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6918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找教案 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8月30日9月1日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处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 教学准备: 学生:颜色、纸、笔等 教师:塑料杯、颜色、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并指导色彩的出处。 2、理解三原色及间色的概念。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 活动二: 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 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 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

2、 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看产生了什么变化, 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活动三: 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 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 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 4、请学生再做练习。 活动四: 小结:橙=红+黄绿=蓝+黄紫=蓝+红 活动五: 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 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 活动六: 1、调调、画画创造一幅美丽的画。 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感受魔幻的色彩。 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 2、作品展示 活动七: 拿

3、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 教学札记: 其实对于三原色以及原色、间色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接触过了,但用原色和间色来进行色彩调配练习时,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许多孩子把颜色调得很厚、很脏,找教案 或是没有计划的胡乱调,作业效果一团糟。所以我在指导时具体引导学生发现调色时毛笔蘸水的多少,调色时毛笔怎样转动调得匀,涂色时笔触怎样这些虽然不是教学重、难点,却是决定绘画效果的重要因素,掌握了这些细节,学生作业时就简单多了。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

4、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

5、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学生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

6、孩子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找教案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

7、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学生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施教时间:9月7日9月15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

8、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找教案 (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

9、(微缩景观等) 活动三: 请学生思考: 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 活动四: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五: 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札记: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活动二: 作品交流展示。教师从构图及色彩方面进行总结。 活动三: 游戏: 大人和小人: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人剪下来,随意找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是大人还是小人,再找另一位同学的进行比较,看看又变成大人还是小人

10、了, 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札记: 我找到了格列维游记的故事碟片,放了一段给学生们看,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同样的一个人在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的遭遇和感受。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很多,在创作画时想象出了诸如:在小人国一下子割了一亩麦子,在大人国住在苹果屋里想象力的的丰富促使了画面效果的丰富。 课题:前前后后 施教时间:9月14日9月22日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

11、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找教案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

12、觉。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札记:刚讲

13、完课,一个调皮的孩子就抗议:我这么高,为什么让我坐在前面这不符合“前前后后”的规律其他同学纷纷指责:谁让你上课不听讲,老师不看着你能行我鼓励他说:“别灰心,只要你努力进步,老师就会让你坐回原位,那时候就符合前后规律了”这下大家都高兴了。 第二节 活动一: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

14、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 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找教案 活动三: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札记:我们今天做了一个抢答游戏,请五名学生站成一排,教师快速提问:“刘洋在万蕾的前面

15、还是后面,万蕾在高朋的前面还是后面,”通过三轮快速抢答,决出了三位优胜者。我请这三位同学谈谈自己取胜的诀窍,最后得出结论:观察力和口头表达力。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就要靠观察力和表现力来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观察力自然很棒。 课题:天然的斑纹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施教时间:9月21日9月28日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式表现1-2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能否总结出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共享。 教

16、学准备: 教师:表现不同肌理的课件,一只布袋子、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 学生:提前搜集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水粉色、毛笔、调色盘等。纸。 第一节: 活动一: 请学生将手伸到教师带来的布袋子中随便摸一件东西,并凭触觉说说它表面的花纹是怎样的,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然后拿出来看猜得对不对。 说说自己凭什么这样猜的,你平时注意到物品的这些细节了没有, 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活动二: 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

17、觉。 比如说:“树皮给我们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是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有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又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树叶要滋润、细腻 活动三: 布置练习作业:各组同学交换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感受一下肌理,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2-3个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画一下。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拓印工具。 札记:去年做了一个关于有趣的叶子的幻灯片,里面有好多叶脉的纹理的图片,今天正找教案 好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感受自然界的花纹。效果很好,所以说教学资料的积累非常有用。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为学生表演一个魔术:在一张白纸上用油画棒用力涂色

18、,白纸上除下了一些有肌理的画面。请学生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揭示谜底:白纸的下面垫着一张树叶。 再换一种方法:在树叶上涂上厚厚的水粉颜料,将一张吸水性很强的纸覆盖在上面,轻轻的压,小心解开,白纸上就出现了纹理。 这两种方法都是拓印。 活动二: 启发学生自己想象,还有什么办法制作肌理, 自己组尝试着做一下。并交流一下制作的效果。 拓印的方法并不难,但要取得好的效果却也是不容易的,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尝试,并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拓印的方法。 作业要求:用拓印、拓印添画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一幅作业,可以合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

