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38170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晓风《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晓风《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晓风《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晓风《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晓风《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初心张晓风一、初哉首基肇祖元胎 因为书是新的, 我翻开来的时候也就特别慎重。 书本上的第一页第一行是这样的: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 始也。”那一年,我十七岁,望着尔雅这部书的第一句话而愕然,这书真奇怪啊!把“初”和一堆“初的同义词”并列卷首,仿佛立意要用这一长串“起始”之类的字来作整本书的起始。也是整个中国文化的起始和基调吧?我有点敬畏起来了。那时我刚入中文系,刚买了这古代第一部字典尔雅,立刻就被第一页第一行迷住了,我有点喜欢起文字学来了,真好,中国人最初的一本字典(想来也是世人的第一本字典),它的第一个字就是“初”。“初,裁衣之始也。”文字学的书上如

2、此解释。我又大为惊动, 我当时已略有训练, 知道每一个中国文字背后都有一幅图画,但这“初”字背后不止一幅画,而是长长的一幅卷轴。想来这是当年造字之人初造“初”字的时候,煞费苦心的神来之笔。“初”无形可绘,无状可求,如何才能追踪描摹?他想起了某个女子动作,也许是母亲, 也许是妻子, 那样慎重地先从纺织机上把布取下来,整整齐齐的一匹布,她手握剪刀,当窗而立,屏息凝神,考虑从哪里下剪。阳光把她微乱的鬓发渲染成一轮光圈,她用神秘而多变的眼光打量着那整匹布,仿佛在主持一项典礼。其实她努力要决定的只不过是究竟该先做一件孩子的小衫好呢,还是先裁自己的一条裙子?而在她思来想去的当际,窗外陆陆续续流溢而过的是初

3、春的阳光,是一批一批的风,是雏鸟拿捏不稳的初鸣,是天空中一匹复一匹不知从哪一架纺织机里卷出的浮云 那女子终于下定决心,一刀剪下去,脸上有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然。“初”字,就是这样来的。人生一世,亦如一匹辛苦织成的布,一刀剪下去,一切就都裁就了。整个宇宙的成灭, 也可视为一次女子的裁衣啊! 我爱上“初”这个字, 并且提醒自己每个清晨都该恢复为一个“初人”,每一刻,都要维护住那一片“初心”。二、初发芙蓉颜延之传里,颜延之曾问鲍照,自己与谢灵运各自诗的优劣,鲍照说:“谢五言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六朝人说的芙蓉便是荷花, 鲍照用“初发芙蓉”比谢灵运, 实在令人羡慕, 其实“

4、像荷花”不足为奇,能像“初发芙蓉”才令人神思飞驰。灵运一生得此四字,也就够了。后来的文学批评也爱沿用这字眼,介存斋 论词杂著论晚唐韦庄的词便说:“端己词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日柳,使人想见风度。”中国人没有什么“诗之批评”或“词之批评”, 只有“诗话”“词话”, 而“词话”好到如此,其本身已凝聚饱实,且华丽如一则小令。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世说新语 里有一则故事, 说到王恭和王忱原是好友, 后来却因政治上的芥蒂而分手。只是每次遇见良辰美景, 王恭总会想到王忱。 面对山石流泉, 王忱便恢复为王忱, 是一个精彩的人,是一个可以与之共享无限清机的老友。有一次,春日绝早,王恭独自漫步到幽极胜极之处,书上

5、记裁说:“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那被人爱悦、被人誉为“濯濯如春月柳”的王恭忽然怅怅然冒出一句:“王大故自濯濯。”语气里半是生气半是爱惜,翻成白话就是:“唉,王大那家伙真没话说实在是出众!”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在描写这段微妙的人际关系时,把周围环境也一起写进去了。而使我读来怦然心动的也正是那段“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附带描述。也许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大景观, 只是一个序幕初启的清晨,只是清晨初初映着阳光闪烁的露水,只是露水装点下的桐树初初抽了芽,遂使得人也变得纯洁灵明起来,甚至强烈地怀想那个有过嫌隙的朋友。李清照大约也被这光景迷住了,所以她的 念奴娇 里竟把“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句子全搬

6、过去了。一颗露珠,从六朝闪到北宋;一叶新桐,在安静的扉页里晶薄透亮。我愿我的朋友也在生命中最美好的片刻想起我来。在一切天清地廓之时,在叶嫩花初之际,在霜之始凝,夜之始静,果之初熟,茶之方馨,在船之启碇,鸟之回翼,在婴儿第一次微笑的刹那,想及我。如果想及我的那人不是朋友,而是敌人(如果我有敌人的话),那也好不,也许更好,嫌隙虽深,对方却仍会想及我,必然是因为我极为精彩的缘故。当然,也因为一片初生的桐叶是那么好,好得足以让人有气度去欣赏仇敌。(选自张晓风散文 ,有删改)29文章第一部分, 作者对“初”字有精彩的场景描写,请概括其主体画面并分析该场景描写的作用。30文中划波浪线的两则“诗话”“词话”

7、的引用有何作用?31结合上下文,赏析划横线的语句。32文章最后两段从第三人称转入第一人称,有何用意?结合全文分条概述。【答案】29概括:“初”字的背后,是一幅女子专注凝思裁布的生活场景图作用:内容上,使抽象无形的“初”字具体生动。 用动作、神态描写,将这女子裁布场景变得生动可感。 并以 “初阳”“初鸣”、 流荡的风云等意象,营造出生机萌发的氛围,具有震撼人心之效。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人生、宇宙的感喟思索。30两则“诗话”引用都以“初发”“初日”芙蓉来形容诗词作品,一“初”字将谢诗韦词自然清绝的风韵评得精妙,说明“初”字的魅力。诗文的引用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雅致及文化底蕴。增强了文章感染力,利于表达作者对中国诗词评论的赞赏。利于读者产生联想共鸣,引人情思。31该句运用排比,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地描绘了“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画面。强调这清新明澈的画面如何激发人成为怀抱初心的“纯洁灵明”之人,以宽阔的心态去享受纯粹的友情。 传达了作者对这幅画面的动心喜爱之情。为下文李清照摘引这八个字入词作铺垫。32运用第一人称使文章更显亲切真实,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第一人称便于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对初生的美好事物能纯净心灵,甚至消除嫌隙的欣赏赞叹,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美好情境的着迷赞许。作者由文中古人故事引发“我”的思考,第一人称的表达更能引发读者对自身的审视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