三、材料交流1、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有关绿化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做到资源共享。2、将交流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看看绿化环境还有哪些好处。3、小组选代表发言,也用数字的形式陈述绿化的作用。4、学生发言。5、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四、习题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根据材料所设的三道练习题,先自读自悟,后小组合作交流探究。2、师引导学生分组分题进行学习交流。3、全班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学习交流,注意把握时间 五、课堂小结 习 作1 花 的 联 想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30、、引导学生构思(由“花”你会联想到什么景物,把它写下来,写出自的感受) 2、指导学生习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 教学难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 具: 两篇同类佳作。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讨论、读议、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对花熟悉吗?都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解题 三、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2、读完后想一想:由花你会联想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哪些景物联想最合情合理? 3、从这些景物中选取出

31、你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一种,进行思维加工。 4、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入手来写,师指导。 四、资料共享 1、先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再分小组交流讨论 2、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材料,并对小组内同学的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其参考。 五、习作方法 1、联想要丰富而合理,语言要流畅,过渡要自然。 2、感受要真实自然,不能做作、捏造。 3、语言要生动、流畅,可适当采用拟人的方法,增加习作的可读性。 六、佳作赏析重点关注:1、 别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2、别人的感受是否真实、发自内心的? 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想象部分的精彩片断。 八、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

32、的片断。 2、小组推荐写得好的学生在全班交流。 习 作1 花 的 联 想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指导学生完成习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要有丰富而合理的联想。 教学难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 具: 教学方法:指导 教学流程: 一、开心点评 1、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分小组交流了练笔成果,也一起赏析了几篇佳作,这节课我们先分小组对交流的材料进行评析。 2、方法指导: 重点点评习作可供借鉴和修改的地方,学生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束,只要是闪光点,就要发现,只要是认为有改进的地方,就提出自己的建议

33、。 3、学生分小组自由点评交流的材料。 二、实践练习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1、教师指导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1)想象是否合理? (2)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3)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4)是否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2、学生根据以上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抄写修改好后的习作。 习 作 1 花 的 联 想 第 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点评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点评

34、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 具: 教学方法: 引导、点评 教学流程: 一、习作讲评 1、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找出最喜欢的部分,作上记号。 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最喜欢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总结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小结。 2、提出希望。 3、学生代表发言,总结本次习作的心得体会。 语文活动1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 2、能通过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

35、;能仿照例句写一些生动的语句。初步积累宋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教学重点:积累语言,教学难点:运用语言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写、议相结合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汉字真是太奇妙了,既有双胞胎(同音字),又有变色龙(多音字),还有姐妹花(形近字)。有些汉字,又有一个姓(偏旁部首相同)。二、走进“写字板”1、学生先自由认读“达、追、途、赶、起、越“这几个汉字。2、指名学生认读。3、提问: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明确。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

36、书写。三、走进“我能填”“我能写”1、学生先弄清题目要求。2、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积累试着填写。3、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朗读一遍。四、走进“读读背背”1、学生出示收集到的有关宋词的相关知识,小组内相互交流,资源共享。2、简介辛弃疾。3、师范读,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节奏。4、学生自由朗读成诵。5、师简介词的大意及词的主题。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词。五、课堂小结课题 语文活动1 第 2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小组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

37、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教学重点: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教学难点: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 大家都说:“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我们每个人当一个小小的化妆师,用自己的双手来打扮我们的学校。聪明的同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为绿化校园来献计策吧!二、活动要求1、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小组。2、以建议书或绿化图的形式来展示活动。3、建议书和绿化图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三、活动过程1、了解每个小组的职责范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

38、况选择合适的小组,并积极投入到小组长的工作中去。2、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收集材料。3、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4、每小组分工协作,完成本小组活动任务。四、活动须知1、如果以建议书的形式献计策,就要注意客观分析学校的情况,后提出合理化建议,语言要诚恳,不能偏激。2、如果以绿化图的形式献计策,则应注意描图应符合建议的内容。五、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过程畅谈活动的感受。第二单元内容概要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篇习作,一次语文活动。三篇课文体裁多样。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枫叶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而枫桥夜泊同样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旅途的

39、孤独、寂寞,突出了一个“愁”字。成语故事二则中的故事精炼、寓意深远。其中“邯郸学步”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而“望洋兴叹”则是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在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下手,而感到无可奈何。略读课文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习作是今天我下厨,要求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语文活动2”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以前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解决知识的运用问题,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技能。二、学情分析古诗、成语故事和神话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体,也是学生应该从小就了解积累的。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定可以在这些可读性强的课文中学

40、到很多基本技能,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而习作则能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生活的同时获取宝贵的习作素材与感受,提高习作水平。三、目标导向(1)、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会写13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古诗。3、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谈感受。4、能按要求完成习作和语文活动。(2)、过程与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成语、神话的感悟能力,感受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灿烂。2、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3、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参

41、与活动的愿望。四、教法与学法以朗读为突破口,先自读自悟,后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可创设多种方式进行辅导。五、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011课时。其中精读课文每课2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习作3课时,语文活动2课时。课题: 5 古诗两首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

42、面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 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有的文学体裁,它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古诗语句优美,意境深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学生解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自由朗读。2、简介诗人杜牧。3、指导学生画出诗句的朗读节奏。三、学习古诗1、学习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读音和难写的生字:寒 霜2、学生齐读古诗。3、学习古诗第一、二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学生解词,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风景图,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后感受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