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5785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名师优秀教案.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导学案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P23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体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预 习 案 (1)游戏感知负数: 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减5分,平局计0分。将每次的分数计在计分表上 次数

2、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甲 分 乙 (2) 听信息, 独立思考, 选择喜欢的方式, 把听到信息准确、简介旳表示出来 ?甲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学校四年级转來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小明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 探 究 案 1、相反意义的量 1 思考:刚才老师所说旳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具有相反意义旳量旳特征:(1) 有两个量(2) 有相反的意义) 思考:实际生活中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

3、下降等) (设计意图:应用学生已有旳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两种量) 2、正数和负数 思考: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出示学生记录信息的方法,交流统一意见: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学生自学课本第3页内容,认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 3、进一步了解负数 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探究:温度计上显示:零下16?用_表示。零上16?用_表示。 质疑:0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都没有,_. 探究:存入2000可以表示为:_.支出500可以表示为:_.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展示:,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负

4、数的读写(先交流再由学生展示) (1)读出下面各数: 2 ,3 ,9 ,206 ,2.18 ,12 (2)写出下面各数: 负八 _.负二点六_.正七分之一_.负四点六_. 5、小结:(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_表示。 (2)要特别注意0既不是_也不是_。 2 测 评 案 1、表示海拔的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夜间

5、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 3、下面的说法对吗, A、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 ) B、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导学案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P5页例3,做一做1、2, 【学习目标】:1、通过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 2、了解数轴,并在数轴上正确标注0、正数、负数。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了解数轴,并在数轴上正确标注0、正数、负数。 【使用说明】: 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案要求,再由小组讨论解决探索案提出的问题。 预 习 案 1、指出那些是正数,那些是负数,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6、,并读出来。 ,8 5.6 ,4.6 ,3.7 2.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_.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3 山的气温是_?。 探 究 案 1、学生自学例3。? 2、小组合作讨论: 1?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_. 2?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运动的情况则:起点为0,直线上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_.这样的直线叫数轴。 3?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1、4、-2、3、-3、-1.5 4?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1.5,如果你想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 案 测 评1、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

7、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2、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 3、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第一单元导学案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课本P6例4 【学习目标】:1、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预 习 案 4 1、读出下面各数

8、。 -3 -1.5 +3.2 -16 +7 2、比较大小。 8?9 3?2 0?1 3、试比较下列各数。 -9?0 -1?2 -2?-3 比较完后,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探 究 案 (一)探究例4: 1、自学例4 2、写出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 _。 、画出一条数轴,并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4、小组讨论:-8和-6 , -4和2哪个大,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5、小结: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6、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而正数都比0,,负数都比正数,。 测 评 案 1、比较大小。 ,7? ,5 1.5?52 0?,2.

9、4 ,3.1?3.1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 ,12 ,3 43 5 ,5 教学反思 5 第二单元导学案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 税率与利 率。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解决一些与纳税、储蓄有关的实际 问题。 学习重点:能够利用百分数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纳税、储蓄有关的 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税率、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预 习 案 1、通过课前的调查,你对银行存款利率及纳税有什么认识,你还想 了解什么问题, 2、什么是纳税?什么叫税率,按规定,我们应按营业额的多少纳税, 3、什么叫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 探 究 案 1、完

10、成课本 10 页、11 页。 合探:如果通过自学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与你的同桌进行交 流。 2、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2012年8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如果年利率为 3.75%那么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呢, 4、2012年8月,张爷爷把 8000 元钱存入银行,存期5年,年利率为4.75%, 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测 评 案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6 2、课堂测试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 存入银行

11、的钱叫做( ); 本金的比值叫做(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 ) ;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 ) 。 3、利息=( )( )( ) 1000 元存入银行 3 年,到期取出 1045 元,则取出的 1045 元 是 ( )。 李平九月份收入 2300 元,如按规定,超过 2000 元,但超出的部 分并没超过 500 元的 , 要上缴个人所得税 5%。 李平九月份应缴税款为( )。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导学案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1、例2 : 学习目标 1、我能明确折扣的含义,成数的意义 。也能熟练地把折扣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2、我能正确解答有关折扣、成数

12、的实际问题。 3、我能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 1、重点是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 2、难点是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的实际问题。 7 学习过程 : 预 习 案 春节将至,各商家一般都搞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打折”,举例说说 探 究 案 1、自学课本第8页 :(1)理解什么是“打折”, (2)几折表示什么,(3)例1中“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4)写出几个折数,并把它化成相应的分数和百分数。 友情小提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2、阅读P8例1,理解题

13、意,补充完整。(有困难可以交流讨论)友情小提示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3、尝试练习:P8“做一做” 4、阅读P9“什么是成数,” “成数”与“折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5、尝试练习P9“做一做” 6、思考:一件商品先打九折出售后,再涨价10%,现在的价格与原价一样吗, 测 评 案 独立完成,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1、填空: ?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8 ?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判断: ?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

14、量。( )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 ) 3、做一做练习二的1、2、3、4题。 四、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课题:圆柱的认识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2(弄清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

