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40685 上传时间:2022-01-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000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互换性与测量基础课程复习第一章绪论习题: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以或 X”填入括号内):(1)不经挑选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X)(2)互换性原则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X )(3)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完全互换性的原则组织生产。(,)(4)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得越小越好。(X)(5)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X )(6)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X )1-2 填空:(1)互换性的定义是 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并且符 合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

2、互换性。(2)完全互换适用于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3)我国标准按颁发级别分为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优先数的基本系列有 R5、R10、R20和R40 ,它们的公比分别约为 1.60 1.25、1.12和1.06。1-3 设首项为100,按R10系列确定后5项优先数。解:后5项优先数为125, 160, 200, 250, 315(化简值为320)。1-4下列三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 : 375、750、1500、3000、。解:(1)是派生系列(倍数系列)R40/12o(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

3、径,单位为 mm)有:25、40、63、80、100、125、解:(2)是混合系列,前面三项为 R5系列,后面为 R10系列。(3)国家标准规定的从IT6级开始的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解:(3)是R5系列。思考题:1-1什么叫互换性? 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1-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 各应用于什么场合?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何关系?1-4为什么要规定优先数系?补充习题:例题1 1 某机床主轴转速为 50、63、80、100、125、单位为r/min,它们属哪个系列?解:属R10系列。例题12 表面粗糙度 Ra的基本系列为:0.

4、012、0.025、0.050、0.100、0.200、单位为科m, 它们属于哪个系列?”解:它们属于派生系列 R10/3 ,为倍数系列。第二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2一1 填空:(1)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四个要素,它们是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 和测量精度。(2)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 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检定后的实际长度 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测量误差。(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4)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这时具有的特性是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相消性。(5

5、)对系统误差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消除或尽可能减小它,对随机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估计其大小, 减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粗大误差的处理原则是剔除该次测量数值。(6)在等精度精密测量中,多次测量同一量是为了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7)环境对测量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振动等,其中温度影响最大。2-6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两个尺寸,设它们的真值分别为L1 = 50mm, L2=80mm,若测得值分别为50.004mm和80.006mm ,试评定哪一种测量方法精度较高。解:相对测量误差分别为e i= (50.00450)/50 = 0.00008 = 0.008% 2=(80.00680)/80= 0

6、.000075=0.0075%所以L 2的测量精度高思考题:2-1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四个要素?22为什么要建立尺寸的传递系统?2-3量块主要有哪些用途 ?它的“级”和“等”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艰“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不同?2-4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有哪些?式以比较仪为例加以说明。2-5测量方法有哪些分类?各有何特点?2-6 什么叫测量误差? 其主要来源有哪些?2-7 发现和消除测量列中的系统误差常用哪些方法?第三章尺寸的公差、配合与检测习题: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以或“ X”填人括号内):(1)尺寸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x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

7、负。(X)(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5)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6)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X)(7)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则其精度也越高。(X)(8)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X)(9)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X )(10)图样上没有标注公差的尺寸就是自由尺寸,没有公差要求。(X)(11)以被测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验收极限,可

8、能产生误收,也可能产生误废。(,)3-2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1)比较两尺寸精度高低的依据是C 。A 基本偏差B 公差数值C公差等级(2)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为D qA 112 共 12 级B 118 共 18 级C 120 共 20 级D 0118 共 20 级(3)基本偏差为r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 H形成 B qA 间隙配合B 过盈配合C 过渡配合D 过渡或过盈配合(4)下列配合中 D的配合最紧.A的配合最松。A H7/g6B JS7/h6C H7/h6D H7/s6(5)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是B 。A 测量得到的B 设计给定的C 加工后形成的(6)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9、B ,其理由是E 。A基轴制B 基孔制C非基准制D 孔比轴难加工E为了减少定尺寸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F为了保证使用精度(7)当轴的基本偏差为_A_时与H基准孔形成间隙配合。A ahB jnC pzc(8)下列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是A 和 C 。A ()30H7/g6 和 j 30G7/h6B ()30H7/r7 和()30R7/h7C(f) 30H8/f8 和(f) 30F8/h8D()30K6/h6 和()30H6/k63-3根据表315中的已知数据填表:表315 习题33表(单位:mm)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孔4 88.0408.025+0.040+0.0250.

