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95133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李长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教学具体课例海陆的变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 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台匕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 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 是承接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 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

2、 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 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 的科学精神。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

3、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 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 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 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 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

4、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 究、独立学习、小组和合作学习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 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 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 课堂上来。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二)探究新知A、沧海桑田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教学中,

5、选择反差大的材料 , 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 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设疑过渡,观察猜想】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 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 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环环相扣 , 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角色扮演、证实假说】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

6、性,同时 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 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C板块运动观察动画,图说地理】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3、畅所欲言 : 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 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 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 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 造学说理论。合作读图、理解学说】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

7、要观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 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 张裂运动过程, 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 突破难点。3、学以致用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 , 加深学生对 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 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

8、震带的分布,了 解两大火山地震带。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 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 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 感。三)课堂总结、学生自主小结质疑。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 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 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小组合作教学,以问题 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 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 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 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 想。唐坊中学 李长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