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486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最新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最新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doc(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课时安排: 共分7课时。 可爱的校园1课时 快乐的家园1课时 玩具1课时 小猫钓鱼1课时 文具1课时 快乐的午餐1课时 动物乐园1课时 1 教学设计 教案修改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总第1课时 第1节:可爱的校园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

2、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

3、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是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了解还不多,通过学生们互相启发,引起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

4、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2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

5、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6、(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数感的建立、符号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课上就要求教师在言谈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包括一句话,一个思考)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总第2课时 第2节:快乐的家园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

7、点: 1(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了解1、2、3、4代表什么(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1”的概念() 3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发散思维(联系

8、生活实际学习()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二)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由“1”的学习,引申到2、3、4的学习,学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学习() 活动(三)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9、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组建小足球队,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与活力(在老师示范性的采访后

10、,学生在模仿提问中,感知序数() 活动四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课堂小结:谁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总第3课时 第3节:玩具 4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数字(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11、,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 1 2 3 4 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

12、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

13、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 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 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5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

14、写 1 ? 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各数的写法,请大家要注意认真书写。比一比看谁写的好。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总第4课时 第4节:小猫钓鱼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

15、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理解0的三个含义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6 (一)出示主题

16、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呢, (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有,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 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3. 指导写0。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

17、笔逆时针轨迹。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4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5、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从0开始,0是起点。它在1的前面,比1小。 6、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7、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读

18、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第5课时 总第5课时 第5节:文具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3页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10的书写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掌握610的书写方法。教学重点: 掌握8、9和10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文具,你们猜猜看,都可能是什么呢,(学生可以随意猜想,把猜对的图片出示到黑板上。) 二、建立模型 1、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全都猜对了。数一数,它

19、们分别有几个,再想一想,可以用几个圆片来表示呢,(可以先让小组交流,自己试摆,再全班交流。) 2、师:你有什么文具,有几个,现在请你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文具。(数完以后同桌交流,也可以试着用圆片表示出来。) 3、师:哪些文具的个数你可以数字表示出来,把这个数写到练习本上。(学生在练习本上写05)学生很可能有已经会写610 的,也可以写。 4、师:05这几个数同学们写的都不错,610这几个数的写法虽然我们还没学过,但有一些同学写得还不太规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这几个数。 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8、9、10的写法,先书空,再动笔写。(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数的起笔、落笔,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发现错

20、误及时纠正。) 6、 质疑 三、巩固应用 1、游戏:写出相邻的数 2、看图写数 3、说一说:生活中6、7、8、9、10这几个数还可以表示什么, 4、练一练第一题:看数画线(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5、练一练第二题:数一数,画,再写出数。(引导学生根据范例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6、练一练第三题:填数(可以先让学生从110、从101数一数,然后在独立填写。)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0各数,并会写6-10各数。 第一单元 第6课时 总第6课时 第6节:快乐的午餐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

21、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教学重点: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教学难点: 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盘子够吗,学生

22、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 ?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

23、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 师拍4下,你比我少。生相应拍手3下。(指名说) 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总第7课时 第7节: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

24、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9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 二、引导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

25、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

26、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师: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 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 (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认识 “=” 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

27、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 = 4 读作:4等于4 (2)认识“”、“”,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这个式子怎么读, 3”、“”、“”、“”) 10 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

28、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3)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 3 4 小鹿比小兔- 4 5 小熊比小猴多 4 3 小兔比小鹿- 5 4 (4)填一填: 7 3 4 9 3 3 5 8 10 1 2 ? 6 ? 6 = ? ?= 8 ?和? 9 (这几道题,发数字卡片给小朋友,认为合适的都可以到台上来。)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29、小于 , 大于 , 等于 , 开口对大数 尖尖对小数 11 第二单元 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厚薄、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2、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过生日(比大小与多少)1课时 下课啦(比高矮、比长短)1课时 跷跷板(比轻重)1课时 12 教学设计 教案修改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总第8 课时 第1节:过生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物体的大小、多

30、少。 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物体的大小、多少。 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动物乐园里要举行“好朋友”联欢会,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赶来了。都有谁啊,每种动物都来了几只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第种动物各多少只, 二、探究新知

