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教案下学期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3140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班教案下学期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小班教案下学期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小班教案下学期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小班教案下学期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班教案下学期全集名师优秀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 活动一:我爱妈妈 活动领域:社会、语言 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的内容。 2、感受念儿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儿歌我爱妈妈 磁带我爱妈妈 事先通知妈妈来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家长、幼儿一起讨论: 今天我们邀请了妈妈到幼儿园和我们邀请玩游戏,我们知道,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小朋友都很爱妈妈,请说一说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我们有多爱妈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请妈妈说一说,你爱宝宝吗?有多爱? 二、一起学习儿歌我爱妈妈 教师先念一遍,然后带领幼儿一起念。 请妈妈和幼儿轮流合作念儿歌。 如:妈妈:手牵手幼儿:上山坡 妈妈:山上的小花幼儿:有几朵 三、跟随磁

2、带我爱妈妈和妈妈玩游戏。 请妈妈和幼儿面对面席地而坐,双手相拉,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身体,相互拉对方。到儿歌最后一句时请幼儿抱着妈妈亲一亲。 视幼儿情况玩快速反应游戏,随时变换最后一句“妈妈和我”的次序。“我爱妈妈”请幼儿抱抱妈妈,“妈妈爱我”请妈妈抱抱幼儿,看谁的反应又快有准。 区域活动: 1、语言活动区:投放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供幼儿阅读。 并尝试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2、娃娃家:幼儿在娃娃家里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的角色, 学习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延伸:能通过语言或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二:假如我是爸爸(妈妈) 活动领域:社会、健康 活动目标: 1、运用道具扮

3、演家庭成员 2、学习穿越障碍。 活动准备:请幼儿收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穿(用)的衣服,如西装、衬衣、老人的衣服、裤子、钱包、老花镜、鞋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在集体中分享带来的东西,并介绍自己的父母和爷爷、 奶奶是怎么穿(用)这些东西的。 二、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较角色装扮: 教师可示范,入扮成“爷爷”用爷爷穿戴的物品来装扮自己,请小朋友说一说,像不像爷爷,为什么? 幼儿自主分成几个小组,在活动室不同角落开展活动。 三、装扮活动结束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装扮的角色,介绍自己是 用什么来装扮的,欣赏其他小朋友的装扮,分享装扮活动的乐 趣。 区域活动: 1、语言活动区: 以“假如我是爸爸妈妈”“我

4、希望爸爸(妈妈)变成”等为讨论的话题,请幼儿发挥想象力,想一想:会做什么呢?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幼儿说一说,并将幼儿的话写出海报上,展示出来与家长分享。 2、角色活动区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衣服及用品,如皮包、钱夹、男式皮鞋、高跟鞋、西装、衬衫、老人衣服、裤子、老花眼镜等,让幼儿扮演家长成员。 活动评价: 1、能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常用的东西。 2、能快乐地参与活动。 活动三:妹妹背着洋娃娃 活动领域:艺术、健康 活动目标: 1、感受4拍子乐曲的节奏和速度。 2、学习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歌曲妹妹背着洋娃娃,在琴声的伴随下,幼儿一 起边拍手边哼

5、唱歌曲。 二、指导幼儿观察音乐,动作符号等。 三、在幼儿会歌唱的速度之后,引导幼儿进行即兴的换词歌唱,或 者让幼儿变换唱歌的速度,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的变化。四、玩“送娃娃”游戏。请几位幼儿将塑料圈放在脚下,手里抱着 娃娃从指定的起点线出发向重点线走去。 五、引导幼儿将这两种音乐体能游戏结合起来,玩游戏妹妹背着 洋娃娃。 一部分幼儿站在圈里,手里抱着娃娃,准备“送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变换速度、节奏、歌词,演唱歌曲妹妹背着洋娃娃。“送娃娃”的幼儿要根据歌曲节奏、速度、内容的变化,变换自己的动作。 两部分幼儿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区域活动: 角色扮演区: 请教师准备不同速度的歌曲录音带,提供铃鼓

6、等打击乐器,请幼儿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敲击或创编动作。 活动评价: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自然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2、能基本合拍的做动作。 活动四:爱的礼物 活动领域: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活动准备: 1.名画欣赏:母与子 2.“儿歌”:小板凳 3.VCD磁带小板凳 4.蜡笔书面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名画母与子,请幼儿猜一猜: 画中有谁?猜猜这个阿姨是这个孩子的什么人?为什么? 二、和幼儿一起欣赏VCD,念唱儿歌小板凳。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妈妈平时很照顾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跟她说谢谢呢“ 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感谢妈

