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50047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如何选肥.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米,水稻,小麦,果树,蔬菜,怎样正确使用肥料和复合肥?1玉米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每形成 100kg 籽粒所需吸收纯 N2.57kg ,P2O5 肥 0.86kg , K20肥2.14kg,相当于施用碳铵14.50公斤或尿素5.51公斤,二铵3.63公斤, 氯化钾 4.09 公斤 .但施肥量与产量并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 还需要考虑土壤养 分供给状况等因素.1 、肥料配比及用量(1 )、 高肥力夏玉米田:亩产量大于 500kg/亩,亩用N 12.86kg , P2O5 4.30kg,K2021.70kg(折合尿素 27.56kg 或碳铵 72.56kg,二铵 18.17kg,氯化 钾 20.44k

2、g) .(2)、 中肥力夏玉米田 :亩产量为 400-500 公斤/亩,亩用 N10.28-12.85kg ,P2O5 3.44-4.30kg , K2O8.56-10.70kg (折合尿素 22.03-27.54 公斤或碳铵 58.00-72.51 公斤,二铵 14.54-18.17 公斤,氯化钾 16.35-20.44 公斤).(3)、 低肥力夏玉米田 :亩产量小于 400 公斤/亩,亩用 N 低于 10.28kg ,缺 钾地块施 K2O 5kg (折合尿素低于22.03kg或碳铵58.00kg,氯化钾9.55kg ).2、玉米施肥时期和方法(1) 基肥或苗期追肥: 亩施 20003000

3、 公斤有机肥;磷肥、钾肥的全部及 氮肥的 30-40% 在玉米 5-8 片叶时施入.可结合犁地起垄一次施入播种沟内,使 肥料施到 10-15 厘米的耕层中.所有的化肥都可做基肥.(2) 追肥:基肥或苗期追肥剩下的三分之二氮肥做追肥.重点在拔节期和大喇 叭口期追施.拔节肥,拔节后 10天内追施,有促进茎生长和促进幼穗分化作用.将追肥中 氮肥的 40%做拔节肥,结合铲趟,肥与苗的距离 5-7 厘米.剩下的 60% 氮肥在 玉米抽雄前 10-15 天大喇叭口期施入, 有促进穗大粒多, 减少小花退化作用, 并 对后期籽粒灌浆也有良好效果.追肥可以条施,可以穴施,施肥深度 1 5厘米左右,施后要及时覆土

4、,干旱时 要施水.3、合理施用微肥建议补施锌肥, 可以采用大量养分肥料与微肥混合或配合施用, 这样可以增 产,减少玉米的 “白芽病 .( 1 )土壤施肥中可以兑水条施、沟施、穴施或泼施,用量为每亩施硫酸锌1-2 公斤.(2)可兑水配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浓度一般在 0.20.5,在玉米苗 期、拔节期喷施硫酸锌水溶液; 也可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 0.1 0.5的硫酸锌溶 液中 12 小时后,稍稍晾干即可播种.2水稻1 水稻营养特性 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碳、氢、氧、硅、氮、磷、钾、钙、镁、 铁、锰、锌、硼、铜、钼、氯等 1 7种营养元素,供需关系存在较大差异的营养 元素是氮、磷、钾.水稻植株中氮、磷、钾

5、的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下降,但 各种元素所出现的顶峰时期与下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自返青至孕穗期, 各种元 素吸收总量增加较快. 自孕穗期以后, 各种元素增加幅度有所不同, 对氮素来说, 至孕穗期已吸收生长全过程总量的 80 ,其中磷为 60,钾为 82.植株吸收 氮量有分蘖期和孕穗期两个顶峰, 吸收磷量在分蘖一拔节期是顶峰, 约占总量的 50,抽穗期吸收量也较高.钾的吸收量集中在分蘖一孕穗期.自抽穗期以后, 氮、磷、钾的吸收量都已微弱,因此,在灌浆期所需养分,大局部是抽穗期以前 植株体内所贮藏的.杂交水稻各个时期的吸肥状况研究结果, 氮的吸收在生育前期和中期与常规稻基 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

