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587596 上传时间:2022-0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问题驱动模式的学习策略,首先介绍了问题驱动模式学习过程的提出过程和问题设计原那么;其次针对问题设驱动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上下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的在设计问题时的考前须知;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提出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过程 问题驱动 1.前言 初中数学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学“问题驱动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能够在“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寻找到新的契合点,真正实现所述的“

2、把一个个苹果从低逐步到高吊起来,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摘到苹果1-3。该过程也有利于后进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长、优秀学生学有所获。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真正表达“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教学理念,同时到达了素质教育目的【1】。 2.问题驱动模式学习策略的提出及问题设计原那么 问题驱动模式是指通过设计问题,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熟练应用1,3,4。具体来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是引起学生注意,并对之进行思考、探究的起因,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对无数问题的思考过程

3、中培养和开展起来的。因此,精心问题驱动模式的数学课堂的提问,对学生学习数学情趣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问题模糊不清,或者过难,学生无从思考,或者过易,学生无须思考,都将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问题时的考前须知及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突出问题中心,把授课内容分解成假设干个小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堆砌,按新课标要求,问题设计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要考虑设置何种问题情境?安排怎样的教学资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同时更注重问题设计的可操作性等。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掌握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师观念,能从“战略战术高度整体把握教学

4、内容。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上下,所以设计时应突出以下几点: 1挖掘教材进行问题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授“等边三角形是否可能有直角?时,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响应水平,如水平一:有,因为直角的边是直的。水平二:有,只要所有的边长度都相同。水平三:没有,因为所有的边必须相等。水平四:a没有,因为直角三角形中必须有一边斜边较长,而等边三角形各边相等;b没有,因为各个角必须相等,而且三个角之和必须等于180度。水平五:a没有,因为等边三角形个角的度数必须相同,而等边三角形不可能有三个直角,因为三个角的和将是270度,而它又必须等于180度;b没有,因为等边三角形各个角相等,如

5、果一个三角形有三个直角,得到的将是正方形四条边中的三条,不可能连接成三角形。由此可见整个问题驱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所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结果,是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所提供的信息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内部思维材料结合后的产品,通过相互交流,同时所有学生又可以从其他学生的发言中获取信息,再一次与内部思维材料结合,产生新的认识。 2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以前在解决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时,传统的问题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可以对这个课程问题重新加以设计等边三角形是否可能有直角?如有,请给出例子。如没有请说出理由。显然,新的问题比之传统问题,学生有更广阔的思考空

6、间。这类问题变成了突出要求学生解释某些事情是这种情况,而某些事情又不是;要求学生创设满足某些条件的例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要求学生从开放的问题情境出发进行分析推理,并检验结论。如此就会产生如上小节所示的教学效果。 3用故事情境进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可这样设计。老师:古希腊大哲学家芝诺的学生问他:“老师难道你也有不懂的地方吗?芝诺幽默地打了一个比方:“如果用小圆代表你所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些,但两圆以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请你谈谈其中的道理。从哲学家的大圆小圆故事导入

7、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构建数学实验情景进行问题设计,增强学生“做数学的能力2-4。 1教师与学生共同承当责任,一起制定课程方案、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2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他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将他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程中来。3让学生单独地或者与其他同学共同地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探寻自己的兴趣,并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4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4】。一个好的下级、好的课堂,应充满真实、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气氛。5学习的重点是学习

8、过程的持续性,至于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东西。一堂课结束的标志,不是学生掌握了“需要知道的东西,而是学生学会了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6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他们自己确定的,因此,为了到达这些目标而必须提供的训练形式是“自我训练,自我训练要取代外部训练。 4.结论 论文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问题驱动模式的学习策略,浅析了问题驱动模式学习过程的提出过程和问题设计原那么;并针对问题设驱动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上下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具体的在设计问题时的考前须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例。 参考文献 【1】崔秦.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情境创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64 【2】吴立宝,潘超,赵思林.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初中数学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21,(12):111-112 【3】李中华,孔凡哲.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改良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11):66-69 【4】唐剑岚,黄丽玲.“三课活动让同课异构更加有效J.教学与管理,2021,(07):34-35 【5】黄晓芬.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9):47-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