7、妈的? 与幼儿讨论向妈妈表达谢意的方式,如捶背、帮忙拿东西,送卡片 四、制作心意卡,想妈妈表达感谢。 协助幼儿将书面纸对折。画上心形剪下来,并画上对妈妈的感谢;帮幼儿写上给妈妈的甜甜话,回家时送给妈妈。 一边制作一边欣赏儿歌音乐。 五、请幼儿回家除了送爸爸妈妈礼物外,也帮爸爸妈妈捶捶背或做 点其他事。 区域活动: 1、美工活动区 展示名画母与子,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传递的母子情。让幼儿画画母亲和自己。 2、语言活动区 将儿歌制成挂图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改编儿歌。例如:小沙发,真舒服,我请爸爸歇一歇,我给爸爸捏捏肩,爸爸说我乖宝宝。同时,将幼儿自编的儿歌记录下来。 活动评价: 1、

8、会念唱儿歌 2、会至少使用两种方式表达对妈妈 活动五:我家的房子 活动领域:语言、科学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家的房子的外观特征 2、学习归类并填写简单的分类统计表 活动准备: 1、挂图:房屋博览会 2、亲子活动单:住房样式调查表 3、房屋做法示意图 4、各种房子参考资料 5、事先到幼儿园附近勘察地形,决定户外活动的路线。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外出参观幼儿园附近的房子,丰富幼儿关于房子的经 验。 在参观途中,引导幼儿观察看到的房子的样式。 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幼儿园,说一说幼儿园的房子看起来怎样,二、教师拿出幼儿的亲子活动单,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房子想看 到的哪一种。 三、教师帮忙做一张全班幼儿

9、家房子的调查统计表。 四、展示挂图:房屋博览会,向幼儿介绍各式各样的房子,开 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有关建筑的知识。 区域活动: 1、主题展示区 展示住房样式调查表和住房样式统计表,让幼儿充分感受房屋的多样性。 2、美工活动区 建筑欣赏。投放挂图房屋博览会,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不同特色的房子,请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屋。 盖房子。投放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屋。 投放与家人、房子有关的折纸书,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表现房屋。 3、益智活动区 投放各种积木,让幼儿建构各种造型和格局的小房子 投放资质的不同难度的房子拼图。 活动评价; 1、能说出自己家房子的样式。 2、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 活动六:动物的家

10、 活动领域: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感受参与集体猜谜的乐趣。 3、根据动物特征判断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 2、动物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并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中动物的家 画面。和幼儿讨论: 图上有哪些动物? 这些动物分别住在哪里? 二、按照顺序展示动物的家图卡,请幼儿猜一猜会是那一种动物住 在里面。教师可适时提供简单的线索,如:这个动物是会爬的、有8只脚等有关动物的特征,便于幼儿猜谜。 三、可与幼儿继续讨论: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为什么要回家? 区域活动 1、美工活动区 提供动物图卡、动物的家图卡、剪刀和胶

11、棒,让幼儿自己制作手工作品“动物之家”。 2、科学活动区 投放游戏图卡,供幼儿结伴游戏,一个问一个猜,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动物居住的地方 2、能说出自己对家的感受 3、能初步尝试按线索猜谜 活动七:春晓 活动领域:语言、科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春晓并感知古诗的意境。 2、观察春天的季节特征。 3、探索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幼儿用书春晓。 二、请幼儿欣赏图画,想象古诗的内容 早上醒来的时候,常听到什么声音? 春天的早上,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 三、播放磁带,请幼儿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声音。 四、请幼儿想象一

12、下听到的各种声音,用语言简单叙述声音表达 的情境。 区域活动 1、语言活动区 提供配有图画的故事图书,鼓励幼儿阅读。 2、美工活动区 投放多种美工材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如提供彩笔和纸,幼儿可以绘画;提供彩色皱纹纸和树枝,幼儿可以撕贴、制作春天的花树;提供油泥,幼儿可以制作小蝌蚪等。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家居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来源。 2、会念古诗春晓 活动八:小猪的妈妈不在家 活动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体会父母与子女的亲情. 2、认识故事中各种动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小猪玩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先用故事挂图讲述故事小猪的妈妈不在家。 二