6、齐穗和成熟阶段杂交水稻还吸收 24.6 ,这一特性使植 株在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氮素浓度和较高的光合效率, 有利于青穗黄熟, 预防早衰. 杂交水稻在齐穗后还要吸收 19.2 的钾素,这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 的运转,提升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养分吸收量,据产量水平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每 667m2 产500kg稻谷和500kg稻草,从土壤中吸收纯 N8.5 12.5k2 , P205 46.5k2 , K20 10.516.5kg.水稻形成100kg籽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氮在 2ks左 右,高产田略低些,低产田高些; P2050.9kg 左右,随产量升高 100kg 籽粒吸 收量

7、增大; K20 在 2.1kg 左右,低产田略低些.杂交水稻形成100ks籽粒氮(N)、磷(P205)、钾(K20)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kg、0.9kg、3.0kg,N、P205吸收量与常规稻根本一致,K20吸收量较常规稻高0.9ks 双季稻是我国长 江以南普遍栽培的水稻类型,分早稻和晚稻.它们有共同的特点:生育期短,养 分吸收强度大, 需肥集中且需肥量较大, 但由于生长季节的不同, 养分吸收上也 有一定的差异.从移栽到分蘖, 早稻吸收氮、磷、钾分别占总量的 35.5、18.7、 21.9,而晚稻分别占 23.3、15.9、20.5,早稻的吸收量高于晚稻,尤其 是氮;幼穗分化至抽穗期,早稻吸

8、收氮、磷、 钾分别占 48.6、57.0、61.9,晚稻分别是 58.7、47.4、51.8,晚稻氮的吸收量增加很快;结实成熟期,早稻吸收氮、磷、钾有所下降,分别是15.9、24.3、16.2,而晚稻为 19.0、36.7、27.7,可见晚稻后期对 养分的吸收高于早稻.2施肥技术(1)早稻施肥技术.早稻施肥一般采用 “攻前保后施肥法,即要重施基肥,早施分 蘖肥,后期补施穗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667m2施氮(N)1012kg、磷(P205)8 10kg、钾(K20)56k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配施一定的氮肥,占总用量的70%左右,磷肥全作基肥,钾肥 50基施, 50追施.插秧后 1 周进行第一

9、次追肥,用量占 总用肥量的 30%.穗肥一般占总用肥量的 10%,并以钾肥为主.(2)晚稻施肥技术.晚稻施肥宜采用 “前促中控施肥法,根据移栽后 23周出现 一个很强的吸肥顶峰的特点,将 70%一 80%肥料用在前期.磷肥在晚稻上效果 低于早稻的应用效果.因此,如果早稻施磷较多,晚稻可利用磷的后效,不再施 用磷肥.晚稻施钾的效果优于早稻,钾肥应优先用于晚稻,一般每 667m2 施氯 化钾8 10kg,基肥和抽穗前施用比例为6: 4.3小麦一、小麦营养特性1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 100kg 小麦籽粒需要氮 (N)2.5-3kg 左右、磷(P205)1.0 1.7kg、钾(K20)1.53.

10、3kg.随着小麦产量提升,对氮、磷、钾的 吸收比例也相应提升.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随着植株营养体的生长 和根系的建成,由苗期、分蘖期至拔节期逐渐增多,于孕穗期到达顶峰.小麦不 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顶峰,一个是从分 蘖到越冬,这时小麦麦苗虽小,但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13.5%,是 群体开展较快时期. 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 这一时期植株迅速生长, 对氮的需 要量急剧增加,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0%-40%,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对磷、 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2、

11、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少,但微量元素对 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试验资料,每生产 100kg 小麦,需 吸收锌约9g.在不同的生育期,吸收的大致趋势是:越冬前较多,返青、拔节 期吸收量缓慢上升,抽穗成熟期吸收量达最高,占整个生育期吸收量的 43.2%. 可见,在小麦苗期和籽粒成熟期,应增强锌营养,否那么,会影响小麦的分蘖和籽 粒饱满度.锰对小麦的叶片、 茎的生长影响较大, 缺锰的植株叶片和茎呈暗绿色, 叶脉间为浅绿色. 硼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顶端, 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迟, 雌雄蕊 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结实.、冬小麦施肥技术1、小麦肥料的适宜

