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76963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投入产出表.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一)基本表式和结构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 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称为第I、n、in象限。基本表式如下: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计量单位:万元投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其他总产出农业 公 共 管 理 和 社 会 组 织中 问 使 用 合 计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出 口最终 使 用 合 计居民消费支出政 府 消 费 支 出合计固 定 资 本

2、形 成 总 额存货增加合计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小计中问投入农 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第I象限第II象限中间投入合计增加值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第in象限增加值合计总投入1 .第I象限第I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 间产品矩阵,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意义:沿 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 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 量,被称为中间投入。第I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

3、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 消耗的过程。2 .第II象限第n象限是第I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I象限相同;宾栏由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 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反映各项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构成。第I象限和第H象限连接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 使用去向,即各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3 .第III象限第HI象限是第I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 折旧、营业

4、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I象限相同。第IH象限反映各 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第I象限和第川象限连接组成的竖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 各种投入来源及产品价值构成,即各产品部门总投入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数 量。投入产出表三大部分相互连接,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从 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投入产出表有以下几个基本平衡关 系:(1)行平衡关系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其他=总产出(2)列平衡关系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3)总量平衡关系总投入=总产出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的总产出 中间投入合计=

5、中间使用合计 (二)主要指标解释1 .宾栏指标(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产出按生产者 价格计算,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常住单位是指在我国的经济领土具有经济利 益中心的经济单位。(2)中间使用:指常住单位在本期生产活动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 价值,其中包括国生产和国外进口的各类货物和服务的价值。(3)最终使用:指已退出或暂时退出本期生产活动而为最终需求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 根据使用性质分为三部分: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 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

6、济领土的消费支 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一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它除 了常住住户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 服务的消费支出: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 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 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居民消费支出划分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 消费支出。一政府消费支出: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 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

7、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 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 值减去向住户收取的价值。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 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 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 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 价值,商品房销售赠值,以

8、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 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价值。一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 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 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它包括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以 及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出口和进口: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 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 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因此服务的进出口

9、业务并不发生出入境现象,一般把常住单位 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2 .主栏指标(1)总投入:指一定时期我国常住单位进行生产活动所投入的总费用,既包括新增价 值,也包括被消耗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以及固定资产转移价值。(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 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3)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它包括劳动 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 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

10、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 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 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 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付, 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 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

11、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 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 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 定资产当期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 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后 的余额。(三)部门划分原则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与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所不同,投入产出表一般采用产 品部门分类,即以产品为对象,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产品用途相同、消耗结构相同、生产 工艺基本相同)的若干种产品

12、组成一个产品部门,根据产品部门的资料编制投入产出表。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要同时满足三个基本相同的条件比较困 难。因而在实际操作时,只能根据某种货物或服务符合某一个基本相同条件而划归为同一个 产品部门,而对符合另一个基本相同条件的其他货物或服务则划归为另一个产品部门。投入 产出表采用的产品部门分类,真正实现了按货物或服务的属性归类,因而产品部门是产品的 “纯”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划分为135个产 品部门。(四)主要系数及计算方法在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时,需要计算投入产出表的各种系数。主要系数及计 算方法如下:

13、1 .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也称投入系数,记为a“(i, j=l, 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 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 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 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X,去除该产品(或 产业)部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的笫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x“,用公式表示为:aij=-2,,n)Xj2 .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通常记为b.M是指笫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

14、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公式为:B= (I-A) -I3 .列昂惕夫逆矩阵在完全消耗系数短阵B二(I-A) -I中,短阵(I - A)”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记为后。 其元素后=2,,n)称为列昂惕夫逆系数,它表明第j部门赠加一个单位最终 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的完全需要量。4 .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包括进口)在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之间的分配使用比例。用公式表示为:h.j=-: (i= 1, 2,.n; j=U 2, ,n, n+1, ,n+q)xr.+M当j=l, 2,,n时,xr为第i部门提供给第j部门中间使用的货物或

15、服务的价值量; j= n+l,n+2,n+q时,x”为第i部门提供给第j项最终使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q 为最终使用的项目数。M为进口,Xi+此为i部门货物或服务的总供绐量(国生产+进口)。5 .产品比例产品比例表示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出中各种产品所占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其中,处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的第i种产品的价值量,又j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总产出。6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表示每个产业部门生产的某种产品占该产品总量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d,j(i,j = l,2,n)Xi其中,处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第i种产品的价值量,Xj表示第i产品部门的总产出。7 .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是国民经

16、济各部门提供给某项最终使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占该项 最终使用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Sij=-(i=l, 2,,n; j=l, 2,,q)其中,yij为第i部门提供绐第j项最终使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为第j项最终使用总额。8 .增加值结构系数增加值结构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各项占该部门增加值合计的比重。用公 式表不为:/V,Lj二一-(i = l, 2,,p; j=L 2,,n)*其中,N“为第j部门的第i项增加值量;N为第j部门的增加值合计;p为增加值的项目数。9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1)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

17、 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F的计算公式为:雷Fi=-一V(晨 2,n)1 ,一n /=1 )=1其中,图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表示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页脚.不各部门产品的完全需要量;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当F0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 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当Fj=l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 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当FK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 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显然,当影响力系数F,越大,表示第j部 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18、(2)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 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艮计算公式为:Ei= 二 _(1,2,,n)n /-1 y-i其中,之图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1 “ 一使用时,对i部门的产品的完全需求;一 ZZ%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行和的平均值,反 /- J-1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全体经济部门产品的完全需求的均值。当E01时,表示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即各部门所受到 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当EfI时,表示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当E.1时,表示笫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10.最终需求各项的生产诱发系数这个系数反映某一项单位最终需求(消费、投资或者出口)所诱发的各部门的生产额。 生产诱发系数越大,它的生产波及效果也越大。计算公式为:K=I- (I-M ) A lX (I-M ) S+E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E为出口结构系数列向量,S为最终使用结构系数,看为进 口系数矩阵,它是一个对角短阵,对角线上的第i个元素表示i部门的进口占该部门国使用 的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