19、择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作业展示,经验交流。 收拾与整理。 札记:孩子们寻找花纹的热情太高了,把纸蒙在电视机音箱上、门边上结果班主任一进班就高呼:“怎么到处都五颜六色的”大家又好一通忙乎才把所有的地方都打扫干净。上第二个班时,我先要求学生:“拓印时把纸的四周空出来千万别弄得到处都是” 课题:校园里的花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0月8日10月10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

20、完整。 3.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枝、叶、杈的形态及前后穿插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在美术教室每一组的桌上摆上一盆植物,再准备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 找教案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二: 观察自己组桌子上的植物,通过讨论说一说:植物的枝叶是怎样生长的,叶片或花

21、瓣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是如何穿插的。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很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活动三: 教师以讲台上的芦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简单示范构图与如何写笔写生,着重于绘画的先后、各部分的枝叶、花瓣;根据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背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学生作业:对自己桌子上摆的植物进行写生。 活动四: 展示作品,讲评。 展示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启发学生用纸和其他材料通过剪、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和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札记: 孩子们对校园里常见的花

22、还真是没怎么观察过,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认真地观察并表现了校园里的花,这才感叹道:“原来我们学校有这么多的花呀,原来这些花都这么美呀”我借机告诉他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 课题:最受尊敬的人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施教时间:10月11日10月13日 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感受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记忆画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进行简笔人物画的练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

23、警察、医生、农民、工人、教师等)常用美求用具。多媒体教学资料。 学具:常用美术用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工具、彩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师生问好,相互关心,调动学生情绪。 如:今天早上吃什么,谁做早饭, 如:你们身上穿向衣服谁做的, 板书受尊敬的人 找教案 活动二:分小组讨论哪些人是受尊敬的人。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发言爷爷、奶奶,父母、教师、軍人、医生、警察等 ,.学生发言说一说: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受尊敬, 学生发言、活动:如:老师这职业为社会上培养人才,辛苦的工作他们受到社会上的尊敬 学生举例说说什么人、职业受尊敬,师引导 教师小结。 活动三: 播放多媒体图片,如:军人这职业,

24、人物有什么特征, 启发学生说一说。师引导,如;有军装,军微,背景应设、飞机、大炮、船、舰、来体现军人的特征等。 如:医生,启发学生根据医生的职业形象说一说,学生活动回答师:引导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例、图中是些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的,(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师:引导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感受绘、制一幅受尊敬的人。(表现手法不拘)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帮助学生构图安排画面,设置背景。 启发学生使用工具、颜料。 活动四:总结、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业的人物特征、画面安排、及涂色讲评的同时引导学生参评、互评。 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社会上受尊敬的人。 札记: 关于

25、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学生们的认识多局限于两种人:家中的老年人;社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名人。而对于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为他人做好事,进行奉献的人,却被大家忽略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回忆:是谁早早起来为我们准备早餐,是谁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是谁为我们疏导交通,是谁每天晚上陪我们做功课,复习学习内容经过一点一滴的启发,孩子开始感激身边为自己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由学会感恩到运用美术手段来表现、赞美这些人,有感而发,不再是强硬的制定学生画谁,作业效果虽然不够完美,但充满了感情。 课题:今天我值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

26、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物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否通过回忆、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找教案 教具准备: 师:关于学生值日的有关资料,小朋友画的作品等制成的课件,颜料等。 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绘画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18日10月19日 活动一: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录象引入新内容)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班级中做过值日吗, 那好,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小朋友在学校和班级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让学

27、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录象,请你说说你都做过哪些值日,(学校里的督导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应做些什么事,(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板书课题:8、今天我值日 活动二: 1、引导学生观察。 (1)值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样表现值日情景,(学生分析讨论) (2)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做做值日时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示:(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做值日时的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用绘画形式表现值日情景, 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出示电脑课件) 教师提示:你能用基本形

28、概括出值日动作吗,你能说一说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吗,你能认一认它是用哪一种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创作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画。 札记:在回忆值日时的情景时,我让所有同学起来把自己负责的值日项目的动作表演一遍,这一下发现有许多同学的动作让我猜不出这是在干什么。原来上到三年级的他们还是不会用正确的姿势值日。好多同学不会使用工具,尤其是当今家庭很少用的拖把;还有的用的都是拙劲没办法我

