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76732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96 大小:3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亲,该文档总共1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名师优秀教案.doc(1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总课时序:1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新授 1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教材第1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题 内容 的第1,5题。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教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 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

2、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重点 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教学 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一、情境引入 本课 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要求学生从题目设计了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一系列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大雁塔和小雁塔的图塔高度之间的相等。 的问题,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 让学生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 自主探二、探究新知 究,从中1、找出等量关系 感悟出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

3、大雁塔和要求学生进行完数学的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 整的表述。 规律,促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交流中板书学生进学生我们求什么问题, 可能想到等量关系式:的思维,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将大?小雁塔的高度2,培养学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22=大雁塔的高度;?生的解来, 小雁塔的高度2=大决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雁塔的高度,22;?小问题的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雁塔的高度2,大雁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塔的高度=22。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 问题,

4、2、列方程解题 让学生先自主设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谈话:我们在五年级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式完整过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程,核对求出的解,并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后让学生写出答句。 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三、引导小结 学生说出列方程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解题的步骤。 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四、 布置作业 练习一 15

5、题 五、评价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2 总课时序:2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练习 2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材第2页练习一的6,13题 题 内容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教能够熟练的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6、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重点 教学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一、整理复习 本课设 谈话:上节课我们在五年级的基础上进一学生回答解决问计了一步的学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题的步骤。 系列的谁来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有哪些步 问题,让骤,其中哪个环节你觉得比较重要, 学生自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小结,明确 主探究,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

7、骤。 从中感悟出数学的规二、计算练习(练习一第6题) 将这三题在练习律,促进小黑板出示练习一第6题。 本上完成。 学生的提出要求:要想正确的解决实际问题,我思维,培 们首先要保证在计算上不出差错 养学生集体订正,了解学生的正确率。 的解决提问:(指30x?2=?360)在解这道题目时,指名一至两名学实际问第一步需要做什么,(方程两边同时2)这生说说自己错在何处。 题的能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力。 三、巩固数量关系练习(练习一第7题) 请同学们默读练提出要求:在保证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我习一的第7题。 们还要正确的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学生回答。 的, 根

8、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联系生独立思考后在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 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 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在小组内说说自怎样的方程, 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板书:1.3x?2=0.39。 交流。 第?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板书:3x, 18=19.8。 生读题后提示学 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四、巩固练习 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1、练习一第8题 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生独立解决后再要求说说数量之间有怎理 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列出的方 程。最后核对得数。 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生读题后独立完2、练习

9、二第9题 成。 师巡视辅导。集体核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是根据课前布置学生查什么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又是怎样找出这样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的相等关系的。 找相关的天文知识 3、练习一第10题 4、练习一第11题 五、评价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4 总课时序:3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新授 3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教材第4页例2,”练一练”以及练习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题 内容 第1,5题。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方程的解

10、法,会列上教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重点 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 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解题。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通过 一、教学例2 教学使出示例2挂图。 生读题,理解题目学生经提问:颐和园和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中的数量关系。

11、历将现间有什么关系,要求什么问题, 实问题启发:为了看得更加直观和清楚,我们引导学生用画线抽象为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水面面积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方程的与陆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呢, 的数量关系。 过程,进追问:从这幅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一步体怎样知道的, 会方程提问:如果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同学们在自己的图上的思想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 标注出来。 方法及启发:题中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价值。 提问:那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我们可以怎相说一说。 样列方程, 板书:X,3X=290 同学们试着列一列。 提问:这样的方程与我们前面两节课所 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出现了两个

12、学生解方程。 “X”,同学们会解吗, 指名: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的。 引领学生加深解题过启发:求出的方程的解,接下来该做什么,程的理解,并完成书上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的例题。 确,本题中有两问,检验时要同时检查两个 未知量是否正确。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二、课堂练习 生读题,明确题出示练一练。 意。 提问:这题的解答过程与例2有什么相学生独立完成,并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列方程解答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流解题过程与结果。 先组织小组交流后全 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1 提问:谁来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需