13、、与幼儿一起讨论: 如果我们的妈妈外出,我们会不会也像故事中的小猪一样,也很想妈妈呢? 在故事里面,妈妈不在家,是谁来照顾小猪的? 当我们得到了别人的关心,我们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我们的妈妈是如何照顾我们的,妈妈在家还做哪些事? 三、请幼儿阅读故事,注意一页一页翻阅图画书。 区域活动 1、语言活动区 放置故事小猪的妈妈不在家,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放置故事围裙和小猪的妈妈不在家故事纸偶,让幼儿说故事。 2、角色活动区 放一些相应动物的头饰和服饰,鼓励幼儿创编表演故事。 活动评价 1、能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照顾及关怀。 2、能对照顾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活动九:大家一起拔萝卜 活动领域:语言、健康 活

14、动目标: 1、在倾听故事中感知故事情节、结构的重复。 2、学习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故事拔萝卜 2、自制纸偶老爷爷、老奶奶、小孙女、小猫、小狗、小老 鼠、大萝卜。 活动过程: 一、先给幼儿讲述拔萝卜的故事,同时用纸偶配合故事内 容进行表演。 当故事情节进行到拔萝卜时,教师演唱歌曲“拔萝卜”。在演唱歌曲时,配合做出“拔”和“招手”的动作,让幼儿参与朗诵与复述、歌唱和表演。 二、借助纸偶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感知故事里的人 物角色的关系。 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找谁帮忙? 老公公和老奶奶还是拔不动萝卜,他们找谁帮忙了呢?根据故事情节继续提问,小孙女、小猫、小狗、小老

15、鼠以此类推。 三、邀请幼儿表演大萝卜的故事。 一位教师戴上“萝卜”头饰坐在半圆形座位的排头,另一位教师坐在排尾。 幼儿和教师共同侧身向排头,每人拉着前一人的衣服,边唱边表演拔萝卜。 当幼儿不知道下面该招呼谁来拔萝卜时,教师亮出“手饰”,提醒幼儿下面该谁来参与拔萝卜。 教师与幼儿共同快乐地进行表演。 区域活动: 角色活动区: 投放拔萝卜的乐曲及所需头饰或纸偶,让幼儿随乐曲边唱边表演。 活动评价: 1、能通过教师的动作提示感知故事的结构、内容。 2、能愉快地参与剧情演出。 活动十:爱的甜甜话 活动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会说基本的礼貌用语。 2、感受被他人赞赏和赞赏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6、: 1、故事一句甜甜话 2、幼儿已会说一些礼貌用语、赞赏语。 3、玩具动物若干,放在活动室四周的桌子上;小鸡木偶1个。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教师先讲故事一句甜甜话,是用小鸡木偶配合表演。以小动物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为什么小羊、小猫不理我?(他不会讲甜甜的话。)你能帮帮我吗? 二、和幼儿一起辨识“甜甜话”: 当教师说出“甜甜话”(即有礼貌的话、赞赏的话)时,幼 儿用手比划“心形”;如果教师说的不是甜甜话,那么小朋友将手放下。 请幼儿分别上来说“甜甜话”,集体用手比划“心形”;同样,说的不是甜甜话,小朋友将手放下。 三、练习说“甜甜话” 请幼儿对身边的人和物品(玩具、椅子、桌子)说说“甜甜

17、话”。 教师对每一位幼儿说不同的甜甜话:走到每个幼儿身边,在他、她的耳边说“甜甜话”,找出每一位幼儿的优点进行表扬;同时,请平时不太说话的幼儿将教师的“赞赏话”大声地复述给大家听。 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同伴、对自己的小手、小腿、小眼睛、小鼻子说一说“甜甜话”。教师到幼儿身边倾听,不时以插话引导幼儿,帮助幼儿学习对同伴说出礼貌用语和赞赏的话、 四、和幼儿尝试用手语“说甜甜话”:用不同的手语对幼儿“说 甜甜话”,引导幼儿也对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手势“说甜甜 话”。 区域活动 角色活动区 投放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头饰,鼓励幼儿表演并续编故事“一句甜甜话”。 活动评价: 1、能愉快地参与整个活动。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对圆的定义的理解:圆是一条封闭曲线,不是圆面;2、愿意对老师和同伴讲“甜甜话”。 活动十一:打电话 3.余弦:活动领域: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9.直角三角形变焦关系:(2)顶点式:1、理解歌曲内容,喜欢上幼儿园。 2、乐于进行歌曲表演。 活动准备: 应用题1、布娃娃两个。 (2)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2、玩具电话一台。 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第二章 二次函数3、歌曲打电话。 活动过程: co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