12、用量. 一般亩产 400500 公斤田, 亩施有机肥 35004500 千克;施用化肥:纯氮 1315 公斤,纯磷 89公斤,纯钾 8公斤,换算成尿 素28 公斤左右,磷铵 20 公斤,氯化钾 10公斤.(一般情况下,磷钾肥全部用 作基肥,氮肥用总量的 60%作基肥, 40% 作追肥,也就是说,基施尿素 20 公斤, 磷铵 20 公斤,氯化钾 10 公斤,在拔节期追施尿素 57 公斤,如缺肥地块可追 施10 公斤左右.)当然,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结合各地有机肥使用量、目标产 量的不同, 应该酌情增加或减少化肥施用量. 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 可用磷酸二 氢钾(0.40.5%)水溶液喷施叶面 ,增加

13、粒重,促进成熟 ,提升反抗干热风的水平.2、基肥的施用. “麦喜胎里富,底肥是根底 .基肥不仅对幼苗早发,培育冬前 壮苗,增加有效分蘖是必要的,而且,也能为培育壮秆、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 好的根底.对于土壤质地偏黏,保肥性能强,又无灌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 料一次施作基肥,俗称 “一炮轰.具体方法是,把全量的有机肥、 23 氮、磷、 钾化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将余下的肥料撒垡头上,再随即耙人土中. 这样可使耕作层全层都混有肥料, 既有利于前期形成壮苗, 又可预防后期脱肥早 衰.对于保肥性能差的沙土或水浇地, 可采用重施基肥、 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 法.即是把 23 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

14、、 有机肥作为基肥, 其余氮肥作为追肥. 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 667m2尿素23kg,或过磷酸钙8 lOkg ,也可用复合肥 10kg 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 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人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45g硫酸锰48g,拌种后随即播种.3、追肥的施用.巧施追肥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举措.追肥的时间宜早,多在冬前追施, 常有“年外不如年里 的说法. 春季追肥时间后移至拔节期, 一般地块 亩施尿素 5-7 千克,缺肥地块可增至 10 千克.追施肥料大都习惯追施氮肥,但 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 且土壤供给磷

15、、 钾又处于缺乏的状况时, 应适当追施磷 肥和钾肥.对于供钾缺乏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 150kg 左右的草木灰.对 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那么,易引起贪青 晚熟,招致减产.4、根外喷肥.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缺乏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麦 田后期不便追肥, 且根系的吸收水平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 因此,假设小麦 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 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 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 举措.小麦抽穗期,可喷施 2 3的尿素溶液.喷施尿素不仅可增加千粒重, 而且还具有提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必要时,也可喷施 0.3 0.4的磷酸 二氢钾溶液,

16、对促进光合作用, 增强籽粒形成有重要作用. 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 液的喷施量为每667m25060ks.微肥喷施浓度一般为0.1 %,喷施量为每 667m250kg .喷施锌肥宜在苗期和抽穗以后进行,可喷施 12 次.硼肥可在小 麦孕穗期喷施,锰肥可在拔节、扬花期各喷 1 次,喷肥的时间,宜选择在无风的 下午 4 时以后,以预防水分过快蒸发,降低肥效.4果树氮素化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强,浅施能渗透到根系密集层而被吸收利用.土壤 中施入的铵态氮肥随着降水的时期的不同, 其渗透状况也各异. 例如将 NH4+ -N 肥于 1 月施入 5 厘米的土层中因降水至 3 月中旬,一局部渗透 20 厘米土层内,

