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45043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07年5月 注意事项: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请将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到卷选择题答案栏中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B10.8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4 第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月球上的每百吨32He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32He原子的质量为bg,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2He比42He多

2、一个中子 B氦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32H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12 32He的摩尔质量为b2NA 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 B用明矾净化水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由10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具有完美对称性的C100分子,其中每个原子仍可形成4个化学键。最内层是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十二面体(即每个碳原子与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外层的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单独的正五边形(即每个碳原子与其他2个碳原子相连)。处于中间层次的碳原子连接内外层碳原子。当它与氢气或氟气发生完全加成时,

3、所得产物的分子式为 ( ) AC100H20和C100F20 BC100H60和C100F60 CC100H12和C100F12 DC100H40和C100F40 4元素A的阳离子与元素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原子半径:AB; 原子序数B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元素所在周期数::BA A B C D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Ag+2NH3=Ag(NH3)2+ 2 B四氧化三铁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3O4+8H+2I=3 Fe2+ I2+4H2O C在溶液中,等物质的量FeI2与Br2混合

4、:2Fe2+2I-+2Br2=2 Fe2+ I2+4 Br- D往大量的硫酸氢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H+SO42+Ba2+OH= BaSO4+ H2O 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 应速率为0.158mol?(Ls)-1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 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 Y(g)Z(g) D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 79.0% 7将等质量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5、A2mol?L-1的H2SO4溶液 B18mol?L-1的H2SO4溶液 C6mol?L-1的KOH溶液 D3mol?L-1的HNO3溶液 8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 入NaOH溶液使Fe3、Al3 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 ) 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

6、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10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中,一支加入硝酸,一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出现。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7、 ) A氯化钡有两性 B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C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和酸性 D升高pH使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 11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Cu2+、Cl-、NO3- BK+、Na+、SO32-、S 2- 3 CK+、Na+、CO32-、SO42- DBa2+、Fe2+、NO3-、Br- 12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 2 MnCl2+C1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

8、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 D每消耗1 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为4mol 13参照反应Br + H2 = HBr + H的能量 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14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一氯代物的烃是 ( )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2CH(CH3)2 D(CH3)3CCH2CH3 15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Si(

9、s)+3HCl(g) 300 SiHCl3(g)+H2(g);H=-381kJ? mol-1 SiHCl3(g)+H2(g) 950 Si(s)+3HCl(g)。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是吸热反应 C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16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原子序数大于 B、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号元素最

10、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D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4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07年5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一、二选择题答案栏 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乙醇 反应剧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并能使木条复燃 2 将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一份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热至沸1min2min,再滴入酚

11、酞试液 另一份加热至沸1 min2min,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显红色,但仍很快褪色 溶液显蓝色且很快褪色 4 称取3.9 g过氧化钠固体,逐滴加入约50mL水 待不再产生气体,10 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测得氧气体积为170mL左右(已转换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且已考虑50 mL水和导气管中水两者所占容积的体积因素) 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90 mL氧气(已转换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且两次测定条件均相同) 第卷(选择题)共86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

12、组的同学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他们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验证。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5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 (1)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发生“2Na2O2 + 2H2O = 4NaOH + O2”反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填 “相等”、“前者大”或“后者大”)。 (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指出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 ,从此实验你认为 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 、 。 (4)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 。

13、 (5)根据实验4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 。 18(12分)()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 。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乙醇

14、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_,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 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中。 19(12分)下图是化学研究小组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为甲同学设计。(注:NaOH溶液可吸收NOx) 气唧乙 镀银铜丝 甲 丙 丁 戊 a b 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 _。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乙同学认为装置

15、中收集的气体不能确定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理由_。于是他设计装置。 (4)化学研究小组的其它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研究,认为装置虽然作了改进,但如果按装置进行实验,还是会出现三个问题,需要作相应改进措施。请你帮助他们填写相关内容。 问题一:_。 措施:加热或_。 问题二:试管中的气体是淡棕红色,而不是无色。 措施:_(填具体操作。不能增加装置)。 问题三:_。 措施:_。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20(7分)化合物A是潜在的储氢材料,它是由第二周期两种元素的氢化物间形成的化合物。已知A分子中有18个电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8,常温下为白色晶体,稳定而无毒。刚刚熔化的A缓缓