10、015轴。6059.94059.894-0.060-0.1060.046孔4 3030.15030.020+0.150+0.0200.130轴。5049.95049.888-0.050-0.1120.0623-4根据表316中的数据填表:表316 习题34表(单位:mm)基本 尺寸孔轴Xmax或Y minXmin 或Y maxXav 或Y avTfESEITheseiTs()25+0.01300.013-0.040-0.0610.021+0.074+0.040+0.0570.034()14+0.01900.019+0.012+0.0020.010+0.017-0.012+0.00250.029

11、()45-0.025-0.0500.0250-0.0160.016-0.009-0.050-0.02950.04135 已知两根轴,第一根轴直径为4 10mm,公差值为22um,第二根轴直径为。70mm,公差 值为30um,试比较两根轴加工的难易程度。解:第一根轴为IT8级,第二根轴为IT7级,所以第二根轴精度高,加工难。3-6用查表法确定下列各配合的孔、轴的极限偏差,计算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 配合公差和配合类别,画出公差带图。()20H8/f7(3) ()30M8/h7解:(公差带图略)0.033。20H8( 0)(2) ()14H7/r6(4) ()45JS6/h50.020、

12、(j) 20f7( 0.041 )X max = +0.033-(-0.041)mm = +0.074mmX min = 0-(-0.020)mm = +0.020mmXav= (+0.0744+0.020)/2mm = +0.047mmTf = +0.074-(+0.020)mm = 0.054mm间隙配合0.0180.034(2)。14H7( 0)4 14r6( 0.023 )Ymax =(0-0.034)mm = -0.034mmYmin = (+0.018-0.023)mm = -0.005mmYav= (-0.034)+(-0.005)/2mm = -0.0195mmTf = -0.

13、005-(-0.034)mm = 0.029mm过盈配合0.0040(3)。30M8( 0.029)3 30h7( 0.021)Ymax=(-0.029-0)mm = -0.029mmXmax = +0.004-(-0.021)mm =+0.025mmYav= (-0.029)+(+0.025)/2mm = -0.002mmTf = +0.025-(-0.029)mm = 0.054mm过渡配合(4) ()45JS6( 0.008)()45h5(00.011)Ymax = (-0.008-0)mm = -0.008mmXmax = +0.008-(-0.011)mm =+0.019mmYav=

14、 (-0.008)+(+0.019)/2mm = +0.0055mmTf = +0.019-(-0.008)mm = 0.027mm过渡配合3-7 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40mm,要求配合的间隙为(+0.025+0.066)mm,试用计算法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解:该配合为间隙配合;要求的配合公差 Tf=(0.066-0.025)mm = 0.041mm查公差表,取孔为 7级,Th = 0.025mm轴为 6 级,Ts= 0.016mmTh+Ts= 0.025+0.016 = 0.041 = Tf 满足要求无特殊要求,采用基孔制,故孔的公差带为。40H7( 00.025 )mm ;根据

15、EI-es=Xmin = 0.025mmes= EI Xmin = (0-0.025)mm = -0.025mm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时,轴的上偏差就是基本偏差,查基本偏差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f,即公差带为()40f6( 0.025 )mm。检查:Xmax=+0.025-(-0.041)mm = +0.066mmXmin = 0-(-0.025)mm = +0.025mm符合要求。38 已知基本尺寸为 80mm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过盈在(-0.025-0.110)mm之间,采用基孔制,试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解:该配合为过盈配合;要求的配合公差 Tf= -0.025-(-0.110)mm =

16、 0.085mm查公差表,取孔为 8级,Th = 0.046mm轴为 7 级,Ts= 0.030mmTh+Ts= (0.046+0.030)mm = 0.076 0.08mmB & 0.08mmC & 0.08mm 或0.08mm(6)某轴线对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为0.035mm,最小距离为0.010mm,则该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C 。A ()0.035mmB ()0.010mmC ()0.070mmD ()0.025mm(7)工件的体外作用尺寸是B ,最大实体尺寸是A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A 。A设计给定的B 加工后形成的(8) 一般说,对于孔,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B 其最大实体尺寸,

17、体外作用尺寸B 其局部实际尺寸,对于轴,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A 其最大实体尺寸,体外作用尺寸A 其局部实际尺寸。A 大于B 小于C 大于或小于(9)包容要求适用于B ,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A ,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 C 。A 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B 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D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10)形位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C的公差等级,只规定公差值数系,对 D没有规定精度等级和公差数值,对A没有规定未注公差等级,而是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A 圆度B 对称度C位置度D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11)国家标准中对注出的大多数形位公差项

