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5538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增产又增收是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夏粮、早稻增产,秋粮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消费品市场开始回暖,农民对工业品消费市场的贡献明显增加。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幅度大,农民增收幅度高。为什么今年农村能取得如此喜人的发展局面呢?首先,今年是国家出台“三农”政策最多、中央财政拿钱最多的一年,这些政策绝大多数都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这对于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作用。其次,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也刺激了粮食增产,推动了农民增收。 但是,从总体上说仍有四个问题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民增产增收:一

2、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偏高,这既提高了主产区粮食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生活费用支出;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个别地区为了填补财政缺口,以各种隐性方式变相向农民收费,重新加重农民负担;三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缺乏可持续性,农民担心现在有利于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能否长久坚持下去;四是粮食丰收后粮价下跌的风险依然存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价格因素有可能再次变弱。 面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应继续处理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将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价格,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防止粮食丰收后出现粮价

3、季节性大幅度下跌,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坚决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保护粮农收益;另一方面,建议启用国家粮食吞吐调节机制,在夏粮、早稻和秋粮上市时期,适当扩大粮食收购量,增加国家粮食储备规模,相应减少市场粮食流通量,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要继续加大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既然粮食主产区为全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国家就应该在农业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公共投资,降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 三要加强制度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粮食主产区政府一定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把执行政策好坏、农民负担反弹与否同各级政府政绩考核

4、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登记制度,定期检查农民减负工作的进展情况。 四要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五要创造条件,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比如,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取消针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收费项目,进一步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进城农民的利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城镇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拓更大的空间。 2003年最畅销的新书之一是中国农民调查,该书一经出版,几乎所有关心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知识分子人手一册。虽然它是

5、一本文学作品,专业性学术性并不高,內容流于感情化,里面一些数据和评论失实,但它再次引起了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中国农民调查偏重于从政治的眼光看待现代中国农村的改革,现在,让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一些问题。 一 农村中的收入差异和贫富分化 根据中国经济年鉴,2000年中国城市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为6279.98元,农民年纯收入为2253.42元。根据这些数据,许多学者估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1。而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若把城市居民享有的补贴算进去,城乡居民收入比例高达5:1。这就是农村存在的收入差异和贫富分化,而这正是一些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源。我们许多人只停留在表面,高呼农民增收,而极少有人进一步

6、考虑这一点。 我们以山东省为例,2000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659元,但达到这一平均线的农户不足40,高达60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在平均线以下。下面是我对各层次农村家庭的分析。 在农村中,有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他们能够利用手中的资金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够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也可以从事其他非农业的行业,如从事农村的运输业、服务业。有些人甚至进入城镇从事劳动和经营,但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他们仍属于农民行列。这些家庭一般拥有高于普通农户的年收入。 而普通家庭缺乏必要的财力,不能采用先进的机械和技术,一般只能靠天吃饭。这些家庭属于普通收入的家庭。当然,这些家庭也有劳动力进城务工以获得收入的。 还有

7、一些家庭,他们缺乏劳动力。我们知道劳动力主要是成年男子是农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缺乏劳动力,就意味着无法进行正常生产,无法取得正常的收入以维持家庭的支出。这些家庭一般属于低收入群体。 而且即使在收入均等的情况下,由于农户日常支出的不同,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条件差异。 根据持久性收入假说,由于农业的市场风险和气候因素引起的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以及农村农民为养老和一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如婚嫁、建房等)的高储蓄,农民一般保持低消费的倾向。但有两种在现阶段比较特殊的家庭群体,他们的支出较高于普通农户,造成其经济状况的拮据。一种是存在老弱病残的家庭,一种是有较高教育支出的家庭。 我们知道,由于农村养老制

8、度的严重不健全,农民自己承担着赡养老人和养育子女的巨大负担;由于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严重不健全,农民无法享受正常的医疗卫生保障,自己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因此,那些存在老弱病残的家庭通常是特别困难的。同时,农村中子女受高等教育的农户并不占多数。以山东省平均年纯收入2659元为例,一个三口之家的年纯收入为7977元,而中国人民大学普通本科生一年所缴费用一般在6800元以上,而一年的生活费用最低在3000元以上,这样仅教育一年支出9800元以上,这已经是入不敷出,家庭还要支付日常的水电等生活费用,以及春节等节日的开支。所以,这种家庭一般是十分困难的。 这两种家庭往往是经济状况比较差的。 以上是关

9、于农村中收入差异和贫富分化问题的分析。由于农村收入差异和贫富分化,按人口同比例征收农业税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是农业税的弊端,它不仅没有给予困难家庭相应的扶持,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且,相对于城市,农村中缺乏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的机制,所以,农村中的收入差距比城市中更能引发矛盾冲突。中国农民调查中发映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这一深层原因引起的。 二 户籍制度对经济发展利与弊的权衡 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高达1亿多,农业的无利可图以及城市的高速发展之间的巨大反差,使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农民工的处境。 大批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从事劳务,其中

