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86898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但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作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质量;课程内容能够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真正把信息技术使用到学习之中,就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课程是实体,而技术是载体,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技术形

2、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有序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学软件其操作界面友好、交互性强、艺术表现力强等,能很好地反映出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和谐统一。利用多媒体表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水平。2、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信息学习环境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借助信息技术而搭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由教学软件平台、学习系统平台、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各种资源网站等等所构成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水平。对课程教学内容实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不但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

3、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实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实行知识重构和创造。整合的关键是教师观点的转变和信息技术水平水平的提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体现出人性化、交互性、自主性、综合性等特点。3、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做到“软硬兼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取决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硬件、软件、应用等,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步到位,如何发挥信息化投资效益,重视软件、资源建设,尽快突破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由“重建设、轻应用”到“建设与应用并重”。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所以必须建设与软件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的管理信息资源等。4、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展开各种形式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根据学科特点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如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单元教学中,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收集到世界能源消耗增长数字和发展趋势;世界已探明常规能源的贮量、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制作成演示文稿,以文字、图形、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