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41758 上传时间:2022-0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抓住诗歌的本质特征,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本文重点从创设情境、反复吟诵、品味意蕴、融会贯穿四方面探讨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 情感 情感教育 中国分类号:A44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古诗词理应担负起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的重任。?尚书尧典?给诗歌的定位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

2、和声,“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根本特点。情感既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又是诗歌的主要特点。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的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灵魂。大凡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碧血热泪乃至生命写成的。 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局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高级情感,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语言,学习优秀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更要担负起培养年轻一代情感的重任,使他们受到健康美好情感的熏染,提升人生的

3、境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谈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古诗词教学首先要积极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也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增设一点音乐或图画,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晏殊?浣溪沙?这首词使用的意象十分清新,又具体可感,再现的难度比拟小。在体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大家现在静下心来,去除杂念。好,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晏殊。请大家心里开始想象在小园中徘徊,小

4、路上铺着落花,路边的花儿只剩残枝,抬头,又看见燕子飞过,突然觉得似曾相识,去年的春天,不也是这样吗?告诉学生想得越细致越好。然后让同学们答复自己在这样的情境下心头涌上的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二、反复吟诵,体验情感 吟咏是古诗学习的一个流传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缺乏,故嗟叹之,嗟叹之缺乏,故永歌之,长言、嗟叹、永歌,皆是声音。诗歌与声音的关系,尤为密切。诗人的感情和诗歌的韵味往往正是反复吟唱表达出来的,因此诗歌教学强调多诵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吟诵,可以由老师范读,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会更好地直观地再现诗歌的声感美

5、。 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是范读的又一形式,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朗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气息,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中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 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只有学生自己吟诵,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吟诵中到达“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三、品味意蕴,领悟情感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远。借助一定形象含蓄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意趣是其一般规律,教

6、师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深入思考,仔细玩味,感受领会其丰富的意蕴美,到达审美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一副鲜明生动的图画中,借用独钓江雪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不向恶势力妥协、不改变自己意志的孤高清傲的情感,抒发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与苦闷。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之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了解了两位诗人生平仕途的根底上,嚼其味、寻其旨、通其情便会增添丰富的审美情趣,崇仰柳宗元刚正不阿的品质,理解韦应物恬

7、淡忧时的情怀,因此教学古诗的学习要抓住意境,陶醉于诗的意境中去,到达移情冶性的目的。 四、融会贯穿,内化情感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的佳作,必然有真切的人生体验。读者从作品的文字声音开始,最终感受作者的激情,及对诗人和作品做一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功夫,反复体察,最后到达共鸣的境界。读者阅读诗词时,不但能共鸣,有时还能联想,从中领悟更多的东西。 如王国维还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妙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8、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遂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先生所引晏殊、柳永、辛弃疾三首词,皆属写男女之恋的情词,他却作了另一种解读,这就是融会贯穿,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学生要到达这样一种内化情感的境界,那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感悟和心灵的积累才能完成的。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在继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使之在新时代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力量。通过古诗词教学,我们应该把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开掘出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但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它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期望通过潜移默化,点滴的浸润而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