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3615588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7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汇总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关于“ 0 ”的运算1、“ 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 错误2、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 a3、一个数减去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 a = 05

2、、一个数和0 相乘 ,仍得 0; 字母表示:a0= 06、 0 除以任何非0 的数 ,还得 0; 字母表示:0a( a0) = 07、 00 得不到固定的商;50 得不到商.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 / 7 注意: 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B 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例如:东偏南25 (标 25 的那个角就靠近东

3、)西偏北35 (标 35 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 +b+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 + + (+ )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 +c)3 / 7 二、乘法

4、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 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 ) c = a (b 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 +b )c=a c +b c (a b) c ac b 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类型一:(a + b)c (a - b) c= a c + bc = a c - b c类型二: a c + b c a c b c= ( a + b )c

5、=(a - b) c类型三: a 99 + a a b - a= a (99 + 1) = a (b - 1 )类型四:a 99 a 102= a (100 - 1)= a (100 + 2)= a 100 a 1 = a 100 +a 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个位:1 与 9,2 与 8,3 与 7,4 与 6,5 与 5,结合。十位:0 与 9,1 与 8,2 与 7,3 与 6,4 与 5,结合。2连减的简便计算:4 / 7 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 26 +74)减去几个数的和

6、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 106- ( 26 +74) =106-26-74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例如: 123 +38-23=123-23 +38 146-78 +54=146 +54-784连乘的简便计算: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 与 4; 125与 8 ;125与 80 等看见 25 就去找4,看见 125 就去找8;5连除的简便计算: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

7、也可以先除)例如: 27 13 9=27 913四、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 c = a (b c)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2、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 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5 / 7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 ABC 。6

8、、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 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10 、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 个直角 ;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钝角。11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12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3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四

9、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15 、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6 、用 2 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17 、用 2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18 、用 2 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6 / 7 19 、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10、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统计: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4、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5、优点: 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

11、 1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 17 / 7 间隔数总长度 间隔长度情况分类:1、两端都植:棵数间隔数12、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数间隔数3、两端都不植:棵数间隔数14、封闭:棵数间隔数(二)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 4 或者是(边长1)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五)棋盘棋子数目: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边数边数2棋盘总的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 44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