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赛课教学设计_0.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71811 上传时间:2022-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赛课教学设计_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赛课教学设计_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赛课教学设计_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赛课教学设计_0.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由于文言文跟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因此对于三年级的 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有 其现代文版,许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听过、读过。因而降低了 学习难度。 教材分析: 司马光一文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第八单元的第一 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感受人物美好品质为主。司马光 讲述了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赞扬了他遇事沉着冷静、机智 勇敢的品质。 教学目标: 1. 教学剩下的两个汉字“弃”和“持”,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 2. 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3.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 感受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

2、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 上熟读背诵。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引出课题,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学重点:1、文言文的朗读 技巧;2、文言文的特点。 2. 过渡,导入新课。 二、 探究故事内容 过渡:这篇文言文到底是怎样用 30个字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的 呢? 1、出示默读要求: A.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群儿戏于庭” B. 学生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画相应的字、词、句。 C. 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在希沃白

3、板上标注。(地点:“庭”。 人:群儿。干什么:戏。) 交流的同时相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方法:看注释、生活经验、 联系上下文(相机板书) D. 指导开心朗读。 2、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A. “瓮”是什么?请用刚才学习的理解方法试着解决。(盛物的陶 器,口大肚小。通过视频了解“瓮”与“缸”区别) B. 谁能用我们现代文表达方式再给我们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 C. 指导朗读:多么危险啊!这个孩子一不小心没站稳,就跌入了盛 满水的大瓮里了,情况是不是已经十万火急了?你觉得怎样才能读 出这种紧急、危险的情况呢? D. 弓I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出紧急、危险的感觉

4、。先给学生充分的时 间自己练习,再请学生站起来朗读。 3、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许多孩子是怎么做的? “众皆弃去,” A. 相机理解:抓住“三人众”的特点,理解“众”就是人多的意思, 从而理解“众皆弃去”的意思。“皆”可参考书上的注释,“弃”: 丢弃。 B. 难道是不想救哪个落水的孩子吗?(不是,是害怕、慌乱。) C. 指导朗读。 4、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 “光持石击瓮破之,” A. 从中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B. 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 C.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司马光的机智勇敢、沉着冷 静吗?自己先试试。 5、 幸好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马上用石

5、头把大瓮砸出了一个 窟窿。 所以“水迸,儿得活。” A. 孩子终于得救了,大家终于放心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B. 请学生看着图片,读好“水迸,儿得活”这句话。 C. 相机教学三个“儿”的不同。 6、 齐读课文,巩固:同学们小小年纪就有着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 品质,给了那个没入水中的孩子生的希望,让我们再读课文。 三、 练习背诵 1、 同学们,司马光破瓮救友的事情很快就相传邻里,当时目睹了这 一情况的其他孩子们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说:群儿()于 (),一儿登(),足跌没(),众皆(),光持()击()破之, 水(),儿()。 2、 年长的翁媪在一起闲聊时说:群儿(),一儿(),足(),众

6、(),光()破之,水(),儿()。 3、 上朝的官员们三三两两在一起说:(空白) 四、 拓展练习 1、同学们,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仅 是得益于人们口耳相传,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甚 至还有很多人不认识字,人们为了歌颂他的事迹,还用了图画的方 式,将这个故事画在瓷器上、扇子上、墙壁上( 相机出示图片)让 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宋史 司马光传中这样记载:“其后京 (开封)、洛(洛阳)间画以为图”。让学生借助注释简介这句话 的意思。 2、司马光为什么小小年纪会如此智慧呢?这并非偶然。宋史 司马光传中这样记载道:“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 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

7、,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 不知饥渴寒暑。”让学生借助注释同桌讨论交流:司马光还有什么 品质?(爱读书)。从而让学生知道 读书明智的道理。 五、 写字教学 1、 教学生字“弃”和“持”,详细讲解会意字“弃”,让学生 感受中国汉字的奇妙魅力。 2、 课件演示生字笔顺,生书空。 3、 学生临写。 4、 选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 5、 出示互评标准,同桌互评。 六、 布置作业 将司马光这篇故事分别用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方式说给家人 听 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看注释 理解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 教学反思: 联系上下文 由于文言文跟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因此对于三年级的 小学生来说

8、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有 其现代文版,许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听过、读过。因而能够降 低一些理解的难度。以下是我在教学后的反思 ; 1、三年级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首先在朗读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难 度,所以在第一课时就要重点指导朗读,初步掌握朗读文言文 的技巧,这样才能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2、其次,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对于他们来说也比较难,那么 教师要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初步掌握理解的方法,从而“授人 以渔”。在教学中我通过带着问题引领孩子逐句理解,并指导 理解重点字、词。同时及时归纳总结孩子们的理解方法。 3、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引导孩子有感情朗读,让理解提高朗读, 让朗读促进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自然而然的熟记于心,循序渐进,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能当堂背 诵。 4、通过对文字的理解,以及故事中“众皆弃去”的对比,从而 让学生感悟到司马光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5、教学中我还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两段文言文,并附有注释, 让学生当堂练习运用理解方法理解文言文,从而及时巩固达到 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培养小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弘扬传统 文化。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为了完成教 学任务没有注意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课堂反馈达不到检 验所有学生学习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