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10146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90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90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0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90 后”新生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现状调查一、问题的提出 90 后 大学新生属于一个全新的社会群体 , 由于其成长条件的特殊性 , 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看法。 目前针对 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和沟通行为的研究几乎为零 , 针对广州市 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的状况进行系统描述 , 探讨 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提出 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障碍和沟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方法 , 并构建一套有特色的针对 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障碍和沟通行为问题的综合干预模型。 这对 90 后 大学新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 我认为这个研究具有一定的研

2、究价值 , 希望经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在这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二、方法(一)被试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 抽取广州市三所不同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山大学)的 30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试。( 二) 研究工具本此研究采用的是修编的 大学生交往状况调查问卷 。修编后量表共 50 道题 , 每个题目采用 5 级评分方法 ,1= 非常不符合 ,2= 比较不符合 ,3= 不确定 ,4= 比较符合 ,5= 非常不符合。共分为12 项因子 : 攻击、抑郁、退缩、过分害羞、功能失调、外貌取向失调、交往动机不当、冷漠、嫉妒、自卑、敌意、多疑 , 用以测量个体的交往心理障碍状况, 从而可以推断

3、个体的交往心理与沟通行为的健康状况, 因子分越高 , 表明其交往心理障碍越严重, 因子分越低 , 其交往心理障碍越轻微。( 三) 施测过程本次调研的对象是90 后 大学新生。 在抽样时抽取了华师、广外和中大三个不同高校的 300, 名大学新生。 共派出问卷 300 份, 回收 295 份 , 经筛选得出有效问卷 289 份 , 有效问卷回收率 97.97%。其中男性被调查者 90 份 , 女性被调查者 199 份。同时 , 我们随机选取了 21 位 90 后 大学新生进行访谈。( 四) 统计分析工具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 得出 90 后

4、大学交往状况各因素和人口统计变量对人际交往过程的相关数据。三、结果与分析( 一)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问题水平分析从表2 中结果可以看出,90后 大学新生在总量表和12个分因素上得分都低于中等强度值(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取值均在1 到5 之间,3为各评价指标的中等强度值),说明从总体上看 ,90后 大学新生的交往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具体到 12 种 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问题的类型来看 , 各类交往心理问题的平均得分依次为 : 过分害羞 抑郁 自卑 交往动机不当 外貌取向失调 功能失调 攻击 退缩 敌意 多疑 冷漠 嫉妒。( 二)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问题各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 第一 , 在功能失调分因素得分上存在极为显著的性别主效应 ; 在敌意分因素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 90 后 男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P 抑郁 自卑 交往动机不当 外貌取向失调 功能失调 攻击 退缩 敌意 多疑 冷漠 嫉妒。由此可见 , 过分害羞、抑郁和自卑是困扰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三大因素。( 二)90 后 大学新生交往心理问题的差异分析在 90 后 男女大学生的交往心理上 , 功能失调和敌意这两项 90 后 男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