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36143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1 人教新课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解决问题(课本P20例5)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中,同样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按照“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和“解答正确吗”3个步骤编排解题过程。但是,在解题过程的3个步骤中,分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道了什么”环节,出现了多余条件;在“怎样解答”环节,运用画图策略理解“求另一个加数”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并认识到多余条件在解题过程中是没有用处的;在“解答正确吗”环节,教给学生基本的回顾解决问题过程及检验的方法,并提出了口头答题的要求。

2、 承前启后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步计算解决问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分清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化解措施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

3、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等。 学生:小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想一想,算一算。 139= 167= 176= 126= 159= 147= 189= 125= 1.口算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其他同学给予鼓励性评价。 1.口算。 159 = 6 127 = 5 157 = 8 116 = 5 169 = 7 178 = 9 148 = 6 135 = 8 123 = 9 第 2 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出示20页的主题图。(例5) (一)仔细观察,收集

4、信 1.看到这个热闹而激动的场面,你知道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数学信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还有几人没来?) 2.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你们会解决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二)反馈监控,暴露资 1.问:这幅图表示什么意 2.这道题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69) (一)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补充说明。 2.学生自由说一说。 (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 (二) 1.学生自由说一说。 2.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计算,列示为169,教师板书:169。 2.好朋友,手拉手。 146

5、 9 123 9 189 8 115 9 167 9 178 10 134 9 199 6 3.我会算。 4+8+6=18 11-3-3=5 15-7+6=14 5+4+7=16 8+7-9=6 19-5-8=6 12-4+5=13 17-2+4=19 114= 168= 136= 178= 2.(1)同学们,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体育节目? (2)看来,大家都非常热爱体育运动,说起体育运动,大多数同学都兴奋不已。今天我们再次到运动会上去看一下比赛最激烈的足球比赛怎么样? 2.(1)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17 = 4 115 = 6 134 = 9 112 =

6、 9 139 = 4 第 3 页 师: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那么你怎样计算呢? (1)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方法1:从总数16中一个一个地圈,一共圈去9个,还剩7个,所以169=7. 方法2:把16分成10和6,109=1,16=7 (2)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小结:在解决这类题时,首先要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发现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的条件,把有用的留下,最后列式解4.问题解决了, 你们怎么都没用“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条信息呢?要想求“还有几人没来”就得知道什么?

7、谁能再说说5.解答得正确吗? 知道整体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1)利用学具摆的,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到展台展示。 (2)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算法,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自由说一说。 5.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因此解答正 4.看图列算式计算。 (1) 11-5=6(个) (2) 13-4=9(支) 5. 还差几串? 12-7=5(串) 第 4 页 你是怎么知道的? 确。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 完成教材第20页上面的“做一做 小结:这道题中的“5只鸭

8、”与问题没有关系,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这条信息就是个多余信息。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1题。 3.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认真读一读题目,从中找出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所需的条件,最后列式解答。 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选择信息的。 6.小阳有12支钢笔,18支铅笔,削好了9支铅笔,还有几支铅笔没削? 18-9=9(支)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今天,你有什么收2.实际问题中可能会出现多余信息,要注意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时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 7.小组内交流,今天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有16人踢足球,已经来了9人。 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培优作业 1.小明有12支铅笔,给小华3支后,他们的铅笔支数就一样多了。小华原来有几支铅12-3-3=6(支) 2.小红和爷爷一起上楼,小红走2级台阶时,爷爷才走1级台阶。小红走到第5层时,爷爷才走到第(3)层。 名师点睛 当学生面对多个数学信息时,要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创设情境,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设计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