13、要怎样做,(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独立完成。集体评2、练习二、2 讲 提醒学生:填出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要进行化简。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3、课堂作业练习二35题 四、评价总结 你们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6 总课时序:4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练习 4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教材第5页练习二6,11题以及课后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题 内容 “思考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

14、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学 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目和符号感。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重点 教学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一、谈话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列方程的方法学生通过回顾进通过教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学使学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实际

15、问题的过程的理生经历解。 将现实二、练习解方程(练习二、6) 问题抽谈话:为了正确的解决问题,在找出相 象为方等关系后我们还要能够正确的求出方程的要求学生独立计程的过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出示算,并选其中的一题检程,进一第六题) 验。 步体会集体核对。追问:在计算这类方程时,首先指名板演。教师巡方程的要做什么,(化简方程) 视,了解全班学生的正思想方确率,并对有困难的学法及价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三、巩固练习 生提供辅导 值。 1、练习二、7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线段图,在小指名读题,并要求组里说一说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 学生仔细观察线段图。

16、 追问:题中的“960米”是小丽所走的路指名口答。(根据程吗,是小明走的吗,那是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引导学(小丽速度,小明速度)时间,小丽和小生用最简便,最利于列明所走的路程和 方程的数量关系) 提问:你能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列出方要求学生独立做程吗? 在课练本上。 2、练习二、8 指名读题 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和整理题引导学生用画图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的方法整理题中信息。 要求学生独立独3、练习二、9 立完成并检验,指名板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 演。 4、思考题 学生仔细观察这启发:甲比乙多跑一圈,是指什么, 题的情境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四、评价总结 条件和问题,

17、以及数量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间的相等关系。 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指名读题。 问,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解答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8 总课时序:5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练习 5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教材第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整理与练习(1) 题 内容 与应用”第1,4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学 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

18、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目力和符号感。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重点 教学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一、回顾与整理 组织小组讨论: 通过教实物投影出示小组讨论内容: 小组自由讨论,然学使学1、像3.4X,1.8,8.6、5X,X,24这样后全班交流。 生经历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将现实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

19、数 问题抽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象为方程的过二、练习与应用 程,进一1、解方程 学生独立解答,指步体会追问:在解“180,6X,330”这样的方程名板演。要求学生选其方程的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解“27X,31X,中一题进行检验。 思想方145”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 法及价得出方程的解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值。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二次备课、教后记 指名读题 要求学生用含有提问: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与南京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武间的相等关系。(提醒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公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路桥的长度之间又

20、有什么关系, 别表示题中的两未知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题图。 量。 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小树从3月1日到9月1日共经过先小组内交流再了几个月,长高了多少, 指名口答。 启发:你能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要求学生列出方吗, 程并解答,检验。 板书:小树原来的高度,6个月长的高度 ,现在的高度 4、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提问:印制画册用去的总钱数是由几部分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组成的, 问题。 板书:制版费、印刷费 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 三、评价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21、 后 记 10 总课时序:6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练习 6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整理与练习(2) 教材第8页 “练习与应用”第5,10题。 题 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学 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目力和符号感。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

22、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重点 教学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一、巩固练习 1、练习二、5 小组讨论:说说题通过教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以及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 学使学周长公式。 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集生经历第二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体核对。 将现实“2X,1.52,9”,也可以列出“X,1.5,9 问题抽?2”) 象为方指名读题 程的过2、练习二、6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进一小组讨论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指名口程出解决,要求学生写步体会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3、:地铁一号线地上部分出检验过程 方程的长度2,0.7千米,地下部分的长度。 思想方生独立解决,集体法及价3、练习二、7 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值。 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4、练习二、8 关系。并请学生口答检出示第8题,生独立解决后根据数据说说验过程。 感想。 先让学生独立算算自己在体育上测试5、练习二、9和10 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重点强调数量关系等以及如何解方程的。 约每秒是多少米。 6、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启发: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考后全班交流。 球还有10个,说明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 说明取出的红球总数多10个。由此,可列出 方程6X-4X=10。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二、课堂作业