15、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预习案 学生自行看课本: 1、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 2、圆柱有几个底面,几个侧面,几条高, 3、你能说出圆柱的特征吗, 4、长方形或正方形沿一条边旋转会形成不同的圆柱体,不妨自己一试。 9 探究案 一、找一个圆柱型物体: 1(感触一下圆柱的面。(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3)用双手摸侧面。 2(明确:(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2)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二、小组共同互说:

16、1、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样, 2、圆柱有何特征,详细说一下。 测评案 一、教材P20练习三1、3 二、教材P18做一做;P19做一做。 教学反思: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第( 2 )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公式计算简单题目。 预习案 (一)计算下列各题。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动手操作: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

17、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10 (三)想一想:沿高剪开,展开后得到( )或( ),斜着剪开,展开后得到( )。 探究案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剪一剪,想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包括哪些部分,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

18、含着侧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应怎样算, 测评案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教材P21做一做,教材P22做一做2. 教学反思: 课题:圆柱的体积 第( 3 )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习重难点: 1.圆柱体体积的计算。2.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1 预习案 想一想: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3(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试一试能不能把圆

19、柱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探究案 一、探究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 1.教师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2(自学思考、讨论: (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2)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2)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3)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4. 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0、, 测评案 1、判断:(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1)(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它的体积一定是6立方厘米( ) (2)(所有圆的直径都相等( ) (3).求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水桶的体积。 ( ) (4).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 3、教材P25做一做; 4、教材P26做一做。 教学反思: 课题:圆锥的认识 第( 4 )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2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

21、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圆锥体的特征及高的特点。 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预习案 1、圆柱有( )个( )形的底面,( )个侧面是( )面,沿高剪开是一个( )。 2、( )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 )条高,都( )。 3、自学课本31页内容: 书上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2)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是圆锥的物体, 探究案 1、自学课本32页的例1,回答: (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侧面是一个( )。 (2)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是( )形。 (3)从圆锥的( )到底面( )的( )是圆锥的高。而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一点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吗,圆锥只有( )条高,想一

22、想,为什么, 2、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3、动手做: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沿一条直角边贴在木棒上(如课本32页下所示),快速转动,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细心观察是( ) 4、比较圆柱和圆锥,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测评案 1、填空: 圆锥有( )个底面,是一个( ),侧面是一个( )。( )叫圆锥的高,圆锥有( )条高。圆锥的侧面展开是( )。 2、 完成课本32页做一做。 教学反思: 13 课题:圆锥的体积 第( 5 )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参与实践,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

23、体情景和实践活动,了解圆锥的体积或容积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物体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难点: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案 1、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圆柱和圆锥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探究案 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学用具各一个,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1、仔细观察:这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的高。 2、圆锥

24、的体积怎么算, 测评案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口算) 2、沈老师在大梅沙玩,将沙堆成一个圆锥形,底面半径约3分米,高约2.7分米,求沙堆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3、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 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 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只列式不计算) 4、教材P34页做一做。 教学反思: 14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比例的意义(教材40页)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重

25、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习案 1、说说什么是比,回忆比各部分的名称。 、回忆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比的方法。 23、求比值: 310.9:3.6 : 9 :27 45探究案 【自主学习】 1、自学教科书40页。求出学校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 2、观察所求出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 3、独立归纳出比例的意义。 4、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 : 和 8:6 16:4和72:18 34【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讨论:书上40页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并写出两组以上的比例。 15 3、1、2、

26、3、6可组成多少个比例,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 )。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 );若比值不相等,则不能组成( )。 测评案 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2、用3、6、2、9四个数组成不同比例。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41页例1)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

27、性质。 难点: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习案 1、说说什么是比例,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7?4和5?3 80?2和200?5 探究案 【自主学习】 1、自学教科书41页的内容。 2、求出例1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看看有什么发现。 16 3、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4、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用2、4、8和16组成不同的比例。 (有多少写多少) 测评案 1、填空 11(1)12:9 比值是( ), : 的比值是( ),把这两个34比写成比例

28、为( ) 2(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 ,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3)( )(3)根据1.24=0.68,可以写成比例 = ( )( )114) a = b ,则b : a =( ) : ( ) (34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1)0.9:1.2和8:6 (2) : 和6 : 5 56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解比例(42页例2、例3) 第(3)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17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重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

29、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预习案 3131、解方程 = 458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 6?10和9?15 5?1和6?2 探究案 【自主学习】 ,、自学第42页例2。 (1)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 (2)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3)列式解答。 2、独立完成例3.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合作交流完成。 1.562x11 = = 2.5xx+68测评案 1、判断题。 (1)含有未知项的比例也是方程. ( )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3)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30、 ( ) 2、解比例 2x1.2 0.8 :x = : 0.25 = 3257518 3796.4 : = : x = 2 : 5 51210x3、根据4 15 = 5 12 填一填。 (4)( )( 5 )( ) = = ( )( )( )(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正比例(45页46页例1) 第(4)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2、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图像。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