17、大局部在 10 厘米处;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一局部渗透至 30 厘米处,大局部残留 在 10 至20 厘米的土层内.因此,氮肥浅施还要考虑各地的降雨量,土壤条件, 根系分布深度、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等韵情深施.从根系较易吸收的NO3-N , 生成情况看,在有机质缺乏的酸性土壤中, 3 月中旬以前,不同深度的土层中, 未见到 NO 3- -N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才开始增加显著.可见,从 NH4 +-N 施入到根系能吸收利用,还有一个转化过程.氮肥的消长动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从各种氮肥种类在不同土壤中的肥 效看,火山灰土施菜籽饼、颗粒肥了,黏土质施硫酸铵、颗粒肥料效果最好、砂 土

18、质施各种氮肥效果均不够理想.磷肥在土壤移动性差, 且易被固定转化成水不容性的硫酸盐, 不利根系吸收. 据观测 1957,施入酸性瘠薄土 5厘米除的过磷酸钙, 1至 3月几乎全部在 地表下残留下来; 4月以后有所减少, 20 厘米以下几乎没有变化.可见磷肥浅 施后,主要是固定在土壤表层, 不能到达根系分布层内. 所以磷肥以深施治根系 密集层内为宜.我国刘德林等 1983 对红土壤山地温州密柑园磷肥施用方法进行研究表 明: 1过磷酸钙与猪粪渣混合施用,前期柑桔植株对 32P 的吸收成倍提升, 而过磷酸钙加石灰或过磷酸钙家石灰与猪粪渣混合施用 32P 的吸收量,到后期 才必为家石灰的提升显著. 2

19、磷肥在浅施 16.7 厘米的情况下,短期内 有利于根系吸收, 但随着根系的生长, 浅施的效果越来越差, 叶片中磷的含量远 不如深施 50 厘米处理的;3 集中施磷比分次施磷, 叶片含磷量增长 8.14% 至 20.96% ,果实产量增长 25% , 4经 32P 测定,温州密柑园土壤对磷的固 定高达 70%左右,当公顷施等肥量的钙镁磷肥时其固定率可降低 3% .综上所速, 红壤山土地果园增施有机肥料和石灰, 能促进磷肥发挥肥效; 磷 肥与有机肥混合施较单施效果好;深施比浅施好;集中施比分次好.在现代果园施肥中,特别强调根据果树种类、环境条件及栽培举措等因素, 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肥时期、施肥

20、亮、施肥方法及肥料种类,才能到达科学 施肥,经济用肥,提升肥料利用率的目的.2.生产上常用的施肥方法1环状施肥 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一环状沟,沟宽 30 至 50 厘米,深 20 至 40 厘米,把肥料施入沟中,与土壤混合后覆盖.此法具有 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适于幼苗使用.但挖沟时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 围较小,易使根系上浮分布表土层.2放射状沟施 是在树冠下,距主干 1 米以外处,顺水平根生长方向放 射状挖 5 至 8 条施肥沟,宽 30 至 50 厘米,深 20 至 40 厘米,将肥施入.为减 少大根被切断,因内浅外深.可隔年或隔次更换位置,并逐年扩大施肥面积,以 扩大

21、根系吸收范围.3条沟施肥 即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内外,挖沟 20 至 30 厘米,深 30 厘米 的条状沟.将肥施入,也可结合深翻进行.每年更换位置.此法适宜于宽行密株 栽培的果园采用,较便于机械化.4 穴状施肥 即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外,每隔 50 厘米左右环状挖穴 3 至 5 个直径 30 厘米左右,深 20 至 30 厘米.此法多用于追肥,如施液态氮、磷、钾 肥活人粪尿、沼气肥液等,以减少与土壤接触面,免于土壤固定.5全园施肥 即在果园树冠已交接, 根系已布满全员时, 先将肥料撒于地 面,在翻入土中,深约 30 厘米左右.但因施肥浅,常诱发根系上浮,降低根系 抗逆性.假设与其它施肥法交替施用,可

