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775387 上传时间:2022-01-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宽松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 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货币供 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 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 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乂会引起通货膨胀, 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 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

2、货币政策对人们 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乂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用经济比较萧条的时候。这时候政府为了刺激经 济增长、投资和消费,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这是双松政策。附上其他情况的:当经济发展过热的情况下,采取双紧的政策。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 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 济萎缩。“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 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 “紧”则取决r-客观经济状况。例如, 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未演变

3、为通货膨张时,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应急于收 紧银根,回笼货币,而应采取增加财政收入、紧缩财政支出的对策,即选择“松”货币政 策与“紧”财政政策的搭配;而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时,就应采取紧缩 银根、回笼货币的“紧”货币政策与扩大支出、减少收入的“松”财政政策,以压缩需 求,增加供给,使经济增长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乂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财政赤字但经 济增长速度尚可观时,不应急于紧缩财政,而应减少货币供应、控制贷款,选择“松”财 政与“紧”货币的搭配;而当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为财政赤字并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时,财 政应努力增加收入压缩支出,而银行则应放松银根、发行货币,即选择“紧”财政与“

4、松” 货币的搭配,借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防止通货膨张的出现。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各界比较关注的是明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 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取向。从今年开始,经济增速目标由之前的“点目标”调整为“区 间目标”,区间调控目标的设立为宏观调控赢得了回旋余地。考虑到需求端调控政策空间 有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有必要适度增加弹性。设定经济增速目标,首先要考虑“能不能”的问题。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持续高速 增长,已经到了增速换挡的阶段。潜在增长能力回落可以用要素回报率来解释。有学者研 究发现,货币信贷扩张对经济的拉动效果逐渐减弱,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不断

5、下降,单位 GDP需要的资本投入量已大幅上升。劳动生产率方面,传统二元经济中劳动力从农业部门 进入非农部门,天然具有推升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而现在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之间转移,特 别是由其他产业转入第三产业,很难带动生产率提高。如果短期内技术水平没有大的突破, 难以指望潜在增长能力快速提升。设定经济增速目标还要考虑“够不够”的问题,即设定的增速水平是否可以保证就业、 增加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劳动力市场出现比较奇特的现象,就是经济增速下 行与劳动力紧张并存,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变提升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同时人口结 构改变减少了劳动力供给,也就是说从满足就业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经济增速已足够。

6、与 此同时,经济增长与环境承我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脆弱的环境承载能力要求设定 增速目标时一定要有所保留。过去一年,作为总需求管理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完成全年经济 增长目标,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不小贡献。但要看到,总需求管理工具继续扩 张的空间正在缩小,如果把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都计 算在内,全口径下的财政赤字将超过年初设定的跳目标,财政政策继续扩张的空间没有想 象中的那么大。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持续走高,流动性亦呈紧张之势。之所以有此转变,同局 部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很大关系。展望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应该 不会改变。今年下半年政治局会议两提“抑制资产泡沫”,表明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之一 就是防风险,同时长期低利率带来的资金外流风险也不容忽视。灵活设定经济增长目标, 也能够为保持合理的利率水平留出空间。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