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31372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课题实施计划一、课题研究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基本功之一,口算,它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全部运算过程都在头脑中运行,口算能力的优劣,对学生的计算速度及计算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低年级口算。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成学生“生成”的达成,提高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的

2、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3要使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下去。通过口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研究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搜集材料不带主观倾向,如实

3、记录,如实分析,一切尊重客观事实。 2、方向性原则。教学策略的研究,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品质。 3、发展性原则。研究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力成长,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 4、实践性原则。教学策略的研究,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汲取现代教育科学中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方法,不断进行新创造;要重视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研究中发现、在研究中总结,并进行提炼加工,去粗取精,上升为科学的理念。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让学生明白算理。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

4、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方法。口算要熟练,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表内乘、除法必须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也就是说出算理。在学生说出算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优化算法。让学生对比一下哪些同学的算法既快又对,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或几种方法来计算。在让学生说出算理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口算与学生的游戏活动轻松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公倍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游戏占据了孩子们的很多时间,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石子、跳绳比赛、拍皮球比赛等游戏。我认为要教好学生,教师得有一颗童心,要能和孩子们一

5、同欢笑,一同游戏。在课余时间里,我常常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跟他们玩拍皮球比赛时,我会让他们数出自己拍了几下,然后把本组成员拍得的成绩累记起来,再跟另一组的比,看哪一组的多,多着多少,这样学生会很积极的参与计算。在这样愉快的游戏中,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熟能生巧”的程度。 (三)、口算要经常训练,口算的训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对于他们来说,有竞争就有兴趣。因此,口算训练需要老师创造竞争氛围,要经常使用能诱发竞争意识的语言。例如:“看哪个小朋友算得又对又快”。“看哪位同学口算能力最强”学生听了这些鼓动性的语言,一下子便活跃了起来。口算要围绕数学内容,有针对性、

6、有目的的进行。新课前练习口算,起到促进知识迁移的作用。新课中练习口算,有利于新知识的巩固。口算训练时,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练习,而是要注意用直观、多变、新颖的方法来加强训练,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除此之外,还可以设计“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等形式轮番使用口算卡、口算表等。答题时可让学生指名答、抢答、齐答不断变化,连续性地进行一些有趣而巧妙的口算。当然,在设计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题。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就越来越敏捷了。 五、实验对象: 二年级学生 六、实验具体安排: 九月: 1、做好问卷调查、谈话了解现状、汇总、分析 2、制定计划 十月: 1、开始实验 2、积累实验材料 十一月: 1、不断积累实验材料 十二月: 1、上课、说课 2、写相关实验材料 3、积累实验材料 元月:1、 撰写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