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等学校产业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3089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高等学校产业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高等学校产业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高等学校产业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高等学校产业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高等学校产业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议高等学校产业标准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浅议高等学校产业标准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管理 摘要:高等学校校办产业通过近30年开展,对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加高校收入,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高校校办产业标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已严重影响其开展。本文阐述了高等学校产业标准化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指出了高等学校目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根底,提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措施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开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加强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展的重大使命和责任。经过长期开展和积累

2、,高等学校己经形成相当可观的国有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新课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观念缺乏 高等学校长期实行的国家高度集中的全收全支型管理模式,教育经费都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无偿拨款,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使用上也不核算本钱。因此,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对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上的一种偏见,在管理观念上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 1、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2、产权观念淡薄。3、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无视无形资产的管理。 二、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有些高校尚未建立国有资产专职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由各职能部门分块分片履行,

3、这些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也无法综合和统一管理。有的高等学校虽已建立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没有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没有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使其难以发挥其职能作用。由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校内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处置等环节衔接不紧密,相互脱节,有的环节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三、高校产业标准化过程中管理制度的缺乏 从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现有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尚不健全。有的学校连?国有资产管理方法?都未出台;有的学校虽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未形成体系,未能系统构建母系统、子系统。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之间协调性、衔接性方面还有欠缺。 从管理制度涵盖的内容来说,管理

4、规章制度没有随着新形势和新情况的出现及时予以修订与扩展,形同虚设。校办各经济实体的资产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对资产的购入登记、使用监督、财产处置等制度不健全,导致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从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来说,没有使其真正落实到位,从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使用到维护、处置等环节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根底管理工作较薄弱 国有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别由几个部门兼管。由于多头管理、分散管理,在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易造成账实不符。而且,出问题时往往是几个部门都去解决又都没有解决,造成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为

5、难局面。 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不高。 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履行、管理制度的落实归根结底要依靠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很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中,既没有专职财务人员,也无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一遇到问题就不得不求助于其他部门,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在高等学校校办产业标准化过程中,明晰高校产业产权关系是建立健全经营性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客观性要求。加强高校经营性资产标准化管理,学校首先过渡为资产管理者,企业逐步过渡为资本经营者,实现事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别离,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一、建立资产评估制度,做好产权界定,明晰产权关系 严格“非转经手续。 做好产权界定高校进行经营

6、性资产投资时,要按照国家“先审批、后投入规定投入,按照“先评估、后流动的原那么对学校投入资产进行评估,严格执行非转经资产的审批制度。 产权界定是依法划分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力范围、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现有经营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明确产权界定范围,并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进行产权登记,发放产权登记证。 加强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明晰产权关系 高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躲避风险,理顺产权关系,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是每个高校二次开展的选择。高校产业中相当一局部企业属于科技型企业,主要是依托学校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开展起来的,对于这些

7、企业无形资产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尤为重要。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确保学校既得利益不受侵害。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高校应根据自身根本情况,结合国家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校办产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实行经营性资产价值管理。 第一,要建立实行经营性资产专项登记管理和专项考核管理。学校要与经营者签订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书,以此来考核经营者的业绩。 第二,建立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制度。资产经营者必须向投资者缴纳经营利润,资产管理公司要向学校缴纳一定比例的资产占用费,以此来理顺资产所有者、投资者以及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建立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

8、效仿财务总监委派制既能贯彻现代企业制度,又能使学校行使监督权,适应高校校企实际情况。 三、建立有效的鼓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效益 高校产业国有资产的经营,最终运作方式就是资本金运作,就是把学校投入企业的资产进行产权管理和投资企业的存量资产管理以及资产形成的红利管理以资本金运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校通过组织开展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结果的审核与确认公布制度,促进学校对其资产经营状况实施有效监管。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的收入分配、人事变动、年终考核等结合起来,建立起有效的企业经营者鼓励和约束机制,真正明确投资方和经营方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承当的责任,最终完成责权利的统一。 高校对校办产业的管理,应处理好改革、开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校办产业不能只顾收取不顾收入,校办产业不能只顾占有不顾学校的权益。学校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本运营为根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来管理和开展校办产业,还其市场主体的地位;而校办企业经营者那么应明确参与企业管理的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有效地使用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黄英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探析期刊论文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 【2】 部传辉.高校校办企业产权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 袁喆颖.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学位论文 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