18、目规定的精度等级为B ,圆度和圆柱度为 A,末注形位公差为E 。A 012共13个等级B 112共12个等级C 113共14个等级D f、m、c、v共4个等级E H、K、L共3个等级(12)一般说来,同一要素的形状误差 B位置误差,定向位置误差B定位的位置误差,圆柱形零件的圆度误差B其尺寸误差。A 大于B 小于C大于或小于(13)用功能量规检测形位误差的方法适用于C .测量特征参数的方法适用于B 。A 遵守独立原则时B 生产现场C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D 图纸上标注跳动公差时4-2解释图4-11标注出的各项形位公差(说明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公差带形状、大小、方 向、位置),并填人表4-9中。*!用

19、*工昆答案表41习题42答案序项目名称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mm公差带方向公差带位置1斜向圆跳动圆锥面A、B公共轴心线一段圆锥面距离为0.025总巨离为0.025与被测面垂直与基准轴线同轴2对称度键槽中心平面圆锥面轴线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总巨离为0.025与基准平行对称配置在基准两侧3圆柱度圆柱面无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半径差为0.01浮动浮动4平行度轴心线A、B公共轴心线圆柱面内的区域直径为()0.02与基准轴线平行浮动5径向圆跳动圆柱面C、D公共轴线两同心圆之间区域半径差为0.025与基准轴线垂直两同心圆的圆心与基准轴线同轴6圆柱度圆柱面无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半径差为0.

20、006浮动浮动4-6 指出图415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不改变形位公差特征符号)5SW7H闽年15丹副工6圉答案图张#替小后界案(不改变形位公差特征符号)4-7 指出图416中形位公差标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何m 日一0m。期D05/fl.OS/ 0050018412 根据图4 21的标注填表410:图411习题4/2图答案表4 4 习题412答案序采用的公差原则(要求)遵守的理想边界边界尺寸/mm最大实体状态时的 直线度公差/mm最小实体状态时的 直线度公差/mma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49.9900.0150.040b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边界49.97500.025c独立原则

21、0.0150.0154-13 根据图4 22的标注填表411,并画出动态公差图。雄201后怎)7/乙之/ 产,ti J-产山唯诵1d)阳加12 月电4J3圉匕乙”答案表4 5 习题413答案序采用的公差原则(要求)遵守的理想边界边界尺寸/mm最大实体状态时的形位公差/mm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形位公差/mm局部实际尺寸合格范围/mma独立原则0.010.0119.9920.03b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边界19.9900.0419.9920.03c最大实体要求与可逆要求联合使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19.980.010.0519.9820.03d最小实体要求最小实体实效边界10.130.180.089.9510.

22、05e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24.9490.010.02324.959-24.972f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最大实体边界4000.02539.975-40动态公差图如答案图 46所示。客宏图和启Jgq-由罪案思考题:4-1形位公差特征共有多少项 ?其名称和符号是什么?4-2 形位公差带的四要素是什么 ?4-3形状公差、定向的位置公差、定位的位置公差其公差带的方向、位置有何特点4-4举例说明什么是最小条件 ?为什么要规定最小条件 ?4-5国标规定了哪几种公差原则(要求)?理解它们的含义并简述其应用场合。4-6形位公差值常用什么方法选择 ?选择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4-7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23、有哪五大类 ?各类方法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 ?补充习题:例题41图41所示三个图为平面的形位公差,分析其公差带的异同。 三个图中哪个要求最11叵6y叫圄川 via mh *解:可从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见表4. 1。表4 1 例题4 1表图号公差项目名称公差带形状公差带大小/mm公差带方向公差带位置a平面度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0.05浮动浮动b平行度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0.05与基准A平行浮动c位置度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0.05与基准A平行公差带中心平面与基准 A距离为30mm图c要求最严格。例题42根据图42所示的几个图,说明被测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则(要求)、边界,解释

