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5551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 夏历历月以朔望月为依据,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跟回归年相协调,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年久失修,尚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农历兼天文历和人文历于一身,采用“定朔法”,故大小月无定序,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南宋研制统天历的天文历法学家杨忠辅,认识到回归年古大今小,没有一劳永逸的历法,笔者研究现行中外历法里得到启迪,应保留夏历的合理内核,实行天文历与民用历分离,在大体符合天文历的原则下,采用“定气、平朔法”

2、安排民用历,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透明,方便推算、记忆和使用。 (1)夏历修订史周朝后期,诸侯各据,自行其历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等六历并行,两千年来曾进行过多次重要的修订,初期为“平气、平朔法”唐武德二年(619ad)戊寅元历始在日用历谱里用“平气、定朔法”,清顺治二年(1645ad)时宪历,始用“定气、定朔法”安排日用历谱。 (2)传统历自身的缺陷农历兼天文历和人文于一身,采用以东相邻,大小月无定序;各历书上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有标至时辰或分钟的,貌似精确,但各年同名节气的长度时有出入,各年同名节气的格里历日期有3-4天波动;在缺中气之月置闰,在闰二月至闰十月之间游移,不便推算、

3、记忆和使用,宜实行天文历与民用历分离,在大体符合天文历的原则下,采用“定气、平朔法”安排民用历,使阴月阳年更加规范、透明,方便大家推算、记忆和使用。 (3)恢复夏历为正式名称1968年“文革时期”以除“四旧”为名,被迫将夏历改称“农历”,海内外华夏同胞均用她跟格里历参照使用,共庆系列传统节日,并不囿于“三农”圈内,辞海等有关辞条均认为称“农历”不当,时至今日,堂堂文明古国的各报头、公文、请帖等仍在称呼那并不适当的“农历”,或羞于冠名,仅用干支年号,甚至砍去整个传统历,五花八门,不伦不类,名不正,言不顺,建议有关部门和传媒尽早拨乱反正,理直气壮地恢复夏历为正式名称。 (4)十二中气与黄道十二宫的

4、统一二十四节气为阴月阳年合历的阳历成分,我国古代将黄道(太阳的视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十二次、十二辰,相当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从春分点0度起,每30度划为1个中气,中气均在相应黄道星座的首日左右,一个星座包含一个相应的中气(总在夏历相应月份之内,如雨水在正月、春分在二月)和一个普通节气(如立春可在正月上半月,或腊月下半月),虽然由于岁差,春分点约每年50秒逐渐西移,但原有星座日期仍被东西方辞书和民众沿用至今。笔者主张取汉多功能词典(1749页)相应的黄道十二宫日期完全吻合。其实二十四节气应和黄道十二宫那样标到日期就能满足农业和一般人的需要,另方面,各英汉辞书中的少数星座日期有些许出入。的众数日期

5、,以便中西融会,相互接轨,方便记忆、使用和交流。 表2 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四节气格里历日期 金牛座-谷雨04.20;立夏05.05 双子座-小满05.21;芒种06.06 室女座-处暑08.23;白露09.08 天秤座-秋分09.23;寒露10.08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春节的传说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6、,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

7、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

8、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9、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关于春节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

10、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