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40450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植物生产与环境【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农艺专业【学制】三年【建议学时】102学时1 .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 农学专业和土地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 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 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管 理能力。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现代农艺技术相关工作任务和职 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 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结构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学生 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为

2、基础,以农业生 产为背景,体现现代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论,反映 农业化思想。以“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形成相应的 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农业概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业 宏观管理,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活动设计以案例说明 概念及知识点,理念先进,贴近实际,生动易懂。重点突出实际 的培养,同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使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相关基本技能。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重点 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 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 式,提

3、高学生的职业素质。2 .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1)能阐述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 理作用;(2)能描述五大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以及其他主要 生长物质的生理作用;(3)能描述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细胞吸水原理、根系 吸水过程;(4)能描述影响植物生产的气象要素:气压和风;(5)能描述植物的感温性和植物的温周期现象;(6)能描述植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等温度指标。2.2能力目标(1)能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展开农业生产情况调查;(2)能借助显微镜认识根尖结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 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3)能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4)能收

4、集完成当地降水量的资料并正确进行空气湿度的 观测;(5)能正确进行植物蒸腾强度的测定;(6)能正确进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7)能正确进行一般条件下光照环境的调控。2.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3.课程内容和要求序 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走进植物 生产与环 境初识植物生 长能阐述植物生长和发育 有关概念;能描述植物生长的周期 性和相关性;能描述植物极性、再生、 休眠和衰老等现象;能描述植物的春化作 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 化等生理作用。1 .教师课前布置任 务;2 .学生利用课余时 间到校园能描述植 物生长习性;3

5、 .学生通过网络解 植物生长习性;4 .学生分组讨论并8提出问题;5.教师总结。2植物生长 发育植物的营养 器官植物的生殖 器官植物生长发 育途径能描述植物根、茎、叶 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 和类型;认识常见营养器 官的变态;能描述果实的类型,能 描述果实的发育,区别真 果与假果的结构异同;能描述五大植物激素主 要生理作用及其他主要 生长物质生理作用。1.学生到基地师傅 的带领下对植物的 各个器官进行学习; 2.教师讲解植物器 官的功能及作用;3.分组进行讨论写 出植物的器官特性; 4.教师总结163植物生产 与科学用 水植物生产与 水分条件植物生产的 水分调控能描述水分与植物生长 的关系、细胞

6、吸水原理、 根系吸水过程;能描述植物的蒸腾作 用、指标及影响因素,能 描述植物蒸腾的调节; 能描述植物需水规律; 能描述空气湿度的表示 方法及月变化和年变化; 能调控植物生产水分。1 .学生通过当地农 户能描述植物对水 的要求;2 .实地参观、实际操 作先进的科学用水 方法;3 .分组讨论形成对 比;4 .教师总结。204植物生产 与土壤施肥土壤的基本 构成土壤的基本 性质能描述土壤有机质的 组成与特点;能描述土壤水分的类 型、表示方法及调节。.1.学生利用周末到 山上能描述土壤的 结构及常见的土壤16科学施肥能描述土壤性质对土壤 肥力和植物生产的影响; 能进行化肥、有机肥料、 生物肥料及其科

7、学施用。种类;2 .学生通过网络、到 基地能描述土壤的 科学施肥;3 .学生分组讨论能 描述调研、基地中遇 到的问题;4 .教师总结。5植物生产 与光的利 用植物的新陈 代谢;提高植物光 能利用率的途 径。能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 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意 义;能描述呼吸作用的主要 过程,认识呼吸作用的意 义;能描述植物光合性能及 光能利用率有关知识;能描述植物对光的适应 性。1 .学生说出常见光 的种类;2 .教师讲解光对植 物作用;3 .分组进行讨论完 成任务;4 .教师总结146植物生产 与温度调 控植物生产的 温度条件;植物生产与 温度调控。能描述土壤热性质;能描述土壤温度、空气 温度的变化

8、规律;能阐述土壤温度对植物 生长的影响;能阐述气温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1 .学生到基地对温 度调控进行描述;2 .老师利用图片进 行讲解并提出问题;3 .学生到农村对农 户温度调控方法进 行能描述形成对比;144.分组进行讨论完 成任务;3.教师总结。7植物生产 与农业气 象_农业气象的 要素;农业气象的 灾害与防御。能描述影响植物生产的 气象要素:气压和风; 能描述极端温度灾害、 干旱、雨灾、风灾的特点 与危害。1 .学生提前布置任 务通过家长、农户能 描述农业气象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2 .教师讲解农业气 象对植物生长的影 响;分组进行讨论完成 任务;3 .教师总结。14合计1024.实施建

9、议4.1 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产教 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设计思想及实用性;(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 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活动设计 要具体、可操作性强。通过活动设计,根据理论“必需、够用” 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 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能;(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体现现代农 艺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5)教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力求反

10、映现代农艺技术的现状 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贴近现代农 艺技术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4.2 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任务引领的指导思想,立足于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 合职业能力;(2)讲课采用启发式教学,举例注意典型性,重视作业练 习,培养自学能力。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 加大实践课时;(3)采用教、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模型、实 物、挂图等直观教具,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学习 实践,让学生能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增强教学直 观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践

11、教学提供良好场地。为 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应进一步完善校内外 结合的综合实训基地,为满足学生综合技能训练提供良好场地, 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 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4.3 教学评价(1)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改 变以往以试卷成绩作为唯一评价依据的不足,实现以实践操作能 力为主要依据,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2)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 时成绩、实验实训、考试及学习态度等方式

12、来进行综合评价;(3)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 力评价,在学习和应用上对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引导 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4.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开发的多媒体 课件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 识的能阐述和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2)加强校企结合,让学生接触企业产品,加快学生角色 转换,缩短就业适应期;(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多、更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4)按照教学要求,建立校内教学基地,学习过程绝大多 数在生产场地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