16、释放氢气,转变为化合物B(B分子中有16个电子)。B不稳定,易聚合成聚合物C。C在155时释放氢气转变为聚合物X,其中聚合度为3的化合物D与苯具有类似的结构。高于500时D释放氢气转变为化合物E,E有多种结构,有类似于金刚石的,也有类似于石墨的。 (1)写出A、B、C、D、E的化学式。 A ;B ;C ; D ;E 。 (2)为使A再生,有人设计了化合物D在水蒸气存在与甲烷反应的方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 21(12分)某市拟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酒精厂,目的是用工业酒精与汽油混合制成“乙醇汽油”,以节省石油资源。已知制酒精的方法有三种: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 CH3CH2Br

17、+ H2 O CH3CH2OH + HBr; (C6H10O5)n(淀粉) + nH2O 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 2CO2。 (1)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方法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3)为缓解石油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你认为该市应选用哪一种方法生产工业酒精? 答: ,请简述理由 。 (4)如果从绿色化学(“原子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制酒精最好的一组方法是( ) A B C D (5)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后的有机物叫乙硫醇,其性质与乙醇相似,但乙硫醇有酸性,它能与NaOH等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石油中因含乙硫醇(无色

18、液体,微溶于水)使汽油有臭味且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因此要把它除去。 用化学方法除去石油样品中的乙硫醇,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乙硫醇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 。 在120、1.01105Pa时,将乙醇、乙硫醇的混合蒸气1L和5LO2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气体密度减少为燃烧前混合气的1110,则乙醇和乙硫醇的体积之比为 。 23(12分)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843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安息香酸(COOH)和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的混合物得到液体,命名为苯,写出苯甲酸钠与碱石灰共热生成苯的化

19、学方程式: 。 (2)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5H6的一种含叁键且无支链链烃的结构简式: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性质类似烷烃,任写一个苯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烷烃中脱去2mol氢原子形成1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淀酒化酶 NaOH 8 2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 (填“稳定”或“不稳定”)。 (4)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20、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5)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 。 24(5分)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 下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构成两电极的金属的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 (1) 金属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 金属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2)若滤纸不用盐溶液浸润而改用NaOH溶液浸润,则在滤纸上看到析出蓝色沉淀的是 (填字母)金属。其对应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正极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5(6分)含氮废水进入水体而

21、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有人认为可以用金属镁将水体中的NO3-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Mg+2NO3-+6H2O=5Mg(OH)2+N2+2OH- 环境专家认为要消除氮的污染,用金属铝比镁更经济,其反应原理和金属镁相同。 (1)写出铝和含氮废水中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现在要除去含NO3-0.3mol的废水(设氮元素都以NO3-的形式)中的氮,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 g。 (3)已知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无水氯化镁通过电解制得的。从0.95 t含0.5%(质量分数)MgCl2的海水中提取的镁,可以处理 m3废水(NO3-浓度为0.2mol?L-1)

22、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A ACu +0.78 B CuB -0.15 C CCu +1.35 D DCu +0.30 9 26(10分)电子工业常用3mol?L-1的FeCl3溶液腐蚀敷有铜箔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线路板。有关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现将一块敷有铜箔的绝缘板浸入500mL 3mol?L-1的FeCl3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将该线路板取出,向所得溶液B中加入铁粉m 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为n g。 (1)假设加入的铁粉有剩余,则向溶液B中加入的铁粉的质量至少应为 。 (2)讨论当剩余固体的组成不同时,m和n可能的取值范围,并填入下表: 剩余固体的组成 m的取值范围 n的取值范围 只有铜 既有铁又有铜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当m = 60,n = 50时,求溶液B中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最后溶液中FeCl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