22、互补缺乏,充分发挥肥效.5疏采一、看菜施肥:虽然作物都需要 16 种营养元素,但是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 素需要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如:叶采类主要需要的营养体是叶片, 因此施用氮肥 效果比拟明显, 所以追施氮肥数量也应较大; 对于果采类, 由于供给市场的是果 实,因此除氮肥外,磷、钾肥需要也较多,尤其需钾肥较多.各种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 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肥料的施用量也 不同.如:果采类,在营养生长的同时,生殖生长也已开始,在花芽开始分化、 开花结实、 果实膨大等时期施肥效果好. 在番茄果实的膨大期, 氮的吸收量占全 吸收量的 10%,磷占 17%,钾占 5%,而到开始收获时,氮占

23、50%、钾占 40% , 因此采农特别注意果实膨大期重施肥料. 对于大白采等结球类疏采, 一般除重视 有机肥做底肥外, 苗期还要施提苗肥以促进幼苗健壮. 长出第一叶环, 结束苗期 进入莲座期时,施入优质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育.开始进入包心期,那么采用重视 肥料,促进结球的膨大与紧实.二、看天施肥: 影响施肥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温度、 降雨、光照.温度较高时, 作物生长旺盛, 需要肥料也多, 而且又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转化, 所以在温度适 宜的生长季节可以多施肥料, 而低温季节那么少施或不施. 土壤水分状况对施肥影 响也很大,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里,当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时, 有利于微生物的活

24、动和物质的分解, 提升肥料效果. 在土壤干旱条件下, 施肥效 力不大;在降雨过多时, 又要考虑肥料的淋失, 造成投资大、收益小的不良后果, 因此施肥必须与灌水和降雨相结合, 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光照是作物进行光合作 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无机盐养分与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转均有密切 的关系.光照充足还可提升温度,促进植物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供给较 多肥料,因此在水分充足,光照条件好的时候施肥效果好.三、看肥施肥:在疏采生产中所施用的肥料种类很多,各有特点,如有机肥 料与无机肥料, 天然肥料和化学肥料, 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 大量元素肥料与微 量元素肥料等. 在疏采施肥上, 经常采用

25、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将有机肥作为 基肥和追肥使用,而无机肥大多是用作追肥, 也有局部情况是将无机肥作基肥的. 还有一些精制的有机肥, 如饼肥等都用在苗期结束之后, 在疏采根系附近, 开沟 或开穴施入,然后覆土浇水,以适应作物快速生长的需要.按肥料的状态分为固体、 液体和气体三种. 固体肥料施到土壤里必须溶解在 水里才能被疏采吸收; 液体肥料如氨水, 一般要用水稀释后才能施用, 或采用深 施方法,及时覆土,以免由于气体挥发,损伤叶片和植株;气体肥料主要是利用 二氧化碳施肥,可在温室或塑料大棚中使用,尤其对瓜类的增产效果明显.土壤施肥一般分为表层施肥和深层施肥两种. 对于一些易于挥发、 需预防

26、反 硝化作用的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氮肥,最好施在土壤深层,让 铵离子被土壤颗粒吸附, 预防流失, 磷肥与钾肥在土壤里向下移动很慢, 所以在 表层施用效果不大, 以均匀混入土层中为宜. 在疏采地的施肥上, 对于溶于水的 化肥,经常是随灌溉水施入,比拟简便,特别是在植株长大覆盖地面时,采用此 法追施效果好.但有时流失浪费较多,尤其在地面上下不平时,施肥的均匀度较 差.施用化学肥料时,除有土壤施肥外,还可根外追肥.进行根外追肥时要选用 质量纯粹,不宜烧灼叶面的化学肥料,在蔬菜上使用较多的是尿素、 磷酸二氢钾 等.此外还有微量元素肥料,多用于叶面喷施,主要是由于作物对它的需要极少, 另一方面如将某些微量元素肥料施入土壤,容易转化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 所以常利用根外追肥方法,供作物利用.在蔬菜上应用较多的是硼肥、锌肥、锰 肥等.四、依不同栽培方式施肥: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供给的均衡性经常发生 矛盾,根据季节的不同,常采用露地栽培及塑料大棚、中硼、小棚、温室以及地 膜覆盖等多种栽培方式生产蔬菜.同种蔬菜由于栽培方式不同,施肥量的差异很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