31、,讲授新课 1、认识同样多认识等号= 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他们是一只对一只,你发现了什么,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他们的只数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都是4只。可以用一个符号“=”把两个连起来,4=4读作四等于四,“=”叫作等号。 2、建立多、少、大、小的概念,认识 (1)小兔有5只,小猴有3只,一只小兔对一只小猴,小猴都对应上了,小兔多出2只没有对应上,小兔比小猴多反过来小猴比小兔少。 (2)小兔5只,小猴3只,5比3多,5 和3之间用 连起来,5 3读作五大于三。 (3)小猴与小兔比: 3 5读作三小于五 3、= 这三个符号我们叫做关系符号,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32、,形成能力 1、比一比,说一说:3只小猴与2只小鸟 2、小熊4只,小兔5只,小猴3只,谁多谁少呢,引导学生用?代表小熊,?代表小兔,?代表小猴。 (1)小熊和小兔比,小熊和小猴比,你发现了什么, (2)这三种动物中谁最少,谁最多呢,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鹿和小兔比,谁多谁少, 3、学生独立在第13面填空,集体订正。 4、填一填:在圆圈里填上全程的符号。在方框里填上全程的数,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其他的符号。 1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总第 9课时 第2节:下课啦 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 、养学

33、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 教学难点: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

34、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

35、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8、19页的第1题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总第10课时 第3节:跷跷板 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4 1 、巩固比多少,比长短,学习比轻重的方法。 2、继续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通

36、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二、活动二: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

37、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

38、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39、15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板书设计: 16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中和生活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能下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 共分19课时。 一共有多少2课时 还剩下多少2课时 可爱的小猫1课时 练习一1课时 猜数游戏1课时 背土豆1课时 跳绳2课时 可爱

40、的企鹅1课时 小鸡吃食1课时 乘车2课时 练习二1课时 做个加法表1课时 做个减法表1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17 教学设计 教案修改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总第11课时 第1节:一共有多少(1)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3(让学生能够说出生活中加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哑剧 (一)教师谈话:老师给你们演一个哑剧想看吗,谁知道什么叫哑剧,对,老师不说话,

41、你们看完后,你说一说我演了什么,好吗, (二)教师表演: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做合起来的动作( (三)教师提问: 1(谁说一说我演了什么,最后问大家一个什么问题, (左手拿2支笔,右手拿3支笔,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笔,) 2(谁会列式计算,(板书:2+3=5 3+2=5) 3(谁再带大家读一遍算式, 4(2、3、5分别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来的意思) (四)小结:只要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加法( (板书:加法的初步认识) 二、活动二:摆一摆 (一)教师在黑板上左边摆1个桃子,右边摆3个桃子( 教师提问:一共有几个,说一说怎样列式,

42、 学生回答:1+3=4,一共有4个(板书:1+3=4 )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3+1=4,一共有4个(板书:3+1=4 )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对,你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二)学生动手摆 教师:请你也摆一摆,说说1、3、4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图片:摆桃子 三、活动三:理解图意 (一)教师:再看一个哑剧愿意吗,想一想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1(出示图片:汽车图 2(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来编一道题,你会列式吗, (二)再来看看这幅小鸟图,自己想一想图的意思,在书上写出算式( 1(出示图片:小鸟图 2(集体讨论小鸟图的图意(为什么用加法, 四、活动四:自编哑剧 18 教师

43、:刚才你看了好几个哑剧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编一个哑剧呢, 1(出示图片:计算 请你挑出一道你喜欢的算式,然后根据这个算式编一个哑剧(自己想好了再和同桌说说好吗, 2(谁愿意说说你编的哑剧,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同学编的对不对、好不好,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一改( 五、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师:刚才大家编的哑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这说明在我们的身边、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不信,咱们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图片:生活图片 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算一算在这幅图中,有哪些加法问题,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比一比哪组找到的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有了初

44、步的理解,并能看图说图意,并能列式计算,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加法问题(那你们说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们更要学好加法(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总第12课时 第1节:一共有多少(2)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 2.体会加法的含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加法的意义 2.加法算式的读法 3.加法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二(练习深化 1.摆一摆 根据自己摆的圆片提出数学问题,同桌互答。 2完成练一练第3到第6 第3题:看图说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 操场上原来有3个同学在玩跳绳,又来了1个同学, 现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