31、画正比例的图像。 预习案 1、根据要求写出下面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19 (4)已知圆周长和直径,怎样求圆周长, 探究案 【自主学习】 1、自学例1。 (1)观察主题图完成表格 高,度, , , , , , cm 体,积, 3cm , , , , , 底面积 2cm (2)谈谈你的发现 (3)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另一种量也随着(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 )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成( )关系。 (4)正比例关系用字母怎么表

32、示, (5)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正比例的量,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交流完成46页做一做 2(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行驶120千米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思考: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测评案 判断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 ( ) 20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 ) (,)如果,X,,那么,与,成正比例。 ( ) (,)一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反比例(47-48页例2) 第(5)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33、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实例。 2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找出成反比例的两种量变化规律。 预习案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探究案 1、自学例2后完成下面的题 (1)把相同体积的大米倒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粮仓中,完成表格。 高度m 10 5 4 2 1 2底面积m 10 20 25 50 100 (2)观察上表,探究大米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关系。 (3)、像上面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 ),21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

34、的( ),这两种量就叫做( ),它们的关系叫做(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x( )= k( )。 (4)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反比例的量,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在速度、路程、时间三种量中,一种量一定,判断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测评案 1、判断 (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 ) (2)王芳做完10道题,做完的和没做完的题成反比例 。( ) (3)小美从学校走到家,走路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 (4)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 )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比例尺(53页例1) 第(6)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35、学习目标: 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计算比例尺。 22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会计算比例尺。 预习案 1、解比例( 5111 = x = x46020探究案 【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53页,完成下面填空。 (1)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 )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叫做这幅图的( )。 即: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 ) = ( ) 或( )(2)主题图中 比例尺=1:100000000中,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1离的( )厘米。也表示图上距离是( )的 ,实际距离

36、100000000是( )的( )倍。 3、比例尺是如何分类的, 4、 自学例1后,把下面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 0 80米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填空 (1)计算比例尺时,单位要( )。(填统一或不统一) 23 (2) 0 180 360 , 是一个(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 );,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把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为 ( )。 测评案 1、判断 (1)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米。 ( ) 2、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10米的距离。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37、 比例 课题:比例尺(54页例2) 第(7)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预习案 1、说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00. (2)比例尺80:1。 (3)比例尺, , , 2、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探究案 24 【自主学习】 1、自学例2后完成下题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38、, (1)用方程解 (2)用算术法解: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观察主题图:地铁一号的实际线路长度为50千米,图上的比例尺为1:500000。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测评案 1、填表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4cm 1:500000 1.5cm 600km 480km 1:12000000 12、在比例尺是 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5厘米,25000000那么北京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比例尺(55页例3) 第(8)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学习重难点: 25

39、 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 预习案 1、什么叫做比例尺, ( ):( )=( ) 图上距离或 = ( ) ( )2、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2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它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探究案 【自主学习】 1、自学例3 2、小组讨论,画平面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画出平面图,动手画一画。 4、交流展示。 测评案 :100的游泳池设计图上,量得游泳池的长为20厘米,宽为8.5厘米,1、在1请问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完成教材55页做一做。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60页例4) 第(9)课时 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59主备教师: 复

40、备: 审核人: 26 学习目标: 1、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 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 难点:能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预习案 1、填空 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 );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 2、认真观察课本56页的四幅图 思考: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 探究案 【自主学习】 、自学例4、按2:1画出课本第57页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1(1)理解“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41、(2)画出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3)“按1:3缩小”就是把每个图形的格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 (4)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思考讨论:放大获得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测评案 1、把一个长3cm,宽1cm的长方形的各边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和周长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2、把一个长3cn ,宽2cm的长方形的各边长缩小到原长度的 后,画出的227 新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比例 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61-62页例5、例6) 第(10)课时

42、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预习案 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4)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探究案 1、自学例5,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种方法:先算出 ,再算出10吨水

43、多少钱,(分步计算) 第二种方法:利用比例的方法列方程进行计算。因为每吨水的价钱 ,所以 和 成正比例。 28 2、自学例6,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种方法:先算出 ,再求现在可用多少天,(分步计算) 第二种方法:利用比例的方法列方程进行计算。因为总的用电量 ,所以 和 成反比例。 测评案 1、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2、一个晒盐场用100g海水可以晒出3g盐。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9吨盐,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课题:抽屉原理(一) 第

44、( 1 )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9 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预习案 自行研究4枝铅笔放进了笔筒的现象: 1、把4枝

45、铅笔放进3个笔筒,有哪些不同的放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把放法和发现填写在记录卡上。 3、你从这些方法中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探究案 1、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出这个至少数2, 2、那照这样的思路: 把6枝铅笔放进5个笔筒,怎样想, 把10枝铅笔放进9个笔筒,情况怎样, 100枝放进99个笔筒呢, 3、从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测评案 1、填空。 (1)3只鸽子飞进了2个鸟巢,则总有一个鸟巢中至少有( )只鸽子。 (2)把3本书放到2个书架上,则总有一个书架上至少放( )本书。 (3)把5封信投进4个邮筒,则总有一个邮筒至少投进了( )封信。 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其中六(2)班有49名学生。 ?六年级里至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同一天。( ) ?六(2)班只有5名学生的生日在同一月。( ) 问:想一想: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