24、布置课堂作业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三、评价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12 总课时序:7 编制人:俞万军 备本单课 上课 元 8、30 课型 练习 7 执教 时时间 课时间 序 课教学 教材第9页 “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整理与练习(3) 题 内容 思”,完成第11,14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

25、程学 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目力和符号感。 标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 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重点 教学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一、探索与实践 先让学生思考:三通过教1、第11题 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学使学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探索与关系, 生经历实践”第11题。 要画出符合题意将现实的三角形,必须先求出问题抽什么

26、, 象为方程的过2、第12题 程,进一实物投影出示。 小组讨论解决后步体会操作完成后让同组同学互相测量分成的操作。小组成员交流成方程的两段的长度,以检验各人操作是否正确。 果。 思想方法及价先让学生在小组值。 内讨论分割的方法,再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个性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 理 3、第13题 动手分一分。 可以提示学生课前在学校的跑道上或者 其他已知长度的路上,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 走一段距离,并记录好时间,反复2-3次后 借助计算器算出平均每分钟大约步行多少 米。 二、评价与反思 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指标回顾 相关的学习情况,举例说说自己在这方面做组织学生对本单得怎么样,有哪些成功

27、的经验,还存在什么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不足。然后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作出评价。同评与小组内的互评。 时,要提醒学生针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 四、评价总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14 设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时 计俞万军 1 ,课题, 认识(1) 人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成方体和正方体的特教材简析 征。教学第10-11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三1-5题。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

28、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教学重点 (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与难点 教具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板书设计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

29、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 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 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30、。 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 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 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 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

31、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1-4题。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第1题引导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4题可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5题。 尝试自己做一个长方体。 设

32、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时 计俞万军 1 ,课题, 认识(2) 人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例3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了解长方体和教材简析 正方体各个面之间的联系,为后面学习表面积打好基础。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具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

33、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冰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3题 教学过程 师生双

34、边活动 改进意见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连现实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会僧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四、作业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设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时 计俞万军 1 ,课题, 表面积(1) 人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

35、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简析 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第15-11页的例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四1-5题。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教学重点 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与难点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36、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37、(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38、(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才我们刚才我们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四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地(20)题。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

39、意见 4、做练习四第51题 先让学生根据表中列述的数据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同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四第3、4题 设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课时 计俞万军 1 ,课题, 表面积(2) 人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材简析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所求问题的具

40、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 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与难点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 长方体模型、课件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回答。 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指名读题。

41、 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2、出示练一练第1题 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 这张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那几个面积的面积之和, 明确就是求侧面积。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四第6题 学生自己读题。 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3、完成练习四第

42、8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 4、完成练习四第9题 先画出台阶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 求五级台阶占地多少平方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求铺瓷砖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练习四第10题 思考题(选做) 设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1) 课时 计俞万军 1 ,课题, 人 教学第19-20页的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五1-4题。主要是通过三个层次的教材简析 操作活动,引导学

43、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李7及随后的练习教学容积的意义。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与难点 教具 大小不同的水果、玻璃杯等 体积和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设计 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立体图形,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进行几个小实验,考考大家的眼力,愿意

44、接受挑战吗, 让我们来试试看。 二、操作探究 1、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 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 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 引导学生发现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杯,倒满水。 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验证。 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背的水多。 进一步明确:桃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荔枝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

45、空杯,倒满水。 引导学生思考: 这三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的杯子里,在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 引导学生比较、推想。操作验证。 (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 指名学生回答,再同桌互相举例。 2、学习例7 (1)出示两盒书 引导学生观察,那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 学生比较后回答。 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 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 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板书:容积 追问:这两个书盒,谁的容积大一些,为什么, (2)试一试 下面那个玻璃杯的容积大一些,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 师:什么是玻璃杯的容积,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方法,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借助示意图,先由学生进行直接判断,再通过操作演示验证。 指名说说,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