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1639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 姓名:张洁 学科:数学 职务:教师 职称:中小学二级 单位:宝鸡市凤翔县陈村镇小海子小学 地址:陕西宝鸡凤翔陈村镇小海子小学 电话:7528093 邮编:721405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点滴反思 张 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

2、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

3、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

4、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5、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占苹果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有苹果棵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多1/3,有苹果树多少棵? 两数相比较,以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较数,即与谁相比谁为标准数(通常设标准数为1)。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几之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的相同点是:都知道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前者是已

6、知标准数求比较数,后者是已知比较数求标准数。题、都是苹果树与梨树相比较,梨树的棵数为标准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比较数,梨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因此,它们属于前类用乘法。题、都是梨树与苹果树相比较,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树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数为比较数,苹果树的棵数题目中都不知道,因此,它属于后类用除法。题、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已经知道,计算时不用“括号”,题、中比较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知道,需由1加几分之几和1减几分之几求得,因此计算时需加“括号”。 四、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 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进行简单应

7、用题教学时,就让学生了解一道应用题总题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因此,可进行填空练习。 如:(1)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37人,?(补问题) (2)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动员153人,一共有多少人?(补合适条件) 在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通过自编,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如: 1、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2401/3=?编一道应用题。 2、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45名学生,女生占2/5,女生有多少人?把它改编成一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指定题目类型编题,如编道反比例应用题。 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应让学生结合实际,编写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