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37608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B雷电颂作者郭沫若是我们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还有历史剧屈原虎符等。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D曲是盛行于明代的一种文艺形式。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杂剧,另一种是散曲。2 . 下面的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这段文字

2、描写的对象是( )。我于是躺在地上,正好躲在藓苔丛林的后面,当我抬起头来,我看见有巨大无比的躯体发出磷光,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我血管中的血都凝结了!我看见逼近我们的是十分厉害的,是最可怕的鲨鱼类,尾巴巨大,眼光呆板阴沉,嘴的周围有很多孔,孔中喷出磷质,闪闪发光。A三文鱼B鲛鱼C金枪鱼D纹翅鱼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A拨动喧嚣潜移默化深邃B拨弄喧嚣潜滋暗长

3、深邃C拨动喧哗潜移默化幽深D拨弄喧哗潜滋暗长幽深4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初一,来到新的校园,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遇见和蔼可亲的老师,碰到兴趣相投的同学,这一切让人喜出望外。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C早自习,语文科代表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作主张地将作业收齐并送到了办公室。D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5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伐檀”的江边,到史记中“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

4、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读美文赏心悦目,品佳作增长正能量。请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千帆竞发、楚河汉界、缀满诗歌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C“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的“竞”“争”都是动词,生动传神地表达出祖国人人奋勇争先,事业蓬勃发展的景象。D阳,本作“昜”。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暘”的本字,表示日光照爆。造字本义:名词,山地受光的南坡。如:衡阳在衡山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

5、南岸。二、字词书写6 . 请将下列汉字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现代文阅读7 . 实用类文本阅读。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汽车尾气中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里,60%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

6、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0米为万分之1.23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

7、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致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学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有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致使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

8、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这决非危言耸听之闻,而是一个亟需改变的现状。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吁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心声。(选自初中语文读本有删改)(1)题目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什么?(2)汽车尾气这个“无形杀手”会对人们产生危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癌症死亡率增高B、使人慢性中毒C、对妇女儿

9、童影响更大D、车祸增加(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里,60%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B、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C、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超过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D、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在临近九寨沟的山路上,我们的汽车被一群山羊挡住了。放羊的是一个七八岁的藏族小姑娘,她站在公路中间,不慌不忙地挥动着鞭子,把羊群赶到了路边,然后双手叉在腰间,看着我们的汽车慢慢从她身边开过去。这小姑

10、娘穿一身黑红相间的衣裳,一根长长的辫子盘在头上。和她的目光相遇时,我不禁一愣。她的眼睛并不大,却又黑又亮,目光也不像是七八岁的孩子。从那一对黑眸子里流露出来的,不是好奇,也不是惊惧,不是欢悦,也不是忧愁,是一种我说不清楚的情绪。她默默地盯着我,黑黝黝的眼睛很清澈,很深,也很平静,却一点不呆滞。羊群和小姑娘消失后,我的眼前老是闪动着那双黑而亮的眼睛。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目光?傍晚,在一个藏寨附近,看到一个摆在路边卖小工艺品的地摊。地摊上的藏族工艺品很吸引人,有各种形状的骨珠项链,有镶着绿松石和玛瑙的手镯、戒指我只顾看着地上的工艺品,竟没有注意地摊的主人是何等模样。等抬头问价时,才发现

11、地摊前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藏族小伙子,他安安静静地注视着我,绝无一般小贩的那种急切和殷勤,我从他的地摊上挑选了一大堆工艺品,他只是微微一笑,接过我的钱,一点也没有因为做成了一笔不错的生意而激动。他的眼睛也特别黑,那种平静的目光使我感到熟悉。是的,他使我想起了那个放羊的小姑娘,想起了她那对黑而明亮的眼睛。晚上,一群游客在一片坡地上开篝火晚会,一个藏族汉子站在火堆边烤一只羊,藏族汉子一边转动铁架子,一边用一把小刀在烤羊身上划拉,并且不停地往上抹作料。游客要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时找不到花,那藏族汉子便从腰带上解下一把镶着宝石的刀鞘扔给游客。鼓声中,刀鞘在游客们手中传来传去,鼓声停下来时,接到刀鞘的

