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3712944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地理知识.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学中的名词、现象和诗句,生活中的地理,处处留心学地理,回归年与恒星年,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是地球绕日公转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等同于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

2、的区时,即格林尼治时间。,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太阳辐射强度是指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

3、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的削弱作用,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热力环流与三圈环流,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

4、单的形式。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与温室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雨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存在一股上升气流,加上城市上空尘埃较多,使城市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

5、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地质时期:1万年以前; 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以来,台风与飓风,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焚风与干热风,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

6、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而形成焚风。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气候的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寒潮与寒流,寒潮:气象灾害的一种。寒流:洋流的一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

7、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诗句、谚语中的地理知识,2.“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

8、、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

9、旱灾害,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局。,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

10、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此诗道出了波浪的侵蚀作用。,6.“过了冬,长一葱”,此谚语的意思是:过了冬至日,白昼就长一点点了,即冬至日后,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因此冬至日

11、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7.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说明了锋面能带来降水以及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不同天气。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春季来临,气温开始

12、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9.“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头上热滚滚”、“日照胸前暖”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热集中;同时,

13、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由此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白天出太阳。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10.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一句贵州的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以北地区的冬季阴雨冷湿的气候特点,以及崎岖的高原地形特征。冬半年,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长途跋涉,南下到云贵高原的脚下,势力已大为减弱,又遇到了云贵高原的阻挡,不能继续向南前进,与南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受该锋面的影响,贵阳附近“天无三日晴”(顾名思义,贵阳是阳光很

14、贵的意思,即冬半年很少有阳光)。而此时昆明一带则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顾名思义,昆明是阳光明媚的意思)。云贵高原上的岩石多为可溶性的石灰岩,流水侵蚀作用特别强烈,喀斯特地形发育特别典型,因而“地无三尺平”。,11.“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东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这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不同点之一。日本的春天到了,夏季风就来了,夏季风是偏南风,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作者对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弱小的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用“微微”二字刻画得入木三分。,12.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

15、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此诗涉及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春风”指的是来自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1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此诗描述了我国河套平原过去的生态景观。,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描绘的是快行冷锋或寒潮 。,1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此诗涉及到“巴山夜雨”的成因。巴山位于四川与陕西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

16、。一般来说,盆地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气流不通畅,对流交换弱。白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空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随着温度的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发生凝结而下雨,故“巴山夜雨”会时有发生,17.“山前桃花山后雪”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18.“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

17、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1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对流雨,20.蜀军火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南丘陵地形,22.“上山到云间,下山到河边。”,-藏南谷地,蜀犬吠日,此成语可说明四川盆地云层多,日照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此诗表明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结冰时,河水很少流动,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毛泽东念奴娇昆仑),此诗表明,夏季冰雪融水,补给江河,使河流的水位上涨。由此可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洪水期在夏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