29、借机又给他们上了一次劳动技术课,教大家怎样运用正确的姿势来扫地、擦地、擦黑板讲完了,学会了,再画作业,嗬,还真不错看来这次“跑题”跑得还真值得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10月22日 活动一: 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作业,再同教师带来的优秀的学生作业相比较,请学生说说我们的作业缺少了什么, 背景,尤其是场景的绘画对一幅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里还是在室外打扫的卫生,只有通过背景来表现。 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背景色彩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 找教案 活动二: 将上节课化的作业添加上适当的背景并涂色。表现出值日时忙碌而又愉快的情景。 活动三: 展示个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30、,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札记:今天上完了课,一个学生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回家干活了奶奶开始还不让,但后来激动地直夸我懂事我感受颇深:以美育德是美术教学多年来提出的口号,可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呀 课题:有趣的鞋子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

31、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录相一段、课件 学具:各种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5日10月27日 活动一: 请同学们看看教室软木板上装饰的各种各样的鞋子,说说鞋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板书课题有趣的鞋子。 活动二: 提问:你知道鞋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放录像: 鞋子最早出现于5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为了取暖和保护脚不受伤害,原始人用兽皮和麻片、草绳将脚包裹起来。 提问:最早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

32、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活动三: 找教案 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多样的鞋。(课件) ,.包子棉鞋 ,.滑轮鞋 ,.皮鞋 ,.靴子 ,.花盆底的鞋 ,.景泰蓝做的鞋 ,.综合材料制作的鞋 引导学生一屏屏欣赏,说说各种鞋的材料、花纹和制作的特色。 活动四: 课件展示 不同季节要穿不同的鞋,(学生说说不同季节穿什么鞋)这是根据季节设计的鞋。 运动时要穿运动鞋,休闲时要穿休闲鞋,这是根据不同功能设计的鞋。 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穿的鞋子也不同。 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鞋,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上、网络上见到的有趣的鞋子。 布置学生带材料下节做鞋子。 札记:从网上下了一个课件,里面关于鞋子的历史讲

33、得很清楚,这个课件可帮了我的大忙,真是感谢网络的便利。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 活动一: 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1、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

34、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活动三: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1、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活动四:学生作品的交流展

35、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找教案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札记: 我按照惯例在下课前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共同预习下一课有趣的鞋,并布置孩子们带彩色纸、橡皮泥等制作工具。孩子们对教材上那用纸、橡皮泥做成的小小的鞋很感兴趣,只有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插话的小壮不停的嘟囔:“用纸做的小鞋又不能穿,这不是浪费吗,”“你又乱插话,只要做得好看就行,再说还可以给娃娃穿。”小壮的同位回敬了他一句。“我们男孩又不玩娃娃” 这同位俩的的

36、对话使我灵机一动:我们学校教科研的课题是创造教育,而我们艺术组的子课题正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为什么不就这次有趣的鞋的课题鼓励学生将美术技法运用到对实际生活用品的美化、创造当中去呢, 所以我马上谦虚地用咨询的口气问小壮:“请问用什么材料怎样能做出可以穿的,对我们来说做起来又不太难的鞋子,”“呃,这个嘛”我的态度一下子让小壮抖了起来“就用我们冬天用的毡子鞋垫作鞋底,再用各种布条做鞋面,肯定能做出可以在家穿的软底鞋这是我的一点想法,诸位还有什么高见,”这小大人似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同学:“还可以用毛线便起来做鞋面”“我家的棉拖鞋鞋面破了,我可以利用原来的鞋底再自己做上一个鞋面。”“我

37、们家有包装电器的泡沫箱子,我想用那泡沫板作鞋底”“扎头的丝带缠一缠也可以做鞋面”“同学们想出来做鞋的材料可真不少,那咱们下一节课就来制作可以穿的鞋子吧回去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还要思考一下,怎样制作能让你的鞋子比较结实。” 第二次上课时,孩子们带来的材料可真不少,有的甚至把大塑料瓶横着一剖两半来作鞋底。由于抱着做好了可以穿的目的,在制作中不少孩子还考虑到了防滑措施:在鞋底粘上一条条线绳、一个个布贴的小圆点在装饰鞋面的时候,旧的绢花、蝴蝶结、漂亮的扣子等等都派上了用场,大家穿着自己做的鞋在教室里既兴奋又小心翼翼的走来走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前所未有的被开发出来,我敢说,如

38、果只是让他们用纸来做小小的鞋,做得肯定不会如此精彩 从这一次的美术课中,我得到了两点启发:一、真实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只能死板的按照教课书或是教参上提前设计好的预案进行的,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作业形式也不是只能按照书上的要求来设置,在落实新的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我们把过程还给孩子们时,关心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是情感的波澜,怎样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作业形式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灵活掌握的。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书上教的知识技能学生学会了没有,而应该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吗,他们的创造性被激活了