12、那一位便要站起来唱歌。有人扭捏不肯唱,有人喊:“嗨,请藏族同胞给大家唱一个吧!”这一来,站在火堆边的藏族汉子突然就成了大家注目的中心。只见他依然不慌不忙地烤着羊,面对火光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闹哄哄的人群安静下来,只听见四周风吹树林的哗哗声,还有远处瀑布和山涧奔泻的流水声。没想到,那藏族漢子真的唱起来,他似乎是随口哼着,声音也不洪亮,然而在场的人都听得见。他唱得那么自然,那么投入,好像并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应和山林的天籁,歌声仿佛就是这深沉博大的天籁的一部分。刚才疯狂了一阵的人们此刻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地上,凝视着唱歌的藏族汉子,听着他的歌声。他的歌唱完了,人们还是静静地坐着,直到有人带头喊了

13、一声“好”,大家才鼓起掌来。在喝彩声和掌声中,藏族汉子抬起头来,还是淡淡地一笑,然后埋头继续烤羊。在他抬头的一瞬间,他的目光和我相遇,这目光,似曾相识,亮而黑的瞳仁,清澈而平静的眼神在九寨沟后来又见到不少藏民,我总觉得他们的黑眼睛很像,他们的目光也很像。面对这样的目光,你也会平静下来,就像面对着一片澄澈而幽深的湖水。在九寨沟,有很多这样的湖。我想,也许是这些藏民从生下来开始,便置身在宁静如画的山水中,从来没有污浊,从来没有喧嚣,有的只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最青翠的山,还有深蓝的静海一般的天空,所以才会有这样明亮的黑眸子,有这样清澈的目光。离开九寨沟很久了,我还常常想起他们的眼睛。我甚至可以想象他

14、们的视野中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的景象:绿色水晶似的湖水,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湖底下躺着已经变成化石的千年古树,晶莹的小鱼在古树枝丫间穿梭目光浑浊的人啊,你难道不向往这样的境界8 . 文章对放羊的藏族小姑娘、卖工艺品的藏族小伙子和唱歌的藏族汉子的眼睛或眼神都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9 . 结合全文,请你回答文章第段中作者的疑问。10 . 请分别揣摩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闹哄哄的人群安静下来,只听见四周风吹树林的哗哗声,还有远处瀑布和山涧奔泻的流水声。刚才疯狂了一阵的人们此刻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地上,凝视着唱歌的藏族汉子,听着他的歌声。他的歌唱完了,人们还是静静地坐着,直到有人带头喊了

15、一声“好”,大家才鼓起掌来。11 . 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游客要玩“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时找不到花,那藏族汉子便从腰带上解下一把镶着宝石的刀鞘扔给游客。只见他依然不慌不忙地烤着羊,面对火光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12 . 第段的结尾余音绕梁,令人回味。请你根据对选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对省略号处的内容加以补充。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句子是:_,_。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江水平静、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如果说崔颢黄鹤楼中的“_

16、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则是一幅具有刚性美的图画。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墨池记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

17、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选自唐宋八大家全集,有删改)14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方:正当B而尝极东方极:至,到达C岂爱人之善善:好的D以勉其学者邪勉:勉励15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泡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A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B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C羲之尝慕张

18、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然邪D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16 .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书法讲到道德,从怀念书法家到追慕先贤品德。B选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富有气势。C选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独具匠心。D作者对临川墨池是否确为王羲之墨泡的遗址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17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六、诗歌鉴赏18 . 【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堤上行唐刘禹锡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注:

19、连樯”,形容船只很多。幽轧(y):拟声词,指划桨声。这首诗描绘了江中商船来往不绝、江边居民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试品味“幽轧”一词的妙处。七、作文19 . 作文题:我心中的阳光。 提示与要求:将标题写在正文第一行中间,然后作文。写成记叙文,恰当运用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20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时值初二,我们不再像从前那么懵懂,对于未来也有了些许属于自己的憧憬。长辈们的善意与期望,有时于我们而言变成了唠叨与烦恼。他们有对有错,我们也有我们的见解与理由,于是冲突在所难免。千万不要让“青春的叛逆”这个词蒙蔽了我们渴望沟通的内心,有些话,可以说出来;有些事,可以商量。请你试着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以书信的形式沟通,表达自己的心声。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外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