10、很多人,他们长年工作在城市中,甚至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所以,他们从根本上已不是农民。但由于户籍制度这一无法逾越的障碍,他们无法得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工作和生活的待遇,得不到城市的认同。这些人的子女本应在城市接受教育,但由于城市无法提供这一条件,他们只能将子女送回农村。这些子女接受了一定教育,又回到城市,从而又开始又一个循环。这种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同样生存在城市中的人,无法享有同样的居住、受教育、医疗卫生等福利待遇,是如此的可笑,不可理解。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人开始反对户籍制度,而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且我相信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户籍制度依然不会被废除。原因我将在下文中分析。

11、 上面我们分析了户籍制度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现在我们系统地分析一下其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 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种田几乎成为其收入的唯一途径。家庭为了生存,就必须拥有一个成年男子,从事农业劳动。拥有的成年男子越多,成人后分到的土地就越多,从而得到更多的农业收入。令农村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即他的成长、抚育等生活费用)为mc,边际收益(即他所分到的土地创造的收入)为mr,只要mcmr农民增加劳动力就是理性的。事实上,这个式子或许不成立,因为很可能是mcmr.但由于农民判断能力的有限以及其主观的期望,农民往往是增加劳动力供给。这就增加了生育,增加了人口,从而扩大了粮食需求量,政府进一步努力通过行

12、政政策加强对农民种田的控制,农民又开始增加劳动力供给,于是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恶性循环。 强化驱使 农民种田 生育 增加劳动力 户籍制度 人口增加 强化对农民控制 粮食需求量增加 那么我们因此就废除户籍制度吗?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就业形势。 就中国城镇而言,最近几年,每年大约需要为2400万人安排工作。其中包括800万的失业人员,600万的下岗人员(包括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是1400万;另外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包括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和转业军人。这显示了城市就业形势的紧张。 况且,我们现在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普通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而农村劳动力恰恰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术。 在这

13、种情况下,如果废除户籍制度,农村1亿多剩余劳动力中即使只有一半流向城市,也会加剧城市本来已经紧张不堪的就业局面。结果只能是增加城市失业人口。我们知道,城市居民一旦失业,就失去了所有收入来源,维持生活都很困难,只能依靠政府救济。中关村大街街头许多办假证件、发票的人都是城市失业人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处境。因此,废除户籍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不仅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重了社会负担,造成社会混乱,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而如果使这些劳动力暂时不涌入城市,留在农村,依靠土地和农业,是可以自力更生地维持生活的。 所以,综合考虑户籍制度的利弊,在现阶段情况下,我不赞成废除户籍制度,虽然它是中国

14、农民调查的主要矛头所指之一。当然,当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废止户籍制度,因为它的确违背了人的平等、自由和尊严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巨大的社会资源,不能让其白白浪费在农村。我的折衷方案是暂时保留户籍制度,引导这些剩余劳动力,依靠中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近就业,创造财富,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加大对中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财政和技术扶持,通过技术教育等手段提高这些劳动力的素质。对于农民工,国家保护其权利,保障其生活条件和福利,安置其子女在城市中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绝对不允许他们受到任何的歧视待遇。 人生来是平等的。我们的社会所追求的不应是某

15、种统计数字或者某种外在形象,而应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使每个人都能享有与生俱来的平等、自由和尊严的权利,无论其身处何地,无论其地位高低。这应是我们的理想。 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成立会议上的讲话各位同志、各位领导,下午好:今天下午在这里召开“*总监办党支部成立座谈会”,省交通厅、指挥部和公司的领导都来参加,作为支部书记的我现在的心情是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我们这个支部的成立,能得到省交通厅、指挥部和公司这么大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各个合同段的老前辈们的支持和鼓励,为我们*总监办党支部今后的工作开展增添了万分的信心和动力,为总监办的全体党员的心里都树立起了一根坚实的精神支柱。在此,我代表总监办全体党员向前

16、来的各位领导和同志表示深深地感谢!紧张的是作为我自己,一个还不满27岁、党龄只有5年的年轻党员,记得当初第一次总监办党员会选举我为支部书记的时候,我心里是没有自信和蛮然无措的,甚至几次表示自己无法胜任这个工作。但是在这个期间,我得到了指挥部、总监办和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还有总监办、代表处各位老党员的支持与鼓励,使我树立起了信心与勇气,在服从安排的同时,又让我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与责任的重大。年轻不应该成为我的借口,而应该是我现在最大的优势和源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抓紧每时每刻努力的学习,在学习党史党建,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党支部每一项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本职工作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得为*服务,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党支部正式成立了,标志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充分的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起到的作用。希望总监办的党员同志们都团结起来,在指挥部、总监办的领导下,为圆满完成昆安高速公路的建设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谢谢大家! 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