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97603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建材2007年第8期1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工程结构的抗渗要求混凝土对液体或气体渗透作用的抵抗 能力,称为混凝聚力的抗渗性,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影响工程结构的 使用寿命。例如,一些有害的液体或气体渗入混凝土后,将对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 使混凝土变质;压力水分的侵入,会使混凝土中的Ca (OH2不断被析击,最终导致混凝土崩溃;水分和空气的侵入,将使筋混凝土内的钢 筋锈蚀而产生体积膨胀,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和剥落等等。混凝土的抗渗性还 决定混凝土饱水的难易程度,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有重要意义抗渗性不良者易 被水分饱和,气温低至零下时会遭受冻害。因此,许多工程结构,例如混凝土储油 罐、蓄

2、水塔、压力管道以及地下建筑工程,对所用混凝土都有抗渗要求。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就从地下工程的埋置深度.提出了抗渗 混凝土(也称防水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工程实践中,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还应比表1的规定提高一个等级即O.IMPa。 例如,工程埋深为地下15m,设计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即经受住0.9MPa的抗 渗试验,但施工配合比要能经受l.OMPa的抗渗试验。2抗渗混凝土的配制技术配制抗渗防水混凝土,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 和矿物掺合料。GB50108-2001规定,抗渗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 于32.5MPa;水泥品种,在不受侵蚀性

3、介质和冻融作用的地方,宜采用普通水泥、硅 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但使用矿渣水泥时必须掺用高效 减水剂。在受到侵蚀性介质作用的地方,则应查明这些介质的性质,分别选用不同 的水泥。在受到冻融作用的地方,则应选用普通水泥,而不宜采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特别是火山灰 水泥,因为需水量较大,对抗冻性不利。抗渗防水混凝土最忌混凝土开裂。为了减 少或防止开裂,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和早期强度稍低的水泥(不宜使用早强型水 泥。研究证明,水泥强度发展较慢时,形成的水泥石比较密实,有利于混凝土抗渗性 能的提高。抗渗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石子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泵送时 还应满足不大

4、于输送管径1/4的要求。石子的含泥量应小于1.0%,泥块含量应小于 0.5%。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应小于3.0%,泥块含量应小于1.0%。因为使用细砂混 凝土更容易产生裂缝,而砂、石中带入的泥土会严重削弱水泥与砂、石的粘结力, 并且土粒体积不稳定,湿胀干缩过程对混凝土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石子粒径对混 凝土抗渗性的影响则是,石子粒径越大与水泥砂浆之间的干缩变形差值越大,越容 易在界面产生微裂缝。施工时也越容易在石子下方形成水囊,硬化后成为孔穴,这 些都成为水渗透的通路,因此抗渗混凝土用的石子最大粒径必须限制。在抗渗混凝 土配制时,适当加入外加剂和活性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提高抗渗性。例如减水剂可 以在

5、维持必要的施工坍落度的条件下减小水灰比,而水泥浆体的水灰比越小,混凝 土的渗透性越低(抗渗性越好;活性矿物掺合料则可以在后期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 生的Ca(OH2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质的稳定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填充在早期形成的 孔隙处,既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又提高密实性、降低孔隙率和缩小孔径,这对提高混 凝土抗渗性都十分有利。因为混凝土中过多片状的Ca.(OH2结晶对强度与密实性都有害。抗渗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以下规定:水泥不得少于320kg/m 3,掺有 活性矿物掺合料(如符合相应规范和标准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沸石粉等时,水 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o因为水泥用量过低难以拌制出

6、密实性良好的混凝 土。水泥用量也不宜过高(不宜超过400kg/m 3,因为水泥量过高时,水化热高,收缩也大,都不利于抗渗性的提高。砂率宜为35%40%,泵送施工的抗渗混凝土可达 45%。因为砂浆的抗渗性比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的配制与试验梁必通(云浮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表1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工程埋置深度(m设计抗渗等级2.212.05.59.22.211.56.59.12.211.0香酸钠01.03.05.0表2引气剂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水泥与混凝土46-广东建材2007年第8期表4混凝土抗渗标号与相对渗透系数的关系抗渗标号相对渗透系数Sk(cm/s抗渗标号相对渗透系数Sk(cni/s

7、S10.391X10-7S80.261X10-8 S20.196xl0-7S100.177x10-8 S40.783xl0- 8S120.129xl0-8 S60.419xl0-8S160.767xl0-9 S300.236xl0-9 表 5 混凝土抗渗标号与 相对渗透系数的关系(修正抗渗标号相对渗透系数Sk(cm/s抗渗标号相对渗透系数Sk(cm/s S10.316xl0-7S80.211xl0-8 S20.158xl0-7S 100.144x10-8 S40.663xl0-8S120.104xl0-8 S60.339xl0-8S160.621xl0-9 S300.191x10-9S=1+D

8、m-1-1 式(2式中:H、T、Dm的意义与式(1相同;S为抗渗标号;XHT表示逐级加压时各级的时间与水压乘积的总和。显然,采用“一次加压法”比采用“逐级加压法”更方便、快捷,尤其是试件的 抗渗标号高时。抗渗试验最关键之处在于:试件在套入抗渗仪的模套时,要保证两者连接处的 密封良好,否则水会从侧面流出使试验失败。此时只有停止试验,重新密封。混凝 土抗渗标号与相对渗透系数的关系见表4,但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试 验之后,对表4数据进行了修正(见表5。具体计算公式如下:SK0.03xDin2S1xlx5.76x107式中S1=S+1,其余符号意义同前。1概述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城

9、市快速路的建设中应用比较普遍。但因 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欠缺,在运营使用中常出现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断板等问题, 造成维护费用的增加,为了更好的控制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针对在施工中常见的混凝 土路面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总结作者多年来在施工管理监理工作的经验与大家共同 探讨。2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病害及产生原因2.1裂缝裂缝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其原因从时间上可分为硬化前、硬化后两个 过程。硬化前,混凝土处于流塑性状态由于各种组成材料的密度不同、内部自由水析 出,在未抹面前引起沉降收缩裂纹;硬化后,主要由于施工不规范及材料质量问题产生裂缝,主要有因水份蒸发,使 干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的

10、干缩裂缝。主要原因水泥中的 硅酸二钙可产生肢体及铝酸三钙水化时需大量的水,养护过程中膨胀值大,干燥时收 缩引起体积变化;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及骨料大小及级配对干缩裂缝的产生也有很 大的关系。再者是由于温度而产生裂缝;基层的裂缝未及时处理造成的反射裂缝及 因水泥安定性不良,因拌和物温度过高,水及沙石料中有害杂质及其活性材料与水 泥中碱反应等由于材料不良而引起裂缝。2.2断板断板现象常见于公路的运营使用过程中产生,产生的原因除路面结构组合设 计、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外主要是基层施工质量、混凝土的强度、切缝时间的把 握、灌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病害问题的探讨刘杰孙延伟(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 限公司摘要:近几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中应用比较普 遍。现就其在施工及运营使用中出现的几种常见的病害产生的过程进行探讨。关键词:混凝土路面;病害;探讨inniiivniutHf vni it vni vni u vni ini it ini it vni vniu vni it tin vniu vni ini it tnniiwi与彳昆 十 47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