24、其含义。解:(仅供参考)H号公差项目名称被测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则(要求)边界解释其含义动态公差图a直线度遵守独立原则由 64.96064.990直线度公差均为0.01mm,与尺寸公差无关,彼此独立图4 3ab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由 64.96064.990最大实体状态时,形状公差为0,最小实体尺寸时,为 0.03图4 3bc直线度遵守最大实体要求由 64.96065.000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图4 3cd直线度可逆要求与最大实体要求联合使用由 64.96065.000直线度误差小于图上d 0.01时,允许补偿给尺寸公差图4 3de垂直度遵守包容要求由 64.96064.990最大实体要求的零

25、形位公差,可以看作最大实体要求的特例图4 3ef同轴度遵守最大实体要求由 64.96065.000司轴度要求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中心线应与基准轴线同轴图4 3fg同轴度遵守最大实体要求由 64.96065.000最大实体要求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包容要求)h同轴度遵守最大实体要求由 64.960-65,000:黄大实体要求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最大实体要求)注:从b、c、d三个图中,可以看出,包容要求比较严格,最大实体要求比较宽松,若再与可逆要 求联合使用,更放宽了加工要求。例题43 解释图45注出的各项形位公差的含义用好*葡阳解:答案如表45所不。序号新号先祥公着带津守的公菜用南

26、(WM!)1*位置度蚊孔心域4个直存*柏056m的到村面内.圆柱曲的中心分布 在闻#制1 中心习的况nun的周上.与心统达犯*旦垂置于Alfc.小里帝在卖陈裱离Biff it神 10mm埼橙置是伸心理)大受怖要求用于基描 蜜*1.L*宜艮#50的柏 号茎虚血*啮出航fl畅豫前.52mm的同杜陶内独立原则3/平如厘上粗而与A山平行的意寓为口.见5rlim的越平行平面之间独立N(即4同岫度柏心线与中50m事心姓同的盛校为和4152的照柱面内独立感则5位置度4 t贴孔 心魄个比15为*0而1的唯柱原桂而的中心却布在与*外皿中心同帕的*舟*im的周上,A 大寅蒋央熏同忖府于 依阳量K*基准要*例题44

27、 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 46所示的零件图上。1)A面的平面度公差为 0.01mm ;2)()50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1mm;3)()65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3mm;4)()50和4 65两孔心线分别对它们的公共孔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40.02mm ;5)()50和()65两孔心线分别对 A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5mm。解:标注如图47所不。例题45 把图48中的标注错误改正过来(不允许改变形位公差项目)解:改正后如图49所示。1EK)屈3擀函国中M睫45喜事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习题:5-1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人空白

28、处:(1)国家标准规定的常用的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是C 和 A ,其中 C 最客观全面的反映了表面的粗糙程度,应优先选用;当需要控制表面细密度时应加选D 参数,当需要控制表面的接触刚度时应加选B 参数。A RzB Rmr(c)C RaD RSm(2)评定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C ,规定评定长度是D 。一般情况,评定长度 G5倍取样长度。A使测量方便B 等于C减少波度的影响D 考虑加工表面不均匀E小于F大于G 等于某轴的尺寸为。60h7,其表面粗糙度 Ra值可选 A um。A 0.81.6B 0.20.4C 1.63.2(4)轮廓仪是根据D原理制成的,双管显微镜是根据B 原理制成的。A

29、印模B 光切C 干涉D 针描5-2 解释下列标注的含义解:(1)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为12.5 pm, Ra的上限为3.2科m。(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所有表面Ra的上限均为6.3科m。(3)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为200科m。将图57所示轴承套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的错误之处改正过来。解:改正后的标注如答案图 51所示。e15DH7_ 目其余竽答案图5瞋S4答案5-4 在一般情况下,4 40H7和()80H7相比,()40H6/f5和。40H6/S5相比,哪个应选较小的 表面粗糙度值?解:。40H7比。80H7的粗糙度可选小些, 因为其尺寸

30、小些, 较易保证;。40H6/S5比。40H6/f5 的粗糙度应选小些,因该配合是过盈配合,为了连接可靠、安全,应减小粗糙度,以免装配时将微 观不平的峰、谷挤平而减小实际过盈量。思考题:5-1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 ?对零件工作性能有什么影响 ?5-2什么是取样长度、评定长度例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有何意义 ?两者间有何关系?5-3评定表面粗糙度常用的参数有哪四个?分别论述其含义和代号,如何选用?5- 4 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 5常用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分别适宜哪些评定参数 ?补充习题:例题51判断下列每对配合(或工件)使用性能相同时,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

