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3425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或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编号:XX/WI002第A/0版第0次修改1. 目的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公司所属各部门在活动、 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准确辩识危险 源、评价其风险程度,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以 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安全风险。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以及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控制策划工作。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4.1质量部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程序。4.2公司各部门负责对办公区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登记,并

2、将结果上报公司质量部。4.3各施工单位负责对本项目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登记并 将结果上报公司质量部。4.4质量部负责汇总本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并负责评价重要环境 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4.5质量部负责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确定目标、指标和管 理方案,填写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 实施。4.6各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控制。5. 工作程序5.1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5.1.1各部门根据自身环境行为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本单位的环 境因素,根据职责要求填报环境因素识别登记表5.1.2在识别施工活动的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同一环境

3、在不同施工阶 段(施工设备 基础施工 主体施工 竣工交验)表现出不同 的环境因素。5.1.3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废气、废 水、噪声、固体废物、能源消耗、火灾、爆炸等。5.1.4识别排查环境因素时要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 异常、紧急三种状态。5.1.5识别环境因素时,使用过程分析法一一输入输出法和头脑风暴 法。5.1.6环境因素的更新当办公、施工环境发生变化或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时,由各部门及时对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5.1.7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公司质量部组织成立环境因素评价小组,汇总各部门的环境因素, 填写环境因素识别汇总表;并分析调

4、查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填写 环境因素评价表通过评审、评分确定重要环境因素。5.1.7.1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1)是非判断法A、影响范围广受到社区强烈关注的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B、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都可直接判定为重要 环境因素。(2)其他情况下可采用“评分法”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 境时应考虑下列情况:A、影响范围;B、影响程度;C、发生频率;D、社区关注程度;E、资源消耗。5.2危险源的辨识52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5.2.1.1 公司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5.2.1.2 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12月份在设定第二年的目标前进 行。5

5、.2.1.3 在相关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 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5.2.2危险源辨识。5.2.2.1 质量部将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发放到相关部门。5.2.2.2 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中找 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并 反馈到质量部。5.2.2.3 对公司共有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危险源辨识, 由办公室进行。5.2.2.4 质量部对收集回来的危险源识别登记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整理出全公司的危险源识别汇总表。5.2.3在辨识危险源时可按以下单元或业务活动

6、辨识:5.2.3.1 公司内(外)的地理位置;5.2.3.2 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阶段;523.3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5.234 确定的任务;5.235 不经常发生的任务。5.2.4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 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范围:5.2.4.1 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 时);5.2.4.2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员工、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5.2.4.3 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含单位所有或租 赁使用的)。5.2.5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 获

7、取外部信息、过程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 等方法。5.3风险评价5.3.1质量部依据危险源识别汇总表,将汇总分类后的危险源逐一 填入风险评价表中,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风 险评价。5.3.2风险级别的确定以事故后果的严重等级(见表1 )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等级(见表2 )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交点 上得出风险的级别(见表3)表1 事故后果的严重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I严重伤害出现多人伤亡n一般伤害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轻微伤害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表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A很可能可

8、能性极大B极少有可能发生C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认为不会发生表3 风险评估分级确定表轻微伤害川一般伤害n严重伤害I不可能C5级4级3级极少B4级3级2级很可能A3级2级1级533重大风险的确定5.331 确定重大风险的准则(1) 1级、2级、3级、4级风险,要确定为重大风险。(2) 下述情况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A、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5.332 重大风险的登记将确定的重大风险登记到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中。5.4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 时,各部门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补充辨识,并报质量部进行风险评价 以重新确定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6. 相关文件无7. 记录7.1环境因素识别登记表7.2 环境因素识别汇总表7.3 环境因素评价表7.4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清单7.5 危险源识别登记表7.6危险源识别汇总表7.7 风险评价表7.8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7.9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一览表7.10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