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09382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姑娘》说课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蚕姑娘说课设计一、说教材蚕姑娘这是一篇老课文,老师们都比较熟悉。这篇课文现编写进了苏教版的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 2 课中,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一蚕一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从蚕卵里孵化出来,四次蚕眠,蜕皮,上蚕山,吐丝结茧,变成蛾。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后贯通,易于学生阅读把握。特别是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传达了有如孩子般的喜爱之情。如此充满情趣的课文,孩子们乐学、爱学。1 、课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就能引领出整篇文章的思路。课题为什么称蚕为姑娘, 它含有亲切的意味。 把蚕看成美丽能干的姑娘,表达了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这样

2、的课题也告诉了我们,文章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蚕的相关知识。2 、课文分析课文共有 7 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讲春暖时节,蚕从卵里孵化出来。第二部份 (第二五自然段) : 具体描写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第一次蜕皮,从又黑又小变成黄姑娘。第二次蜕皮,从又黄又瘦变成白姑娘。第三次蜕皮,从又白又嫩变成胖姑娘。第四次蜕皮,从又白又胖变成亮姑娘。第三部份(第六、七自然段) :讲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姑娘的情况。3 、教材的重、难点: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重点:还应是掌握 10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会认识 4 个二类识字。通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来加

3、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牢记课文的内容,最后能进行背诵。本课的难点:我认为是要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因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蚕,多数学生缺乏对蚕的感性认识。但由于童心,他们会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 所以激发学生对昆虫强烈的研究兴趣, 应作为本课的难点。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课文中那些形象、生动的语句,有趣的生长变化过程,前后贯通的文章结构, 是学生学习本课最有利的因素,也很容易激发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极大兴趣。三、说教、学方法1 、教法在教学生字词时,用猜谜法: 15

4、 天是半个月“胖” ; 24 小时是 1 天“旧” ;上面的羊没尾,下面的血没撇“盖” 。再用部件法学习“蚕”天虫; “姑”女古; “娘”女良; “床”广木; “响”口向, “桑”三“又”加一“木” 。这些内容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在学习课文时,用情境教学法,导读法。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用讲解的方法。以上的内容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利用板书,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安排在第三课时完成。2 、学法学生预习课文时采用自学法。学习课文内容时,采用读读、想想、划划、写写的方法。在巩固时采用练习法。我把学习生字安排在第一课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四、说教学过程3 、板书课题

5、,引起悬念首先板书“蚕” ,请学习齐声读( c n ) ,检查学生是否能准确读准平舌音。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吗?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好几种。最后出示“姑娘”两个字,学生齐读“蚕姑娘” 。向学生提出蚕是昆虫,姑娘是小女子,为什么要把这种昆虫叫做蚕姑娘呢?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为什么了。我这样做,是用课题,来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课文,了解蚕的欲望。4 、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分析字形,找出部首,准确书空笔画。5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课文共有四幅图画,通过观察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增加对蚕的感性认识。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图画意思的,蚕究竟是怎样生

6、长变化的。6 、学习课文的第一部份让学生知道蚕的生长季节,蚕是怎样出生的。5 、学习课文的第二、三部份我把这部份的教法主要用在解答问题上:如蚕的一生要睡几次?是怎样进行变化的?蚕最后是变成了什么样的?还有让学生自己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让大家来解答。 这样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找出课文中有关的答案。自己不明白,在听了别人的解答后,也有了明确的认识。 这种解问的方法,可以使多数的学生都动脑想想。7 、阅读在阅读上,重点指导学生的阅读情感,语气。如“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把春天来了和小蚕出生时的喜悦语气读出来。在读“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

7、蚕山上,吐出丝来,要盖新的房。 ”这是蚕姑娘的最后变化, 要把蚕快要完成它一生的历史使命和就要结束蚕姑娘的日子, 那种充满激情的语气读出来。这样读,能加深同学们对句子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对阅读情感与语气的指导, 能使学生融情于文中。 我把阅读穿插在理解课文中进行。7 、理解词语在对词语的理解上,我采用划的方法,把一些重点词语勾画下来。如脱下、醒了、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爬到、丝儿、茧子、开了窗、蛾姑娘,学生们能记住这些词,也就基本记住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对背诵这篇课文, 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让学生边理解内容,边勾画词语。8 、总结在总结中,我抓住一些拟人化的词语,把为什么叫蚕姑娘的问题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对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变成” ,黑姑娘变成黄姑娘,变成白姑娘,变成胖姑娘,变成蛾姑娘这些活泼生动的句子,让学生掌握了蚕的生长知识。明确为什么把蚕当作人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