31、高?为什么?(1)()60H7/f6 与()60H7/h6(2)()30h7 与()90h7(3)()30H7/e6 与 e 30H7/r6(4)()40g6 与()40G6解:(1)()60H7/h6要求高些,因为它是小间隙配合,对表面粗糙度比大间隙配合的。60H7/f6更敏感;(2)。30h7要求高些,因为。90h7尺寸较大,加工更困难,故应放松要求;(3)。30H7/r6要求高些,因为是过盈配合,为了连接可靠、安全,应减小粗糙度,以避免装配 时将微观不平的峰、谷挤平而减小实际过盈量;(4)f)40g6要求高些,因为精度等级相同时,孔比轴难加工。5-2 判断图5-6中四个图标注是否正确。b

32、)困S-6例频5 2图5解:图a是正确的;图b符号的尖端指向错;图 c符号的尖端指向错,且参数书写方向也错; 图d参数和符号书写方向错。第六章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 三、思考题6-1圆锥结合有哪些优点?对圆锥结合有哪些基本要求 ?6- 2圆锥及其结合有哪些主要参数?6-3国家标准规定了哪几项圆锥公差?对某一圆锥工件,是否需要将这些项目全部给出?6- 4圆锥直径公差与给定截面的圆锥直径公差有什么不同?6- 5圆锥公差有哪几种给定方法 ?各适用在什么场合?如何在图样上标注?6-6 在选择圆锥直径公差时,对结构型圆锥和位移型圆锥有什么不同?6-7常用的检测圆锥角(锥度)的方法有哪些?第七章尺寸链基础习

33、题:7-1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孔和轴均需镀铭,镀层厚度均为 (10 2) m,镀后应满足4 30H8/f7的配合,问孔和轴在镀前尺寸应是多少?(用完全互换法)。解:查表得:4 30f7= 30:04;mm, 4 30H8= 3000033 mm分别建立轴和孔的尺寸链线图,如答案图71a、b所示。答案图77-1在案对于轴的尺寸链:A= 15 0:0205 mm是镀层后的半径,封闭环;A1是镀层前的半径,是增环;A2= 0 0:0;8mm是镀层的厚度,是增环。Ai = AoA2= (150)mm = 15mmES= ESi 十 ES2ES尸 ESoES2= (0.0100.012)mm = 0.

34、022mmEIo= EIi 十 EI2.1. EIi= EIoEI2= ( 0.02050.008)mm = 0.0285mm故镀层前轴的半径为15 0.0285 mm,直径为30 0.057 mm同理,对于孔的尺寸链:Bo= 150.0165mm,是镀层后的半径,封闭环;Bl是镀层前的半径,是增环;B2 = 0 0:008 mm是镀层的厚度,是减环。Bi=Bo 十 B2=15 十 0= 15mm ES0= ESi EI 2,l E| 0= EI i - ES2ESi = ES。十 EI2=(十 0.0165 十 0.008)mm=+ 0.0245mm ,EIi = El0十 ES2=(0 十

35、 0.012)mm=+ 0.012mm故镀层前孔的半径为150.02450.0490.012 mm,直径为 15 0.024 mm7-2如图76所示的曲轴部件,经调试运转,发现有的曲轴肩与轴承衬套端面有划伤现象。按设计要求,A= 0.10.2mm , A1 = 150018 mm, A2 = A3 = 75 0.08 mm ,试用完全互换法验算上述给定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是否合理?图7d习题7C图解:建立尺寸链线图,如答案图 72所示。答案图7,题答案0 2A0= 0 0.1 mm是应保证的间隙,是封闭环;A1= 15000.018 mm是曲轴肩之间的距离,是增环;A2=A3= 75 0.08 mm是轴承衬套的厚度,是减环。按零件给定的极限偏差验算ES0=ES1EI2EI3=十 0.018(0.08) 一(0.08)mm =十 0.178mmEI 0= EI1 ES2 ES3= 0 ( 0.02) 一 ( 0.02)mm =十 0.04mm不能?黄足0.10.2mm的间隙,若有形位误差的影响,就会产生划伤现象定的极限偏差不够合理。思考题:7-1 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7-2如何确定尺寸链的封闭环 ?下列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1)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2)尺寸链中精度要求最高的就是封闭环。7-3解算尺寸链主要解决哪三大类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