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75293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略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特别是在房屋建筑工程上,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真正到达能够减轻以至防止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文章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抗震设防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开展、人类生存平安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研究说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

2、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在我国,因早期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地震的发生往往给我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开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平安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房建工程的震害多发点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平安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

3、要到达的目标。1、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开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2、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杜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

4、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3、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局部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二、抗震结构设计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根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

5、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1、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说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标准通过构件承载力调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上述的强弱要求,且考虑了设计者的使用方便,采用地震组合内力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表达式,只是要对地震组合内力的设计值按有关公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综合大

6、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2、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

7、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那么。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防止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标准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

8、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那么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标准对约束区纵筋的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塑性铰区域的最小长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对箍筋肢距及箍筋形式提出了相应要求。随着工程应用中箍筋强度和混凝土强度不断提高,对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布置的要求是抗震构造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情况将导致高强度混凝土中约束箍筋配筋率的减少而降低结构的设计可靠度,建议以配筋特征值代替原体积配筋率,同时鉴于约束配筋对柱端塑性铰区的良好约束作用,建议适当增大配筋量。3限

9、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为此标准对材料也提出了相应的限制,如保证钢筋强屈比、延伸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钢筋代换也提出了相应的限制。三、结束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说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那么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zl-202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李鸿晶,宗德玲.关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几个问题的讨论.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2).【3】宋天齐.关于8度区多层砖房最多层数的商榷.工程抗震,199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