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52482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每次提起自己是信息技术老师,就会引来无数羡慕的眼神,他们会说:计算机课,学生最喜欢了,每次上课都是早早的来到机房。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不是想学所谓的信息技术,大部分学生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仅仅一种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兴趣。通过观看这几位老师的优秀课例,从中感悟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教师尤为关键。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备课时,除了正常的备课外,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即以学生的身份对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实行操作。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学生操作的结果与教师备课中希望达到的目标出现很大偏差。同时信息技术课

2、教师不但要有自己的上课教案,还应提供给学生操作步骤。在课堂上,教师演示的操作自己感到简单,学生在听课时也没有感到有多少困难,但学生自己操作时却经常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在每堂课前还有许多常规的准备工作要做,如:教师机、学生机工作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教学控制系统是否可用等网络教室的准备工作。只有充分做好相对应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使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趋于流畅,学生每堂课都能高效的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一天比一天高涨。其次,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

3、,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实现积极的意义构建。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能够通过复习旧课、播放视频、演示实例等方式导入新课。第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急于讲解,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解决出来,这时教师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但仅是新知识,还学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我认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而我在这方面做的很欠缺,仅仅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总来说之,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实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以他们的亲自体验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