39、吗, 二、美术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学习过程变为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让我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具体成果吧 课题:团包手工 课时:2课时 找教案 教学目标

40、: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纹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纹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纹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胶水等 教师:彩纸边料、团包范作、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构建原理。积极动脑,大胆想象,积极创作。 2、主动参与课堂创作,运用团和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纸艺品。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节 施教时间:11月1日11月2日 活动一: 激趣体验 1

41、、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一包好吃的,摸一摸,你猜猜是什么,打开看一看,是不是你们猜到的, 一人拿一块,看看你们拿到的糖果的形状一样吗,都有什么形状, 2、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一盘糖,学生回答糖的形状(有圆柱形、长条形、锥形、圆形、正方形) 3、原来糖的形状也有各种各样的,现在你们可以把它吃掉。糖的味道怎样,(很甜)在我们中国,吃糖就是祝愿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 4、糖吃到肚子里了,但是现在我要同学们把刚才的糖果变回来。怎么办,桌上有个小盒子,里面有些材料,开动脑筋,只要能恢复糖果原来的形状就可以。 5、哇,糖果又变回来了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变回糖果原来的样子, 你是用什么团包的,(皱纹纸) 摸一

42、摸,皱纹纸给你什么感觉,(很软,有皱纹、色彩鲜艳) 还有用什么团包的,(橡皮泥、玻璃球、积木) 同学们可真聪明,团包不同的东西,就变回了糖果原来的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团包手工出示课题 活动二:观察感受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是用团包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饺子、棕子、元宵) 我也做了一些,你们来看一看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一笼屉什么,(包子) 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餐巾纸) 看看它是怎样制做的,(用折的方法捏出了许多小褶皱) 热气腾腾的包子是什么馅的,(请一位同学打开) 2、出示树叶包同样是包子,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的,(象树叶形) 3、这一盘是什么,(饺子) 饺子

43、的外形象元宝,里面可以包上许多有寓意的食物,比如枣、花生、糖等,象征着人们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找教案 4、看,香喷喷的什么上桌了,(春卷) 老师最喜欢吃的炸春卷。是什么馅的,我们剪开来看一看。(教师剪开,露出里面的馅) 活动三、探究解疑 1、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用团包的方法制做的,其他种类的物品可不可以用团包的方法制做呢, 出示范作我把它们放到每个小组中,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做的是什么,是怎样制做的, 2、每组选一名同学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一说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做的什么,(卷心菜) 是蔬菜类,它是怎样制作的,(一层一层粘上的,叶脉是用白色的餐巾纸搓成条粘贴上去) 色彩呢,(叶子是绿色的,

44、叶脉是白色的,和生活中的是一样的) (2)你们讨论的是什么,(葡萄) 是水果类,这一串葡萄是怎样制作的,(先用紫色的皱纹纸团起来,再一个一个粘贴上) (3)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团包方法制作的,(头)她的辫子是怎样做的,(用线绳一节一节扎起来) 小男孩呢, (4)这是两条什么,(毛毛虫) 这两条毛毛虫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一条是用乒乓球包在里面,一个一个粘起来的;一条是用皱纹纸包在里面,用线绳一节一节系起来的。) 我们刚才看到用团包的方法可以做许多东西,有食物、蔬菜、水果、人物、动物,还可以在团包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和粘贴。 3、教师示范团包步骤: 看,老师这儿有一张三色纸,我把三种颜

45、色拼在一起,猜一猜,我要做什么, 教师演示做金鱼:身体里面包的是皱纹纸,鱼眼睛用纸卷起来,尾巴捏几下。 一条可爱的小鱼游过来了,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鱼爸爸呢,看,它胖胖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泡沫球)出示鱼爸爸 一家三口还少鱼妈妈,鱼妈妈有一双漂亮的鼓眼睛,是用什么做的,(玻璃球),鱼妈妈比较瘦,它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 小鱼的一家玩得可开心了。同学们都知道金鱼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眼睛鼓、大尾巴)对,老师就是抓住了金鱼的特征,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来团包的。 活动四:创作评析 1、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创意团包手工。看,有蔬菜、人物、动物、食物(教师在每组摆上桌牌)你喜欢做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自由分组。 2、分好组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想做什么, 3、学生创作,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做了什么,用什么颜色,是用什么团包的,象不象) 教师随时点评。 活动五:拓展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